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目送》——独立是成长的第一步(二)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段多情又无情的文字勾起了多少人心中对自己生命中无比重要的那个人的回忆,似乎受到了天大委屈一般感伤起来。

这是个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慢慢成了那个人眼里的背影。当我们不能为过往的遗憾买单之时,彼时的目送便成了眼下的悲凉。

我仿佛还记得那是两年前的冬天,我们从外地回来,还未下车便听到你离开的消息,我恍恍惚惚的拉起母亲的手。当我下车的时候,看见她跪在地上发出几近崩坏的哭声,我一闭眼睛仿佛看到,风吹乱了他本来就不多的头发,远远望去竟然显得有些佝偻。他朝我笑。

我并没能哭出来,似是成熟了,而母亲也是真的老了。

我变得害怕。生命里那些不可名状的无奈和悲哀在那一瞬间将我吞没,我甚至不敢去想象将来我该如何去面对母亲,面对她的和我的苍老。在我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已经有五年或者十年未曾和我的父亲分享过任何我的开心或者不开心,现在留在我的脑子里的父子和睦相处的印象永远定格在了我7岁那年,那一刻他是伟大的,他是可以一只手将我拎起来的,他的双手可以把我的小手裹的严严实实,他的风衣也宽敞到足矣将我整个人裹进去……而这些,也许在将来我再对我的孩子做起时,我才会想起我的父亲来。

成人世界的第一规则就是独立,你从呱呱落地脱离那个温暖且无忧无虑的襁褓开始,你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有人会照顾你,有人会陪伴你,但是这些人都无法一直陪你走过一生,长大就是要独立,不论是亲人、伴侣、朋友、还是孩子,你们只是你人生旅途的过客。

初读就被龙应台有温度文字打动了。龙应台成长在乡村海畔,未曾识得都市繁华,她说自己是迟钝的,而这种迟钝要跟随她一生。她在台湾被叫做“外省人”,某种程度上让她对周遭一切事物总是充满新鲜感并保有怀疑的态度,因此她的世界是立体的,她的眼光是锐利的。龙应台父亲的去世,母亲的失忆,儿女的成长,都使她不得不变得独立,也使她对生命、时间有了不一样的感悟。加上文人特有的细腻心思,所以她的文字是有灵魂的,总是在不经意间就触及人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整本书,

“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

全书最有名的一篇是《目送》,在这篇文章里面龙应台写了自己目送孩子上学,又目送父亲被推入火葬场。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是在大学,己当时不仅感慨龙应台写亲情角度之特别,更多的是感到鼻子一阵酸楚。大学之前我从未住校,这对于一个很恋家的女孩子来说很不容易。我依旧清晰地记得大学第一天报道随后就要军训,我在架空层规定的地方放下行李后不得不和爸妈道别。在楼梯口挥手说了一声再见,眼泪却在转身的瞬间止不住的流下来。这是我第一次离家,心中自是万般不舍。当我在楼梯转角往下看的时候,发现父母依旧站在原来的地方,他们在目送我离开……

这是他们唯一的孩子第一次离家,他们也同样不舍。很多事情只有经历过了才有同感,就像故事只能说给懂的人听,而我在龙应台的文章里找到了共鸣。那种担心焦虑,那种孤独害怕到现在想起来,还是如此,当我再次阅读这篇的时候,真实的感受便一下瞬间涌散开来。我开始学会珍惜,珍惜现在的平淡幸福;我开始懂得自己要改变,变得成熟,不再任性。家是我心中最温软的地方,亲情不是我最重视的情感,父母也不是我最在意的人,但是他们在我心里开始有了一席之地。在我获得小小成就时,他们说我不要骄傲;在我挫败落寞时,他们默默催促我向前。他们虽然不是好的支持者,但他们尽力了。写父母与孩子的文章很多很多,但是这种牢牢交织在一起的情感永远不能用文字描述精确,却可以用心体会。每个人都是父母的孩子,纵使一千个父母有一千种对孩子的“爱法”,但情感的本质没有变,因此在别人的文章中总是能找到丝丝缕缕的同感,而一切的共鸣都源于“爱”。

未来我还将成为丈夫和某个人的父亲,而现在我却只能是我父母的孩子。但现在的我已经不能从孩子的视角体会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了,但我相信父母对我的爱肯定要比我对他们的爱强烈。一切似乎是循环,我的父母目送我成长,我也将目送他们远去,多年后也是我目送我的孩子长大,随后便是我的孩子目送我去另一边……

“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这是龙应台对亲情的感悟,对生命的目送。她还对处世状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寂寞,是美学的必要。”这句话也给了我很大的力量。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不太能融入“社会”,他们的笑点与我不同,他们的爱好与我不同,价值观也不甚不同。处于那样的环境,我多少有点心情低落。时过境迁,我意识到不可能和每一个人成为好朋友。所谓的“知己”,是志同道合的人,在茫茫人海中寻之不易,也不必强求,缘来自来,而且来之不易,能拥有是三生有幸。

幸运的是后来我遇到了真正的好朋友,但我们彼此始终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嬉笑玩耍形影不离,我们会促膝长谈,慨叹时光流逝。不可能和每一个人成为好朋友,而且,“寂寞”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独立也是。龙应台说“两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独处的时候,是心灵最深邃的时候,能看到更细微风景,能感悟更深层的哲理。独处也是反思自我的最佳时期。寂寞是人类最原初的状态,茫茫天地,很多事情只能一个人去做。人生在世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修行的路大多时候需要踽踽独行,所谓:“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在《目送》里,我感受到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契合。在她的文字里,我找到了共鸣,使得我倍加珍惜亲情。她温柔如水,深情似火的文字也给予我力量,也告诉我如何与寂寞共处,也不必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

生命悠悠,总有一天你会无奈地看着那个人的背影,目送他渐行渐远,活在当下吧。生命悠长,有些路,只得接受“寂寞”,一个人走。

过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负。

此情可待,放肆去爱,一刻都不要落下,千万不要在目送他时才追悔莫及。

此情可待,学会独处,接受寂寞,倾听自己最真实的声音。

孩子将是你的生命的延续,可我怎么都不想拥有这份延续,这份属于未来的羁绊,让他同我一样无助孤苦的活在这个残酷的现实里,仿佛对未来的恐惧已经散在了我眼帘上,那希冀似乎要把我整个人裹起来,无法呼吸。

直到我读到那句话: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目送》

与他也是如此,大约我也可以释然了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