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玻璃河溯源 解锁磐石市乡村振兴“红色密码”

日期: 来源:江城日报收集编辑:江城日报

玻璃河畔,听一听悲壮抗战史,走一走崎岖抗联路,看一看全域红色旅游带动下的乡村……近日,“循江问水 潮头逐梦”2023年江城日报社提升“四力”大型全媒体主题报道活动报道小组来到吉林磐石市,寻根溯源,探访磐石如何激活红色引擎,助推乡村振兴。

采访中,记者感觉到,红色,是这片土地的底色。南有瑞金,北有磐石。磐石作为吉林省33个革命老区之首,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杨靖宇砥名地,拥有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石砬子抗日游击根据地为代表的抗日斗争遗址遗迹114处,先后确认从磐石走出了杨靖宇、李红光等抗联英烈百余位。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红色,是这里人们的筋骨。86岁的孙世东老人,是磐石市的“金牌讲解员”,仍时常奔波于磐石城区和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之间,义务为游客讲述东北抗联故事。他还耗时7年出书《红石火种》,要把红色精神传承下去。27岁马铖明,是杨靖宇的曾孙,大学毕业后来到磐石工作,立志传承抗联精神,使磐石的红色历史成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让吉林这片祖辈曾经流血战斗过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采访中,记者感悟到,红色,是这里发展的力量。近年来,磐石市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整体工作思路,加快红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抗联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全面构建全域红色旅游格局。全域红色旅游的带动作用效果明显,莲花山森林公园、红石砬子获评3A级旅游景区,映月小院、金宇湖、知青城获评4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永丰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官马新村获评红色旅游示范村,以红色为引领的全域旅游集群规模不断壮大。

“以红色文化挖掘为基石,提高红色旅游竞争力;以总体规划为引领,提高红色旅游融合力;以支撑体系为基础,提升红色旅游服务力;以业态融合为依托,提高红色旅游辨识度”……磐石全域红色旅游蓝图已绘就,未来可期。

今天,吉林市《江城日报》8版以特刊形式对此次采访内容进行全面报道。同时,江城晚报、吉林乌拉圈(吉林市发布)、松花江网等媒体也将陆续发布相关报道。


太阳照在玻璃河上

《江城日报》2023年7月4日8版


江河万古流。

一条河,或是一条江的记忆,远比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更加深刻。

玻璃河,这条由控山水形成的河流,奔流不息,全长30公里,流入饮马河后,最终汇入松花江。

玻璃河的发源地,磐石红石砬子山,中国共产党在此创建了东北第一块抗日根据地。

南有瑞金,北有磐石。

红色,是这片土地的底色。磐石,是吉林省33个革命老区之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诞生地,也是东北抗日联军建立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更是东北抗战时期最早践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地方。莲花山石虎沟是杨靖宇将军砥名地,从这里走出了杨靖宇将军领导的东北抗联第一军。无数的共产党人、无数的中华儿女在磐石这片土地上英勇战斗,不怕牺牲,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河水,浸润着、滋养着这片土地。红色,是这片土地的筋骨和力量。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当年抗联留下足迹的地方,已成了宝藏无限的绿水青山。

雨后,玻璃河边,弥漫着青草野花散发出的清新味道。烈日下,玻璃河水欢快流淌,波光粼粼,像极了散落的细碎玻璃。

“这就是玻璃河名字的由来。”同行者说,“虽名不见经传,玻璃河却曾是东北抗日联军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水源地。当年,杨靖宇将军率领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战士就在这条河边淘米洗衣。”

溯流而上,磐石市区西行20公里,山高林密处,便是玻璃河的源头——红石砬子山。

有些故事谈不上久远,有些景致近在眼前。

四周树木参天,不远处,一条清澈的小溪流水潺潺,山下,是连片的玉米地。松软的土地上,铺满山核桃、榛子、橡果等大自然的馈赠。

“就在前面!根据现有发现,当时东北抗联的战士们在磐石的这一片林子里战斗生活过。”循着吉林省文物考古所红石砬子抗联遗迹考古队领队孟庆旭手指的方向望去,深山密林里,几处新发掘的遗迹出现在视野之中。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房址里面一个石铺的火炕,这个火炕外面连接一个灶,灶既是煮饭用的,也是为整个房址取暖的设施。整个炕非常低矮,房子也比较低矮,这样便于隐蔽。”孟庆旭指着一处遗迹说。

1932年11月,杨靖宇来到磐石,按省委的决定,将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在红石砬子山和与之相连的西玻璃河套这块方圆百里的地方建立了根据地,史称红石砬子抗日游击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第一块抗日游击根据地。

“这里出土的锄头是当时进行农业生产的工具,说明当时抗联在这一带不仅要坚持武装斗争,还要从事农业生产。这种农业生产说明当时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才能进行生产活动。”孟庆旭的话在磐石市文物管理所所长(磐石市博物馆馆长)李秋虹那也得到佐证:“有说抗联不生火,容易被发现。但是通过红石砬子考古发现,每一处地窨子都有生火的痕迹。为什么?因为方圆百里都是支持抗战的群众,所以不怕有烟。正是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东北抗联才能给日伪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抗联队伍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红石砬子发掘的文物,就是‘灯芯’理论最好的物证。”

李秋虹提到的“灯芯”理论,就是杨靖宇提出的。“我们是灯芯,群众是油,灯芯离开了油还能亮吗?磐石是我们的根据地,有党的基础,有群众基础,那里是我们的根。”杨靖宇奉命来到磐石县后,面对部队内部对于未来方向的迷茫,他指着油灯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沿着沙石小路逐级而上,脚下不经意踩到的一块石头,下面留存的就有可能是抗联遗迹:怪石嶙峋处可能就是一个掩体,明沟暗渠也许就是一处废弃的战壕……

考古,是与历史跨越时空的对话。近两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红石砬子遗址进行了多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目前,根据地范围内已发现各类型抗联遗迹3300多处。对东北抗联遗址国保单位的首次发掘,第一次从考古学角度科学阐释了东北抗联密营的形制和布局特点。通过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以及口述历史材料的综合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东北抗联提供了实物证据。

穿行于密林间,高大的白桦树好似当年的哨兵,笔直地挺立着。白色树干上长着一些横生的孔,就像许多黑色的眼睛,深邃、宁静。午后的阳光下,静静地和每一眼神对视,眼中那一段段壮烈往事,不经意间便会戳中你的泪点。

1940年2月23日,英雄杨靖宇壮烈牺牲。日本鬼子解剖了他的遗体,见到杨靖宇的胃里面只有棉絮、草根和树皮时,周围的鬼子流露出既震惊又钦佩的神情。

“也不知道当年杨靖宇将军吃的桦树皮有多难吃。”

“我尝过,涩涩的,硬,嚼不烂……”说话的年轻人叫马铖明,杨靖宇的曾孙,27岁,身材魁梧,言语中既有年轻人特有的激情,也有一种与年龄不太相称的成熟。

他说,曾祖父原名马尚德,在这里,为纪念牺牲的义勇军杨政委他改名为杨靖宇,意为继承遗志,扫靖寰宇。

马铖明奶奶家里有个小木匣,里面装着一块用红布包裹的桦树皮。那是家里人到杨靖宇殉国地参加纪念活动时留下的,是他们的传家宝。

2018年,新华社吉林分社组织大学生“重走抗联路”。还在天津大学就读的马铖明第一次来到磐石,沿着先辈的足迹,详细了解近百年前那一个个不屈不挠、艰苦卓绝、奋勇抗争历史故事。这时,他终于明白了,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坚强意志让杨靖宇成为了不朽的抗日民族英雄。也是这次,他尝了尝桦树皮的滋味。

“重走抗联路”活动只有7天,却让他产生了来吉林继续挖掘抗联斗争历史的想法。大学毕业后,他如愿考上了吉林省选调生。经过几番轮岗后,他如今是磐石市党史研究室宣教科科长,兼任烟筒山镇官马新村党支部副书记。

“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让吉林这片祖辈曾经流血战斗过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马铖明暗下决心,“我还要深入挖掘抗联历史和抗联生活遗迹,让人们永远铭记那段不屈的民族斗争史,传承光芒四射的抗联精神,使磐石的红色历史成为丰富的旅游资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你踏上这片热土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里的人是有根的,这里的人是有魂的,也只有有根有魂,才能创造无限可能。傍晚时分,吃过晚饭,三三两两的乡亲便向官马新村村部聚拢过来。晚上,乡村红色影院要放映老电影。

距离官马溶洞不足500米的地方,是官马新村村部。附近几百米之外,是粗榆水库——水流同样汇入饮马河,最终流入松花江。

官马新村任家沟屯建起一座红色文化教育展馆,330平方米,当年磐石县反日会的建立、粗榆顶子抗联历史,通过幻灯、图片、实物和微缩还原跃然眼前。村部就在红色教育展馆里。

“人民网在今年初的报道中,给咱们官马新村起了个名字:溶洞上的官马新村。”驻村第一书记刘立生黑红脸膛,已然成为官马新村村民中的一员。在他身后,村子里木栅栏错落有致,庭院整洁如新,特色主题民宿开门迎客,不愧为“十佳美丽乡村”“红色旅游示范村”。

“官马新村地标景点官马溶洞中的‘小洞石林’,那是杨靖宇生活、学习、战斗的地方……我带你们去看看!”不容分说,刘立生拉着大家就走。

走进洞内,婉转起伏,神秘莫测。远处一堆“燃”着的柴火格外引人注意,“杨靖宇”正和另外两人围着火商议着什么。溶洞内有一奇石呈榻状,杨靖宇每晚睡在此处,遂被后人称为“将军榻”。在恢复修复溶洞时,曾经在淤泥中发现了用子弹壳做成的毛笔。

“走抗联路、吃抗联饭等旅游产品,把民俗文化和乡村体验等有机嵌入,红色给官马新村提供了发展旅游的新思路。”回村路上,刘立生往后山一指,一片灵芝大棚赫然展现在山坡之上,那是村里新开发的项目灵芝产业园。走近一看,灵芝白嫩嫩的一团已经顶出新土。“现有集体经济项目8个,预计到年底,村集体收入可达到100万元。”说起乡村振兴新图景,刘立生如数家珍。

在追梦之路上奔跑,受益良多的是村民。“政府出钱给我们做了外墙保温,院子里铺了方砖,立了栅栏,还给俺们家建了铁艺仓库……屋外这么干净,屋里也不能邋遢呀,我和老伴天天收拾利索的,你看我家这灶台,一天擦好几遍……”村民于先成精气神儿的改变,来自于乡村振兴大潮之下,自己腰包鼓起来了——在灵芝大棚一年打工赚几万,自家小院水果蔬菜土鸡蛋卖给游客再赚一笔,经营民宿还有一笔——官马新村村民腰杆子也跟着硬实了。

王硕是烟筒山镇政府的宣传员,最近她很忙,忙着宣传和推介红色官马新村。“前段时间新疆一个90多人团队慕名前来参观学习,还买了不少当地特产回去……”王硕说,官马新村深耕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坚持以文化“红”引领发展“绿”,收效有目共睹。

“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磐石市近年来以抗联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全面构建全域红色旅游格局。红色精神复活了,绿色发展上去了。不止官马新村,全域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正在进行中。

著名作家萧军、萧红曾以磐石抗日斗争为素材,写出了轰动全国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生死场》,鲁迅为之作序。如今,将这两部作品创作成影视剧,已列入当地打造“磐石红”系列品牌的规划中。

萧红在《生死场》中写道:“革命军在磐石,你去得了吗?”以此暗示有志青年去磐石参加革命。

如今,“红色游在磐石,你还不来吗?”


相关阅读

  • 香山公园打造红色教育实践课堂

  • 7月1日,在香山公园双清别墅前,来自香山小学研学课堂的小讲师们,正在声情并茂地为来往游客讲述一个个红色故事。当天,在香山公园八处革命旧址双清别墅、来青轩和双清别墅东侧平房
  • 寿光:走进历史文化中心 重温红色记忆

  • 近日,寿光市文旅事业发展中心(寿光市文旅局)党委、公积金中心党支部、中南社区党委联合开展“致岁月铅华,敬红色传承”庆祝建党102周年活动,来到历史文化中心详细学习了我市发展
  • 【寿光】绿色骑行 探寻红色足迹

  • 近年来,随着城市“慢行系统”的不断提升改造,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选择骑车出行,“骑行出游”也渐渐成了文明风尚,同时,多种多样的骑行路线也为骑友们提供了多元选择。7月1日,寿光市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玻璃河溯源 解锁磐石市乡村振兴“红色密码”

  • 玻璃河畔,听一听悲壮抗战史,走一走崎岖抗联路,看一看全域红色旅游带动下的乡村……近日,“循江问水 潮头逐梦”2023年江城日报社提升“四力”大型全媒体主题报道活动报道小组来
  • 洞庭南路,万斤西瓜现场分发!先到先吃!

  •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3日讯(记者 周磊 通讯员 黄志猛)今晚,湖南高校乐队争霸赛在岳阳港遗址公园火热上演。19时许,在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我们都是吃瓜群众”活动同步进
  • 大盛镇:建好民心工程 增进民生福祉

  • 今年以来,大盛镇聚焦“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措并举增进民生福祉。为民铺就“幸福路”。一年来累计投资730万元,建设镇村道路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