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偶老人,背后的凄凉寂寞谁懂

少是夫妻老是伴,夫妻磕磕碰碰,争争吵吵的走到老年。年轻时的激情,中年时的平淡,到老年皆化为浓浓的亲情。若是一方逝去,留下的一方便会孤独无依,凄凉寂寞而终。

我父母属于那种争吵夫妻,个性都强,什么事都要争个高低。那怕在墙上钉个钉子,都要争论吵闹一番,四十多年的婚姻中,两个人就没有合拍过。父母退休后,相处的时间更长,却是吵闹更甚。让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恨不得把他们分开,各过各的。

那年,母亲脑溢血突然离世,父亲就如变了一个人,颓废消沉,一下子老了许多。开始,我们还经常抽时间陪陪他,时间久了大家都很忙,去得没那么勤密了。

每次我们回去,见父亲独自坐在大门口打瞌睡,那身影孤单而又落寞,透着沉沉的暮年气息。父亲每月大几千的退休金,独自住一套180平的大房子,生活不愁,儿女孝顺,这些都弥补不了他心里的寂寞和空虚。他也不肯与子女同住,觉得自己生活还可以自理,不愿意过早的麻烦儿女,情愿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家,感受着孤独落寞。

母亲走了三年,吃饭时父亲都要在桌上给母亲摆放一副碗筷,一边吃饭,一边喃喃自语,如在跟母亲唠嗑般。每天早晚坚持在母亲遗相前烧一炉香,还时不时去母亲的坟前看看,转转。

看着父亲孤单的样子,做儿女的心疼却又无奈。满堂的儿女不如半路的夫妻,有人建议给我父亲找个伴,可以互相照应,也不至于那么寂寞。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兄弟姐妹分成二派,一派觉得父母四十多年婚姻,母亲走了,父亲还找伴,太对不起母亲了。而且老了找伴,有太多的矛盾纠纷,到时候岂不是让年迈的父亲更受折磨。

一派说母亲已经走了,活着的还是要生活下去。父亲年龄大了,找个伴,有个照应,让他在余生过得充实幸福。最后我们征求父亲的意见,老人家一口拒绝,他主要还是怕找了不合心,怕人言可畏,怕给儿女们增加麻烦。

失偶老人受儿女,经济,人言等原因,再婚都比较难。有那么一些老人突破重重阻碍,终于在一起了。却因年纪老了性格古怪,生活习性不同,和金钱原因,矛盾不断,吵闹不休,最后还是会分开。

城市的失偶老人多与儿女住在一起,日常中还可以受到崽女的照顾。他们一般有退休金,生活上也有保障,不用事事向儿女要钱。闲时可以在小区里走走,跳跳广场舞,到处玩玩。用热闹的场景打发空虚无聊的日子。

乡下的空巢留守老人晚景就有些凄凉了,孤苦伶仃。儿女们都出外做事,一年回来一次。没有退休金,年老了不能干农活,没有经济来源。全靠伸手向儿女要一点,时间久了,要的次数多了,儿女们也就没有好脸色看,生活仅仅在温饱上。不敢生病,不敢乱买东西。

到了老年,失偶老人大多比较凄凉。一起相濡以沫的那个人走了,内心悲伤痛苦,生活上很多的不习惯。儿女们都已成家,为生活奔波。孩子们管得了他们衣食不愁,却管不了他们心灵深处的寂寞。

许多老人选择独居,一些头痛脑热的小病,胡乱买些药吃。摔倒了,自己挣扎着爬起来。孤独寂寞了,就自言自语。死亡的恐惧,疾病的折磨,晚年的孤独,这些都是他们要默默承受的。

对于失偶老人,做儿女的要多陪伴,多与他们聊天沟通。带他们出去走走,接触一些新事物。失偶老人自己也要振作,不要悲观失落,坦然面对过往。尽量找同龄人聚聚,多方面丰富自己的生活,用健康乐观的心态过好余生的每一天。

文:梅来一夏

图: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