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赵孟頫《临兰亭序》真迹为何这么火?四川省书协理事钟杨琴笙揭秘|字见中国

日期: 来源:封面新闻收集编辑: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罗海韵

说到正当红的重磅大展,不得不提到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展览。此次展览将220件重磅文物精品汇聚展厅,其中最具人气的莫过于赵孟頫《临兰亭序》这件书法作品,吸引了众多观众排着长队“等睹尊容”。为什么这么火?6月24日,中国书协会员、四川省书协理事、成都市书协主席团艺术顾问钟杨琴笙接受了封面记者采访给出答案:墨色之中展现豪放大气和时代风骨。

赵孟頫《临兰亭序》真迹 元无锡博物院藏

汉字,不仅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更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在漫长悠久的岁月里,汉字不仅描绘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卷,更体现着中华文明独一无二的哲学思想。

《兰亭序》作于王羲之盛年,是其书风集大成之作,被历代书法家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自李唐以来,随着王羲之书史地位的确定和《兰亭序》真迹的亡佚,各种形式的《兰亭序》复制品更显珍贵,其中尤以唐代临摹本和定武石刻最为难得。而身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的赵孟頫,就藏有不少定武善本,许多唐摹本也为赵孟頫友朋辈收藏。

赵孟頫《临兰亭序》真迹 元 无锡博物院藏

本次所展出的赵孟頫真迹来自无锡博物院,是赵孟頫晚年所临作品,笔法更加圆融如意,带有自身的儒雅遒劲、清和洒落的书法境界。其上钤印跋文从元到清七十有余,极为繁多,证明了其流传有序,也清晰展现出这件作品的坎坷经历。从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到明末书画家袁枢袁赋诚父子,又到清代藏家王养度,再至无锡书画家周怀民,周先生嗣后将毕生收藏捐献给家乡的无锡博物院,这件作品才不再是秘不示人的珍藏,大众也有了一睹大师真迹风采的机会。

赵孟頫《临兰亭序》上的跋文、钤印  无锡博物院藏

赵孟頫《临兰亭序》上的跋文、钤印 无锡博物院藏

钟杨琴笙认为,古人学书法非常重视笔法的传承,“二王”笔法由其弟子传至隋代智永禅师,初唐传至欧、虞、褚、薛诸家,到了中、晚唐时期,又传到张旭、李邕、颜真卿、怀素、柳公权、徐浩等人。这些人都是历史上各个时期重要的书法家,宋人在接受“二王”笔法上体现出更自由化和风格化的“尚意”书风,具有定法的“笔法单元”被解体,个人意化的用笔冲破“法”的束缚,“二王”笔法愈显衰薄,有被瓦解与稀释的倾向。

赵孟頫《临兰亭序》真迹 元 无锡博物院藏

赵孟頫何以成为承上启下的书法巨匠?钟杨琴笙介绍道,有一种说法是这样讲的,如果没有赵孟頫的继承与弘扬,以王義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二王”书法就不能得以延续,后世学书者因为不能一窥“二王”书法的真谛,只能在黑暗中瞎摸索和折腾,书法就有夭折和崩溃的风险。他说,“至元代,赵孟頫力挽狂澜,倡导恢复‘二王’笔法,并竭力体现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其所临《兰亭序》一帖就是很好的证据,使‘二王’为代表的帖学书法得以生生不息,流传至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赵孟頫既是‘二王’笔法的传承者,也是中兴者。”

谈及赵孟頫《临兰亭序》这件作品的书法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他分享道,“成都博物馆展出的赵孟頫临王羲之《兰亭序》,是赵孟頫传世的一件重要作品。赵孟頫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书法巨匠,他在书法艺术方面的成就和影响不需我赘言。我想强调的是,在继承和弘扬以王義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二王’文人书法体系上有突出贡献。”

从王羲之到赵孟頫,两位不同时代的书法家写就不断突破的文人精神,历代藏家悉心珍藏的是笔锋之上的不凡气度。赵孟頫《临兰亭序》不仅蕴含着极高的审美价值,体现着气韵生动的书法特色,更在墨色之中展现了豪放大气、刚劲有力的时代风骨。

相关阅读

  • 李啸 | 腕底兰馨——王岚书画作品赏读

  • 女人如兰,清幽芬芳。“你是山野吹来的风,清新又奔放……”,说到王岚,我总会起马兰唱的这首《山野的风》。王岚和她身边的至爱亲朋很多来自苏北,儿时都在农村生活过。出生在同时代
  • 一波有关“端午”的作品来了!邀你赏…

  •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五、重午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每年的此时人们会用包粽子、插艾草、编蛋兜、戴香囊等方式保佑平安健康蚌埠发布特别策划了“我们的节日·端午分享美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