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
为实现共同富裕,去年以来,寒亭区聚焦破解村小村弱、发展动力不足难题,总结运用农村基层党建“两规范两提升”经验,创新成立9个共富片区即“党建引领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样板片区,以党建链动42个村庄抱团发展,推动资源要素共享、集体经济联增、党员群众共富。
得益于共富片区建设,寒亭区广袤的田地上呈现出了麦穗金黄、果蔬飘香、十里花海的美丽景象,同时村庄越建越美、产业越来越旺、农民口袋越来越鼓。“我们是个弱村,现在我们邻近6个村以强村一空桥村为核心,抱团成立了共富片区,流转了1万多亩地,种植、施肥、供药、加工、销售全链条一起干,发展产业更省心,挣得更多了,去年我们村集体挣了11万元,村民平均多挣了3000多元钱。”近日,在高里街道“金田麦香”片区党委办公室轮值的獐羔埠村党组织书记杨明龙说。据了解,发展至今,寒亭区9个共富片区累计流转2.04万亩土地,发展大田种植、大棚果蔬、乡村旅游等17个共富项目,42个联建村预计实现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573余万元,带动7262家农户增收致富。
片区抱团提升共富统筹力
科学设置片区。统筹采取强村带动、弱村抱团、项目领动等方式,组织地域互邻、资源互通、产业互动的42个村抱团成立9个共富片区,即以叶家庄子村为核心的寒亭街道“头雁领航 三产融合”共富片区,以北张氏村为核心的开元街道“花田拾光”共富片区、由牟家庄子等6个村抱团组建的固堤街道“党建引领瓜甜蔬香”共富片区、以一空桥村为核心的高里街道“金田麦香”共富片区、由南坡村等4个中小弱穷村抱团组建的朱里街道“宜业和美”共富片区、由西东坡村为“头雁”的杨家埠发展中心“聚合力 共富裕”共富片区、以郭家楼村为核心的北城街道“商农融合”共富片区、由范家庄子村为“头雁”的张氏(总部经济)发展中心“筑梦北辰”共富片区、以全国文明村前阙庄村为“头雁”的双杨(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东篱农业产业共富片区。
强化组织引领。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担任片区党委书记,核心村党组织书记担任片区党委副书记,其他联建村党组织书记任党委委员。
严格日常管理。片区各村实行组织联建、资源联享、发展联商、产业联动,建立“一统应、一桌议、一哨集、一体办”的“四个一”推进机制。实体设立党委办公室,日常实行党委委员“轮值”制度,每半月举行1次“集中办公日”活动,每月街道党工委会议研究1次共富片区建设推进情况,推进项目建设、解决难点问题。
“一片一品”提升共富竞争力
制定共富项目。整合各村资产资源及特色优势,在此基础上,围绕大田种植、庭院经济、劳务输出、电商产业、社会服务、光伏发电等方面,“一片区一特色”研究确定共富产业项目。
组建合作社联盟。成立42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搭建9个合作社联盟,合力推进共富项目谋划、开发、融资、建设全过程,为片区抱团发展注入新动能。
招募“红色合伙人”。面向社会发布乡村振兴招募令,吸引专家学者、致富能手、种养大户等16名“红色合伙人”认领共富项目,汇聚发展合力。
灵活经营模式。采取片区自营、片企联营、托管运营等多种方式发展共富项目,结合全省开展的“万村共富”行动,积极探索“飞地抱团”,将4个上级资金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项目纳入共富片区,一体谋划推进,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新引擎。
齐抓共管提升共富保障力
选派发展服务团,统筹整合财政、农业、人社、市场监管、供销等11个职能部门精干力量,成立共富片区发展服务团,为片区项目审批、人员招募、技术指导、资金申请等提供“进驻式”服务。
配备集体经济指导员。精选44名区直部门“老街道”干部,成立9支“乡村善治”工作组,分别包靠1个共富片区,由组长担任集体经济指导员,为片区建设发展把关定向。
精心指导帮教。组织片区核心村党组织书记到国内先进地区对标学习、开拓视野、提升能力。结合举办区街主职干部及党员培训,邀请其登台授课、分享经验,5名共富村党组织书记被聘为市区“兴村治社好导师”。
夯实资金保障。对共富片区创建达标、运行良好的,从区“保运转、促发展”经费中拨付奖补资金,统筹各级各类涉农资金,向片区联建村倾斜。积极推动工商资本、金融资金、财政资金“下片到村”扶持,以金融下沉助力片区做大做强。
严格管理考核。区里每季度召开1次现场会,实地调研共富片区建设运行情况,与全区基层党建考核、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挂钩,持续压紧压实责任。
联建模式提升共富破解力
在创建共富片区时,寒亭区充分考虑联建村的地域分布、资源禀赋、产业特点等实际,因村制宜指导抱团,探索了4种联建模式。
头雁领航型。结合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培育等实际,采取“1+N”的方式,组建“头雁领航型”联合党组织,解决联建村班子战斗力不强、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其中,寒亭街道“三产融合”、高里街道“金田麦香”、双杨(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东篱田园”等共富片区,都属于这种类型。
村村抱团型。对片区内缺少产业强村,但各村之间具备融合发展基础的村,组建“村村抱团型”联合党组织,通过联合争取乡村振兴发展项目、财政资金扶持项目等抱团发展,有效解决发展资源要素整合、配置和集约统筹利用不到位等问题。其中,朱里街道“宜业和美”、张氏(总部经济)发展中心“筑梦北辰”等共富片区,即属于这种类型。
产业牵引型。以区域乡村旅游、果蔬种植等产业整体布局为依托,连片聚合产业链上的相关村,组建“产业牵引型”联村党组织,有效解决联建村发展无序、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其中,开元街道“花田拾光”、固堤街道“党建引领瓜田蔬香”等共富片区,属于这种类型。
村企联建型。根据村庄与周边企业发展、产业关联度等情况,组建“村企联建型”联合党组织,引入资金“活水”,解决企业与地方关系协调难、村民增收难等问题。其中,杨家埠文旅事业发展中心“聚合力 共富裕”、北城街道“商农融合”等共富片区,属于这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