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跨国车企为何纷纷追加在华投资?

日期: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收集编辑: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吕江涛|北京报道

此前,美国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规定,美国消费者购买的电动汽车产品必须在北美制造才能享受税收抵免,这无疑倒逼其他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向北美转移。虽然该法案引起了欧洲、日本、韩国的强烈不满,但目前至少已经有7家跨国车企明确表态,紧急向美国或北美地区投资新能源整车与电池等相关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跨国车企在向北美转移相关业务的同时,也在追加对华投资。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2022年仅奔驰、宝马、大众就已经在中国列出了总额达千亿元级的“投资清单”,而这其中不乏多项“首个、最大、最多”投资。

外资青睐的“投资高地”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变革加速,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大幅增长,跨国车企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进程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纷纷主动调整战略,积极布局中国市场,不断拓展业务深度和广度。

近年来,德国车企追加在华投资最为积极。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德系车企就已列出了总额达千亿元级的中国市场投资项目。

2022年6月23日,华晨宝马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改造项目完工,全新的iFactory里达工厂正式开业,该项目投资额超过20亿欧元,成为宝马迄今为止在华最大的单项投资。

就在5天后,总投资额达到26亿欧元,规划15万辆年产能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在长春奠基。这是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首个豪华纯电动工厂,公司表示,2023年将通过这一基地引入最新的PPE平台电动汽车。

8月份,梅萨德斯-奔驰的投资项目——首款基于EVA纯电平台正向研发的国产纯电动车型EQE在北京奔驰顺义工厂顺利下线,而这一工厂是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和北汽集团共同投资超过119亿元人民币建成的。

10月份,大众集团宣布计划投资约24亿欧元,使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与中国智能芯片公司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并控股,合作包含两部分:一是大众对地平线投资10亿美元,成为后者的关键战略合作伙伴;二是CARIAD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前者占股60%。这也成为大众40年来在中国最大的一笔单项投资。

同月,宝马宣布将再投资百亿元人民币扩建其在沈阳的高压电池生产中心,这将是宝马集团全球第三家以及德国之外的第一家完整的动力电池中心。

除了德系巨头外,丰田、通用等日系、美系巨头也都在不断加码对中国的投资。

此外,很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零部件企业也都在积极拓展中国市场业务。2022年进博会期间,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佛吉亚就表示,本土化一直是佛吉亚多年高速发展的基石,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该公司正在加速布局,目前在中国已经有6个技术中心、11个研发中心、超过1300名专业工程师。

外资车企的投资和外资零部件企业的布局也助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也表示,目前特斯拉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过95%,培育了全产业供应链条,形成了苏州、宁波等区域产业集群,并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特斯拉将助推更多中国供应商伙伴提升竞争优势,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视觉中国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视觉中国

更看重技术创新能力

随着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快速发展,中国也开始从全球汽车制造中心变成全球汽车业创新中心,合作创新成为跨国车企在华投资合作的新趋势。

以大众集团为例,根据计划,到2024年,大众集团将与在华合资伙伴一起在电动出行领域共同投资约150亿欧元,全速推进大众集团的电动化转型进程。到2030年,大众集团旗下各品牌新能源车型的占比有望超过40%。

前几年中国销量并不理想的现代汽车,仍计划于2022年内推出氢燃料电池车NEXO中国版。目前,现代汽车首个海外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基地“HTWO广州”即将竣工投产,投产后将面向汽车、船舶、轨道交通、发电等领域,提供氢燃料电池系统。

同样,本田的全新概念车e:N2 Concept也是由中国团队研发和打造的。不仅如此,其升级版安全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超感Honda SENSING 360”也得益于中国智能化技术和资源的有效整合。

可见,对于很多跨国车企而言,中国早已不只是“最大单一市场”,而是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一方面,中国有完备的智能电动车产业生态、优质可靠的本土化供应商和长期稳定的产业政策;另一方面,老牌车企们深知,要在新一轮汽车行业变革中取胜,赢得中国市场的信任非常关键。

从近期众多跨国车企与国内企业合资合作的项目可以看出,新一轮合资的逻辑已经有了根本性改变,再难看到以往“市场换技术”的影子,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新市场突破,以及供应链上的合作支持。

近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与欧洲老牌汽车巨头雷诺集团签署框架协议,成立一家全新公司。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吉利与雷诺的合作可以更好地推动其进军欧洲乃至全球市场。

与过去将车型导入中国市场的做法不同,丰田如今强调要在智能电动领域与中国企业联合研发,一同打造丰田品牌电动车。时下,丰田与比亚迪合作研发的bZ3车型也已正式上市。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已从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变成全球最大的新技术试验场,中外汽车产业的合作也随之从简单的互通有无、利益交换升级到优势互补、利益共创,合作领域则从过去的以制造为主,向全方位、全要素、全链条合作转变。尤其是在新能源车赛道,中国汽车市场的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趋势,正在驱动全球车企快速转型。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24期)


2022年第2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文章推荐

相关阅读

  • 上海着力打造外商投资首选地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宋杰|上海报道上海的6万多家外资企业,贡献了全市1/4的GDP、2/3的货物进出口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1/3的税收以及1/5的就业。上海
  • 昆明主城区每平方公里充电站达2.38座

  • 正为买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犹豫不决时,市民李晓家门口的福保路新能源充电站投运了,随即他用行动作出抉择,购买了某品牌的一款新能源车。他或许不知道的是,20
  • 长三角深度一体化全面发力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自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充分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
  • 我们将继续同中国团结在一起

  • 中共二十大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蓝图,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坚持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更加美

聚合标签

热门文章

  • 建议中国私营经济退出的吴小平是什么人?

  • 今天,网上一篇题为《吴小平: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应逐渐离场》的文章引发热议。 吴小平其文 这篇文章挺短的,被大家广为引用的是开头一段—— “在中国伟大的改革开

最新文章

  • 跨国车企为何纷纷追加在华投资?

  •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吕江涛|北京报道此前,美国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规定,美国消费者购买的电动汽车产品必须在北美制造才能享受税收抵免,这无疑倒逼其
  • 107国道宝安段24座人行天桥将换新颜

  • 过街天桥蓝色的推行坡道,给出行的人增添一抹亮色。从新安出发,沿着107国道到达燕罗塘下涌,30多公里的路程布设有数十座人行天桥横跨在国道之上。为构建安
  • 济宁市开启古籍保护工作新时代

  • 《目录》出版、古籍数字化、古籍普查与保护成果展开展济宁市开启古籍保护工作新时代掌上济宁讯(记者 王艳茹 通讯员 马春霞)近日,《山东省济宁市图书馆曲
  • ​包机出国「抢单」,中国商人回到水域

  • 这趟航班的96位乘客,大多是嘉兴、杭州等地纺织行业的从业者,另外就是来自嘉兴商务局、外事办、卫健委的工作人员。他们此行,是要参加缺席三年的亚洲纺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