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极目锐评|“小麦单产破2500公斤”是谣言,官方指名道姓意味深长

日期: 来源:极目新闻收集编辑: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5月23日,“清朗河南”发布消息称,5月21日,微信公众号“大时代故事”发文称“惊人!河南小麦单产破2500公斤,粮食安全秘籍曝光”。随后,网络平台用户“村庄全记录”“毒针挑毒刺”“芮芮说说”“健康布里顿2o3Q”“郑州游玩攻略”等多个账号转发评论相关信息。经向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核实,网传相关信息均为不实信息。(据5月23日新京报报道)

相关谣言截图

辟谣信息称,河南省小麦平均单产历史最高水平为447.3公斤/亩。个别高产试验田、高产攻关田小麦单产超过900公斤/亩,但没有突破1000公斤/亩的记录,且高产田都是在极为严格的生长条件下实现的,一般大田想要达到相应产量极其困难。

实验条件下亩产量都没有突破1000公斤,谣言一下子就把整个河南小麦的亩产量提高到了2500公斤,何其离谱!

其实,对这个数据只要稍作求证就知道其中有异。另外,今年河南麦收正在进行中,亩产数据又从何而来?这篇文章不是权威机构发布的,也没有权威出处,就是信口开河的假消息。

相关谣言截图

小麦亩产2500公斤的消息已经很离谱了,让人奇怪的是,还有一些账号进行传播,并一本正经地进行评论。评论要基于基本事实,更要小心求证各种数据,否则只会贻笑大方。那么,这么多账号为什么要蹭上去呢?是无脑转发,还是知道这就是条谣言,但知道有流量想去分一杯羹?或者,这些账号就是某家机构运营的自媒体矩阵?

这次官方毫不客气地将相关账号的名称公之于众,如此指名道姓就意味深长。一则是向公众表明,这些都非官方权威账号,是自媒体所为。二来,恐怕是对造谣者的处理,不仅限于始作俑者。

我们注意到,平台在某个账号相关内容的上方,有“内容可能存在AI创作,请注意甄别”的提示信息。

相关视频截图

这让人联想到今年4月央视新闻的一篇报道。报道中称,有人开发出一款AI洗稿软件,每天产生的文章大概在19万篇左右,使用该软件的169名用户,将这些拼凑的文章发布到6000多个自媒体账号上,通过流量来获利。那么,这篇谣言是不是进了“洗稿池”,背后有AI造谣的可能呢?

造谣小麦产量不是小事,这样离谱的谣言,造谣者是想借此获取流量和关注,还是故意在搞地域抹黑?还是有机构在背后运作?这就表明,对每一个造谣传谣账号背后的动机,有逐个核实的必要,然后依法依规进行打击。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造谣就该付出代价。一方面,平台有责任及时把关封堵,将谣言关进笼子,不让他们危害社会。另一方面,对AI写稿、洗稿的行为,应该从根抓起。否则,一个造谣者就有19万张“嘴”,辟谣要跑断多少腿!

谣言在不断地“进化”,打击手段也要跟上。官方称,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将依法追究造谣传谣者的责任。请注意,其中有“传谣者”三个字。


相关阅读

  • 智慧农机收割,湖北钟祥86万亩小麦迎丰收

  • 极目新闻记者 高伟通讯员 汪龙“今年全市完成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推广面积2.5万亩,统一采取优质品种+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精量匀播机械化条播+无人机飞防等良种良法,为提高小
  • 麦向丰收 | 河南已收获小麦405万亩

  • 大象新闻记者 蔺建伟5月23日,大象新闻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5月23日17时,全省已收获小麦405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4.75%),其中:南阳212万亩(18.9%),驻马店79.4万亩(
  • 今年新疆计划收购夏粮365万吨左右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刘毅报道)日前,自治区召开2024年夏粮收购动员部署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新疆夏粮收购工作计划于6月中旬开始,全区预计收购小麦365万吨左右,收购量仍将维
  • 太突然!多名百万粉丝网红,被禁!

  • 因炫富而走红的网红“王红权星”被各大社交平台封禁,引发关注。另外,还有两名粉丝数超过200万的网红“柏公子”和“鲍鱼家姐”的短视频账号也已被禁言。“王红权星”在社交平

热门文章

  • 乡村振兴开创“邹平路径”

  • 邹平市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挖农业农村发展潜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业农村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取

最新文章

  • 来顶流盛会品鉴传统文化感受艺术气息

  • 昨天是第二十届文博会开幕第一天,主会场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来自大江南北的展商带着非遗技艺、明星产品云集这场文化盛会。潮汕英歌舞、越剧《梁祝》、马迭尔雪糕、顶流奶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