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Q2关注业绩兑现 | 信达策略

日期: 来源:樊继拓投资策略收集编辑:樊继拓/李畅 等

信达策略研究
核心结论

2022年10月底-2023年2月初的上涨,几乎没有盈利兑现,主要是估值驱动的上涨,风格差异度比较小,消费、金融、成长、周期轮流上涨。轮涨之后板块差异度已经不大,绝对低估值板块已经变得比较稀少,仅靠估值驱动的上涨接近尾声。从Q2开始,市场可能进入由盈利驱动的阶段,关注点转向业绩兑现。在盈利驱动阶段,板块表现分化加大,可能开始出现新的赛道,成为牛市中持续2-3年的领涨主线。盈利驱动阶段能够持续跑赢的风格和板块,可能和估值驱动阶段的风格有很大差别,通常都有较强的盈利优势支撑,且与经济和盈利兑现的节奏有关。二季度关注重点:第一,市场风格或重回价值,价值板块受益于经济Beta+低估值,进可攻退可守。第二,重点关注行业的业绩兑现,可能有业绩的方向:出行链(疫情影响减退+经济恢复后困境反转最确定)、地产链(高频数据可能超预期)

未来3个月配置建议:消费(疫情&地产政策变化+经济beta+业绩反转)>金融地产(稳增长+经济改善左侧有表现+超预期的高频数据)>周期(商品价格下降+部分地产链估值修复)>软成长(过去2-3年受压制+低估值+寻找新赛道)>硬科技(供需错配缓解+产能压力仍待出清)

金融地产:银行地产的超额收益大多出现在经济下降后期到经济回升早期,在经济确定改善之前,反而更容易产生超额收益,我们认为,2022到2023年上半年均处在这一阶段。Q2如果指数层面出现波折。金融地产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估值仍处在绝对低位的板块,作为防御性配置可能也会有不错的超额收益。

消费:2023年上半年消费板块大概率会有超额收益,驱动力从估值修复向盈利兑现转变。(1)消费板块估值中等,风险释放已经较为充分。(2)过去1个季度,疫情影响的减退和地产政策的变化,带来消费板块年度逻辑的修复,本质上是经济Beta驱动的超跌修复。本轮消费板块估值修复的背后是年度盈利预期的修复。估值修复阶段完成后,Q2开始重点关注消费板块的业绩兑现。

成长:年度层面上,几乎每一轮牛市都会有新的成长赛道走出来,2023年是关注新赛道的重要年份。关注计算机、港股互联网、机械设备等板块,供给端产能出清比较充分,需求端长期成长性好,年度逻辑正在反转。硬科技(新能源、光伏、半导体等)长期需求逻辑较好,但仍需消化产能释放的压力。

周期: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可能还会继续下行。建议首先关注受益于国内经济复苏的建材、机械、有色等地产链上游板块。等经济改善右侧,海外衰退风险过后,可以增配其他周期股。

一级行业具体配置方向:(1)周期:建议关注国内经济相关的地产链板块:建材、机械设备、有色金属。(2)成长:可能成为新赛道的计算机、港股互联网。(3)消费:酒店&航空&旅游(困境反转),家电(可能超预期的地产数据)。(4)金融地产的配置顺序:证券(熊转牛第一波弹性大)>地产(稳地产政策+熊转牛第一波上涨中后期逐渐变强)>银行(信贷企稳)。

正 文

 1

市场主线风格探讨

1.1 大类板块配置建议

(1)2022年10月底-2023年2月初的上涨,几乎没有盈利兑现,主要是估值驱动的上涨,风格差异度比较小,消费、金融、成长、周期轮流上涨。根据历史经验,熊转牛第一年,股市上涨主要分成三个阶段:估值抬升、估值回撤、盈利抬升。在第一个阶段,由于大部分板块的盈利数据都还没有改善,所以板块和风格的差异度主要是靠估值变化推动的。行业表现的特征是价值成长、大小盘风格均比较模糊,板块轮动较快,领涨的行业往往是前期超跌的板块。我们认为,去年11月到今年2月初的指数上涨,是估值驱动阶段的上涨。2022年10月指数企稳初期,计算机、通信、医药等前期偏弱的成长板块最先反弹,2022年11月金融地产最强,2022年12月消费类行业最强,2023年1月是成长风格(新能源车、TMT)补涨,2023年2月是周期风格(钢铁、采掘等)补涨。消费、金融、成长、周期轮流表现,市场整体估值抬升,符合估值驱动上涨的行业轮动特征。

(2)轮涨之后板块差异度已经不大,估值驱动的上涨接近尾声。在没有盈利兑现的阶段,估值抬升1个季度之后,如果出现宏观经济、政策方向、资金仓位任一因素的负面变化,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估值回撤。截至2023年1月,股市中的主要买入力量私募基金补仓已经基本完成,估值修复带来的上涨开始进入尾声。同时,如果从行业估值来看,除了金融地产PB处在2010年以来5%以下的分位水平,绝对低估值板块已经变得比较稀少。过去1个季度一级行业涨跌幅标准差持续下降到低位,也说明仅靠估值驱动的板块轮动进入后期。

(3)从Q2开始,市场可能进入由盈利驱动的阶段,领涨的风格可能和估值驱动的上涨阶段有很大差异,关注点转向业绩兑现。在盈利驱动阶段,板块表现分化加大,可能开始出现新的赛道,成为牛市中持续2-3年的领涨主线。盈利驱动阶段能够持续跑赢的风格和板块,通常都有较强的盈利优势支撑,且与经济和盈利兑现的节奏有关。

2009年3月-11月,宏观经济V型反转,股市盈利兑现很强,与经济相关的金融和周期(煤炭)表现最强。2013年6月-12月,经济复苏和股市盈利兑现均偏弱,产业自身景气度比较高的成长风格(TMT)表现最强。2016年5月-12月,供给侧改革后工业品价格回升拉升名义GDP增速,经济复苏的力度强于预期,股市盈利兑现也不错,需求与经济相关且最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带来价格回升的周期(水泥)表现最强。2019年8月-12月,受中美关系、政策方向等因素的扰动,宏观经济恢复的力度低于预期,股市没有整体性的盈利兑现,只有部分盈利优势相对明显的板块成为结构性热点,比如长期基本面成长性较好且产业景气周期向上的电子,盈利相对稳健的消费。

(4)二季度关注重点:第一,市场风格或重回价值,价值板块受益于经济Beta+低估值,进可攻退可守。当前市场处在经济、政策、业绩三重空窗期,后续将逐步过渡到预期验证阶段。从相对高频的数据来看,在疫情扰动影响逐渐消退和春节效应的影响下,经济恢复势头比较良好。2月制造业PMI继续大幅回升,显示经济复苏有所加快。房地产销售数据在春节后逐渐恢复,70大中城市房价也出现了环比回升。我们认为,在乐观假设下,即使经济恢复的力度存在不确定性,至少经济恢复的方向短期内是没有变化的,2-3月经济数据依然存在改善的可能。由于经济复苏内生动力还偏弱,国内政策方向全面切换的概率比较低,价值风格走强仍有经济Beta的支撑。在悲观假设下,考虑到私募基金仓位达到高位之后,投资者对国内经济复苏预期的分歧、房价和通胀走高对政策预期影响、美联储加息预期、人民币汇率再度上行等因素或对资金情绪产生扰动,指数出现波折,价值风格估值相对偏低,也适合作为防御性配置。

第二,重点关注行业的业绩兑现,可能有业绩的方向:出行链(疫情影响减退+经济恢复后困境反转最确定)、地产链(高频数据可能超预期)。出行链(酒店、航空)目前估值不低,但是盈利受过去2年疫情压制影响最大,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后,需求回补空间很大。酒店、航空等板块,本身需求受经济周期影响也较大,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可能是所有板块中反转力度最大的行业。另外一个可能有业绩兑现的方向是地产链。春节后房地产市场景气度逐渐回升,即使不考虑地产政策继续放松的影响,疫情后需求回补和季节性因素可能在4月之前仍然将持续影响地产销售的超预期回升。另外,考虑到这一轮房地产库存压力不大,销售拐点传导到投资拐点的时间可能会比较短,销售、投资依次改善后,地产链或成为盈利兑现相对确定的板块。前期优先关注超跌的家电、轻工等消费类板块。基本面数据改善后,逐渐关注产能格局更好的周期类板块,如建材、机械、有色等。

1.2 一级行业长期&短期供需格局分析及配置建议

1.2.1 金融地产:经济改善左侧更易有表现,指数波折期间可做防御性配置

从长期的角度,我们认为市场风格已经偏向价值,金融地产等低估值板块已经进入年度配置区间,至少可以超配半年。从经济周期来看,银行地产的超额收益大多出现在经济下降后期到经济回升早期,在经济确定改善之前,反而更容易产生超额收益,我们认为,2022到2023年上半年均处在这一阶段。随着熊转牛第一波上涨进入后期,Q2如果出现海外经济衰退、稳增长政策力度变化、1季报业绩验证不及预期等因素的负面变化,导致国内经济预期出现波动,指数层面可能出现波折。金融地产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估值仍处在绝对低位的板块,作为防御性配置可能也会有不错的超额收益。随着反转进入中后期,可以关注弹性较大的非银和有政策变化的地产。

1.2.2 消费:政策变化&经济恢复带来年度逻辑修复,Q2开始关注业绩兑现

2023年上半年消费板块大概率会有超额收益,驱动力从估值修复向盈利兑现转变。(1)消费板块估值中等,风险释放已经较为充分。过去1年,受经济下行、疫情和房地产景气度下降的影响,消费板块整体调整较多,整体风险释放较为充分。从估值来看,除食品饮料外基本均在历史中等水平。(2)过去1个季度,疫情影响的减退和地产政策的变化,带来消费板块年度逻辑的修复,消费板块的上涨本质上是经济Beta驱动的超跌修复。但与2021年Q3、2022年Q2消费板块疫后需求反弹的博弈性逻辑不同,本轮消费板块估值修复的背后是年度盈利预期的修复。估值修复阶段完成后,Q2开始重点关注消费板块的业绩兑现。可能有业绩兑现的方向:(1)疫情受损板块的的困境反转,如酒店、旅游、航空。(2)地产链下游行业,业绩兑现可能受益于地产销售的恢复,如家电。

1.2.3 成长:牛市第一年重点关注新赛道机会

成长中关注新赛道(供给收缩,需求从0到1成长性强)。短期来看,传媒、通信等部分成长板块1-2月涨幅较大,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也有熊转牛第一波上涨后期补涨的影响。从节奏上看,一般Q1后期-Q2季节性风格不利于成长,可以等Q2后期再重点配置。年度层面上,几乎每一轮牛市都会有新的成长赛道走出来,2023年是关注新赛道的重要年份。过去2-3年表现相对较弱的成长,比如计算机、港股互联网、机械设备等板块受宏观经济下行、行业监管政策等因素影响,供给端出清较为充分。需求端天然具备国产替代属性,存在长期成长性。估值低,基金仓位也较低。2023年如果有业绩验证可能成为成长板块中新的赛道。硬科技(新能源、光伏、半导体等)长期需求逻辑较好,但年度供需错配的情况仍需消化。硬科技板块虽然长期产业逻辑通顺,但年度供需错配仍需消化,产能压力仍然需要出清,短期供需基本面逻辑不是很强。

1.2.4 周期:商品价格下降影响仍存,季度关注地产链的估值修复

2023年全年,海外经济衰退的影响仍存,但国内经济修复的逻辑变得更强。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可能还会继续下行。美股1970-1980年长期高通胀的环境中,即使周期股长期超额收益较高,但在商品价格进入年度休整、美股熊市结束的阶段,周期股都会有一定的回撤。建议首先关注受益于国内经济复苏的建材、机械、有色等地产链上游板块。等经济改善右侧,海外衰退风险过后,可以增配其他周期股。

1.3 PB-ROE模型度量行业估值性价比

(1)周期板块低估情况继续减弱,有色金属低估情况比较明显,且估值继续下降。截至2023年2月24日,周期板块整体低估情况继续减弱,有色金属低估程度较上月提高。地产链上游板块中,建材、机械设备估值分位上升,钢铁由于盈利较弱,没有明显的低估情况。

(2)成长板块中,通信、电子、计算机估值仍在低位。截至2023年2月24日,通信、电子、计算机估值仍在相对低位,通信、电子低估较明显,计算机尚未看到盈利改善。电力设备估值分位水平较上月同期有所下降,但整体仍处于偏高位置。

(3)消费板块整体高估,家用电器保持低估。截至2023年2月24日,消费板块中仅家电和医药行业仍保持明显低估。纺织服装和轻工制造行业估值分位较上月同期明显提升。社会服务、食品饮料、商贸零售估值分位小幅下降。

(4)金融地产估值小幅回落,稳定板块中交通运输行业低估情况提高。截至2023年2月24日,金融地产板块估值出现小幅回落,截至2022年三季度非银、房地产盈利基本面仍然较弱,但后续随着稳增长的推进、市场情绪的好转,地产市场的企稳,有业绩修复的可能。低估值稳定板块中,前期受疫情压制较大的交通运输行业低估情况有所提高。

 2

市场表现跟踪

2.1 市场表现回顾:周期和稳定表现较强,金融偏弱

从市场风格来看,2月周期和稳定表现更强,金融表现偏弱。主要风格板块中,周期和稳定涨幅居前,分别为2.09%和1.60%,金融涨跌幅-3.64%,表现偏弱。从大小盘风格来看,2月大小盘指数涨跌不一,小盘指数上涨2.6%,涨幅领先。2月主要指数涨跌不一,中证100指数涨幅2.3%,表现最好。微利股指数涨幅居前,绩优股指数涨幅较弱。

行业表现方面,2月一级行业中,轻工制造、通信、钢铁、传媒和机械设备领涨。电气设备和银行涨跌幅靠后。截至2月末,建筑装饰和纺织服装行业2023年盈利预测上调幅度居前,钢铁和建筑材料2023年盈利一致性预期下调幅度居首。

2.2 市场交易情绪跟踪:行业间涨跌分化有所缩小,周期和消费板块热度上升

2月一级行业成交量标准差出现下降,涨跌幅差异度下降。2月行业间整体涨跌分化缩小。一级行业成交量占比标准差出现下降,一级行业涨跌幅标准差在底部下降。

从换手率来看,周期和消费交易热度小幅回升,成长板块热度有所下降。(1)成长板块热门赛道拥挤度2月下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截至2月24日,新能源车换手率下降至1.38%,处于2010年以来34.70%的历史分位。光伏换手率上升到1.59%,处于2010年以来40.00%的历史分位。半导体换手率下降至1.36%,处于2010年以来17.10%的历史分位。(2)消费板块交易拥挤度上升。截至2月24日,食品饮料日均换手率上升至1.40%,处在2010年以来56.30%的历史分位。医药生物换手率上升到1.43%,处在2010年以来51.60%的历史分位。(3)周期板块交易热度继续回升。截至2月24日,采掘行业日均换手率回升至1.18%,处于2010年以来65.40%的历史分位。有色金属换手率下降至1.39%,处于2010年以来45.00%的历史分位。钢铁日均换手率上升到0.88%,处于2010年以来59.30%的历史分位。

北向资金主要加仓美容护理、钢铁、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和建筑装饰行业。2月北向资金持仓占流通市值比例增加较多的行业主要为钢铁、机械设备、建筑装饰和建筑材料等周期类行业,美容护理板块持仓占比增加。2月持仓占比变化前五的行业中,美容护理持仓占比较高,建筑装饰持仓占比较低。

核心资产估值2022年11月以来持续上升,2月上涨股票数占比大幅下降。2月核心资产上涨股票数占比为31.4%,较1月大幅下降。核心资产估值2022年11月以来持续上升。

风险因素:经济下行超预期,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





本报告完整版请参考信达策略团队发表的研报全文。
本文源自报告:《Q2关注业绩兑现——行业配置主线探讨》
报告发布时间:2023年3月5日
发布报告机构: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
报告作者:樊继拓 S1500521060001

特别声明

本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仅供《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专业投资者使用;非专业投资者擅自使用本公众号信息进行投资,本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分析师声明

负责本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每一位分析师在此申明,本人具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表述的所有观点准确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组成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分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免责声明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达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由信达证券制作并发布。


本报告是针对与信达证券签署服务协议的签约客户的专属研究产品,为该类客户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辅助和参考,双方对权利与义务均有严格约定。本报告仅提供给上述特定客户,并不面向公众发布。信达证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客户应当认识到有关本报告的电话、短信、邮件提示仅为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对本报告的参考使用须以本报告的完整版本为准。


本报告是基于信达证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编制,但信达证券不保证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最初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涉及证券或投资标的的历史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保证。在不同时期,或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致使信达证券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对此信达证券可不发出特别通知。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若有必要应寻求专家意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仅供参考,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信达证券或其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会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


本报告版权仅为信达证券所有。未经信达证券书面同意,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转发或引用本报告的任何部分。若信达证券以外的机构向其客户发放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信达证券对此等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同时不构成信达证券向发送本报告的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


如未经信达证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信达证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行业配置主线探讨系列报告回顾      

【2023-02-10】成长阶段性补涨
【2023-01-14】价值有望带领市场普涨
【2022-12-06】熊转牛第一波,关注估值修复弹性
【2022-11-04】景气度稀缺,筹码估值更重要
【2022-09-30】风格切换刚刚开始
【2022-08-24】风格拉锯期,Q4或向价值切换
【2022-07-19】Q3均衡,Q4价值
【2022-06-17】成长季度反弹,疫后情绪利于超跌补涨
【2022-05-16】适度增配成长消费,提前布局熊转牛
【2022-04-14】坚守低估值,不着急扩散
【2022-02-16】适度参与超跌反弹
【2022-01-07】估值、筹码结构更重要
【2021-12-08】超配估值修复和稳增长
【2021-10-28】Q4更加关注估值切换
【2021-09-16】从高成长到低估值
【2021-07-13】高景气主线将由成长扩散到周期


欢迎扫码关注我们

相关阅读

  • 策略艾熊峰|策略谋势:行情半山腰,更向上去

  • 金选·核心观点一、政府工作报告指向的产业政策方向政府工作报告定调经济和政策,当前产业政策是市场核心焦点。5%左右的经济目标基本属于市场预期下沿,在海外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 2023年,买房不可能再暴涨了?!

  • 文章开篇说个事,近期楼市消息不是非常多嘛。深圳还传出有可取消二手房指导价的消息,一时间楼市消息满天飞,真真假假难分辨。近期还有一些会议在召开,以及一些利好性的表态,而且楼
  • 54.76分!最新批次积分数据出炉!

  • 3月6日上海楼市最新新盘资讯更新:1)最新积分出炉:和樾天汇2)预计认购时间更新:蟠龙府二期三批次、嘉悦云上二批次、品尊国际三期3)样板间开放时间:天汇玺样板间照如下:100左右滑动查
  • 避坑必收藏!上海这几个板块房价跌幅很明显!

  • 过去一年,上海哪些板块房价跌幅最大?如果明晰了历史,对于当下的选筹避坑无疑也会很有帮助。新房观观老师团队全网收集,整理出了一份数据表单:《2022年上海房价下跌板块TOP20》最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农民干直播,赚的比你们多多了

  • 近年来,随着数字乡村的普及,我国农村地区纷纷采用直播的方式进行农产品销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很多农民主播通过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了自己的收入,也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农村直播实
  • Q2关注业绩兑现 | 信达策略

  • 信达策略研究核心结论2022年10月底-2023年2月初的上涨,几乎没有盈利兑现,主要是估值驱动的上涨,风格差异度比较小,消费、金融、成长、周期轮流上涨。轮涨之后板块差异度已经不大
  • 圆柱电池全极耳化技术“变道”

  • 摘要圆柱全极耳电池技术趋势及市场需求已经明确,圆柱全极耳电池装配线有望成为锂电设备市场新的增长极。兼具更高能量密度、更高功率密度、更高体积密度以及更高安全性优势,圆
  • 刘静瑜的2023年“两会”建议

  • 摘要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静瑜围绕“新能源锂电池产业有序高质量发展”、“建立动力电池高效回收体系”、“完善动力电池
  • 复合集流体基材路线并行 PET产业化程度最高

  • 摘要以双星新材为引领,基膜厂商正在积极向下延伸至镀膜设备生产、及复合箔材制造。作为炙手可热的新材料代表,复合集流体大有成为锂电主材之势。与其他关键用材一样,复合集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