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科技就是好味道丨“茭稻高效复种”新模式“茭”出靓丽“成绩单”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监制 刘焜 策划 徐贤飞 记者 陆欣 沈立 通讯员 徐钰涵

 

6月中旬,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核子村茭白基地,植株长势健壮,绿浪滚滚,随风摇曳,甚是壮观。这是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茭稻高效复种”新模式首次在省外试种并获得成功。

“在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牵线搭桥下,我们联系上了金华市农科院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茭白品种改良’岗位专家张尚法研究员,在他的帮助下探索‘非粮化’整治的后半篇文章。”长顺县广顺镇核子村第一书记杨梓豪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他们在不断夯实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茭白产业。该村从2019年开始种植茭白,目前种植总面积已达1300余亩。“过去三年,村里主要种植单季茭白,今年在张尚法老师指导下,尝试双季茭白种植而且是国内领先的模式,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杨梓豪说。

说起茭白,南方朋友都不陌生,主要分为单季茭白和双季茭白二大类型,单季茭白每年3月种植,当年8至10月份收获。双季茭白则6、7月份种植,10至12月采收第一季,俗称秋茭或冬茭,产量较低,效益一般,下一年4~6月份收获第二季茭白即夏茭,品质好、产量高、效益突出。茭白生长发育过程对环境质量要求很高,贵州省位于高海拔地区,空气清新、水质清澈、气候温暖、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生产高品质茭白。

“单季稻适宜种植时间在6月底以前,如果核子村种植单季茭白,两者在种植时间上会发生冲突。”张尚法研究员在了解、分析当地具体气候条件以后,将团队首创的“茭稻高效复种”新模式带到了贵州。该技术将原来夏季种植,收获秋、夏二季茭白的常规种植模式,改为冬种种植,仅收获品质优、产量高、效益好一季夏茭的新模式,经济优势十分突出。“6月中下旬夏茭采收结束,及时种植单季水稻,确保实现茭白、水稻双丰收。”张尚法解释道,原来一周年只收获一季水稻,运用新模式新技术,在不影响水稻产量基础上,充分利用冬季、春季冷凉环境,多收获一季高品质、高效益的茭白,大幅提升种植收入。“我们希望通过核子村试种示范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完善技术,将新技术成果推广到浙江、贵州等更大范围的水稻种植区域,创新农民增收新模式”张尚法说。可喜的是,该模式已经列入2023年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三农九方”揭榜挂帅项目,由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组织浙江省内茭白、水稻专家开展联合攻关。行程结束之际,贵州省安龙县农业农村局发来喜讯,该局将在2024年落实100-200亩“茭稻高效复种”模式,助推新技术成果转化推广。


相关阅读

  • 中国技术助力布隆迪水稻增产

  •   6月20日,在布隆迪布班扎省基航加县,中国援布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在田间查看杂交水稻(右)和当地水稻。  自2009年8月实施援布高级农业专家技术合作项目以来,中国派出农业专
  • “水稻上山”引争议,全国农技中心回应

  • 近日,记者就“水稻上山”等问题采访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负责人。问:朱有勇院士的“水稻上山”引起网民热议,很多人不理解,质疑山上种水
  • 西盟县早稻迎来收获好“丰”景

  • 目前,西盟佤族自治县的689亩早稻陆续进入成熟期,村民正抓紧时间收割。笔者在勐梭镇班母村小街伞村民小组看到村民正忙着收割早稻,田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小街伞村民小组是一
  • 罗甸:发展“稻+”综合种养 促进一田双收

  • 2023年,为推动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罗甸县通过以“稻+鱼”综合种养模式,推进绿色防控,减少农药用量来提升水稻品质,促进稻田实现一田双收,提高种粮综合效益。6月15日,在沫阳镇红星村
  • 南平龙村乡牢牢守紧耕地红线 扎实推进复耕复种

  •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为了进一步加强耕地管理和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近日,龙村乡以撂荒地综合整治为契机,调配人力,统筹谋划,持续推进全乡撂荒地专项
  • 湖北石首:抢插鸭蛙稻,生态科技促农业发展

  • 6月16日,在湖北省石首市团山寺镇过脉岭村,当地群众抢抓农时,冒雨插水稻秧苗。团山寺镇地处石首市西端,面积67平方公里,人口3.2万,与湖南华容、南县、安乡等县接壤,有“一脚踏两省、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产销量增长快 “找桩难”如何解

  •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如何?怎样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找桩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