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如何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最近换了工作,换了房子,换了新环境,本以为是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情,结果上班第一天,我就郁闷了:

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我的未来到底该怎么规划啊?

迷茫了一周,也不纠结痛苦了一周,把自己否定再肯定,再否定……



我想,大多数的北漂跟我一样,刚毕业,想要选择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认为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会有干劲儿,有激情,能够去奋斗,在自己喜爱的领域里,成为一个优秀的职场人。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新媒体运营。当时我认为我是喜欢不重复的,有想法的,可以写作的工作,而这份工作,很大程度上是我想要做的工作。

满心欢喜的干了4、5个月,却越来越觉得每天都要更公众号,真的很烦,节假日、甚至春天都不能休息。

面对的用户,都是70后的小城市的家长们,似乎也没什么共同语言,每次都只能用很LOW的语言,试图跟他们产生共鸣。

随着之后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杂,我也越来越焦虑。我开始想着,要不摆脱K12,去找一份专门写文案的工作吧。

我也真的一鼓作气的换了工作。可谁曾想,新工作,新环境,不仅没有激起我的斗志,反而让我陷入了一种更深的焦虑和恐慌中。



我开始怀疑,这真的是我喜欢的工作吗?

我开始恐慌,甚至一度有些后悔自己做出的选择:我到底喜欢什么?到底想做什么?

恐慌了一周,在周五下班的地铁上,我听了一本书《优秀到不能被忽视》,突然解开了自己的心结。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是一本讲述职业选择的书籍,它的作者,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博士、畅销书作家、现在是乔治城大学副教授——卡尔·纽波特。

本书作者并不认同所谓的“激情工作论”,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工作思维,如书名说的那样,我们在职场的底气,就是尽全力做到最优秀,做到不可替代,这样你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1

为什么工作不能只追求自己的激情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说:你需要找到你所爱的事情,发现你的激情所在。

作者把这种理论称为“激情假设”,意思就是说,你如果想要在工作中好到幸福感,那就要先知道自己喜欢的领域,然后再去找这份激情相匹配的工作。

可是,乔布斯刚开始也只是想做一个心灵启迪的老师,并不知道自己对电子产品行业的激情。

当初接触电子行业,也只不过是想要赚点快钱,可最后反而是这个契机让他创立了苹果公司,产生了对电子产品行业的激情。

如此可见,在职场上盲目追求所谓“激情”,是一件非常轻率的事情,原因有三个:

首先,职场上的激情非常稀缺。

曾经一个加拿大心理学家对539个大学生做过调查,调查这些大学生是否拥有某个领域的激情。

结果表明,84%的人被确认拥有激情,但是这些激情中,只有不到4%与工作相关,大部分激情往往是和艺术、运动相关,比如舞蹈、读书、游泳,这些激情,对于职业选择基本没有什么帮助。

其实,我也是这样,大部分热爱的东西,对于职场似乎并没有什么帮助。比如,我喜欢咖啡,可我的技术也没有很精湛,也不愿去做一个咖啡师。

其次,培养激情需要时间。

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艾米·瑞斯奈斯曾对从事行政管理行业的人群做过一项调查。

调查发现,对在这份工作最有激情的员工,倒不是那些一开始就觉得自己喜爱行政管理的人,而是那些在行政管理岗位上带待的很久,非常擅长做自己的工作的人。

也就是说,工作的激情,不是来源于刚开始的热情和好奇,而是来源于你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获得一定的成就。

如果盲目追随自己以为喜爱的工作,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那真实的情况就是,你会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而摧毁你的激情和喜欢,压垮你的上进和信心。

就如同我,以为自己喜欢的文案,结果第一天就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陷入了更深的迷茫。

最后,对选择工作的动机来说,激情没有那么重要。

心理学的“自我决定理论”提出,获得动机需求的三个心理需求:首先是自主性,就是你自己对这件事情有掌控力;其次就是胜任感,即你自己擅长做这件事并且能够做好;最后是归属感,就是你能融入到做这件事情的团队中。

总结来说,激情对选择工作的动机,其实没有那么重要。正确地去工作,比找到正确的工作,要重要得多。


2

如果不能追求激情

那应该用什么思维来工作?


既然不能根据激情追求工作,那么应该用什么思维工作呢?

作者提出,对待工作,工匠思维胜过激情思维。

工匠思维是指,我们的工作重心应该是产出,即我们所创造的价值和能收获的职场资本。

那么怎么获得职场资本呢?方法就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一种能够掌握自己所想要的能力的方法。第一步,要知道自己是在哪种职场资本市场。

作者把职场资本市场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赢者通吃型,第二种叫做拍卖型。

所谓职场通吃型,就是你只需要拥有某种特定的。本事,就足够了。比如说科学家,工匠,作家等等,只要你在某个行当拥有了一个能力,就能在这个行当站住脚。简单来说,就是专家型人才。

相比专家型人才,拍卖型市场需要你拥有形形色色的能力。比如你想要当管理者,那行业知识你需要懂;财务知识,你也得掌握一些;社交能力、协调激励能力,你更得是行家。简单来说,就是培养综合型人才。

刻意练习第二步,就是要跳出你的舒适区。

如果对于现在的工作,你觉得很轻松,很舒服,那么你要提高警惕了,你正在职场危险的边缘。

这个时候,你要主动跳出你的舒适区,学着去挑战更多高难度的任务,只有这样,你的技能才能不断被训练,职场资本也会越积越多。

刻意练习第三步,需要长期坚持的耐心。

不管什么领域的专家或是名人,都是在各自领域待了超过几十年,每一天都在不断练习的人才。

所以,想要获取更多的职场资本,就要静下心来,选择好自己的资本领域,然后不断挑战自己,并且要有耐心的长期坚持。


3

判断一份理想的工作的标准是什么?


当你经过漫长的练习和积累,你终于有了足够的职场资本。这个时候,你该怎样找到属于你的理想工作呢?

理想工作有两个特质:

首先是有自主力;

其次是可以让你有使命感。

自主力是什么?自主力是你对于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有发言权。

作者认为,自主力会提高你的职场幸福感,以及对工作的满足感和投入程度。

但是,自主力存在两个陷阱。



第一个,有人认为自主力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并不是。作者认为,自主力本身是廉价的。,不稀缺也不宝贵。比如你想吃冰激凌,你想看书,这些都是自主力的表现,可是这样的自主力放在你的简历里,并不会有一家公司,因为这个自主力聘用你。

换句话说,当有人愿意为你的自主力买单,这时自主力才是真正有了价值。职场资本和自主力是成正比发展的,职场资本越高,自主力越高;职场资本越薄弱,自主力也就变得越薄弱。

自主力第二个陷阱:当你拥有足够的职场资本后,你的雇主会给你更多的激励措施,来换取你的自主力。这会让你徘徊在原地,无法进步。

这个时候,你要清晰的认识到,自己今后要如何积累更多的职场资本,而不是被激励诱惑,待在自己的舒适区,把自己的自主力拱手让人,这样会让你陷入一一个无法进步的“陷阱”,如同温水煮青蛙。

理想工作第二个特质,叫做使命感。

工作中的使命感,就是期望用自己的专业和能力,去影响更多的人。拥有使命感,会让你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这也是判断一份理想工作的另一个标准。

但是,拥有使命感的前提,是要积累足够多的职场资本。如果你空有一腔热情,却没有用武之地,很快你就会发现,你无法掌控自己的工作,又何谈使命感呢?

所以,你要先让自己在一个领域足够厉害,再去寻找相邻相关的领域,看看是否可以好到突破口。比如你微信营销做得很好,那你可以尝试慢慢扩展到微博、抖音甚至线下的营销领域,慢慢成为一个行家里手。


作者把这种思维叫做“小赌策略”,意思是说,我们寻找使命,不一定要从多么大的创意开始,也不一定要提前做好完善的规划,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一系列“小赌”,从大量小错误和重要的小成功中,汲取知识和经验。

小赌策略告诉我们的核心点是:事情是一步一步做成的,关键是要强迫自己完成工作、强迫技能的形成。每一次小赌的完成,就增加了一次成就感。

随着工作时间和经验的增加,这些成就感会转化为真正的工作激情,激情的积累,就可以质变出自己所做工作的使命感,这个时候,也就是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

所以,理想的工作不是不停地寻找出来的,而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4


最后,你有自己选择工作的自由,但是,只要选择了,如果不是你根本应付不来的工作,请不要拿厌倦和不喜爱当借口。

强迫自己利用刻意练习,积累自己的职场资本,等到足够优秀的那一天,再充满底气的,谈论这份工作,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自主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