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庆:往返的火车票已经攒了厚厚一叠 | 最美科技工作者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杨贵庆从小就生活在城市,但如今,他却与乡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起这种缘分,杨贵庆觉得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我对土地一直都有一种特别的热爱,东西从地里‘长出来’,这是我最高兴看到的。所以我也很愿意往乡村跑。” 他这样说。

村民叫他“布袋教授”

肩背布袋,手拄竹杖,讲台上意气风发的大教授,在田间地头却俨然成为了裤脚带泥的村里人。每月2次,每次2到3天,从上海赶到浙江台州黄岩区进行实践指导,这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杨贵庆已坚持了7年之久的“课外作业”。

星期二,在给学校里的学生讲完课后,时间已接近下午5点。刚离开讲台的杨贵庆快步走向了地铁站,直奔虹桥火车站而去。在虹桥火车站候车时,他喜欢吃真功夫的简餐,也曾跟学生打趣道:“功夫就是这样吃出来的。”

风尘仆仆赶赴黄岩,到宾馆已是晚上11点。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他将和往常一样,深入到黄岩的田间地头里去,发放调查问卷、指导村民修缮房屋、用智慧“擦亮”历史建筑……事无巨细,他总亲力亲为。

洗得泛白的布袋是他的“标配”,随身带着,里面尺子、水笔、铅笔、白纸一应俱全,随时可以画图……当地人也因此亲切地称他为“布袋教授”。

星期四晚上,他将乘高铁返回上海,两天的奔波暂告一段落,但远远没有结束。从2012年以来,这位“布袋教授”带着团队用脚踏遍了黄岩的各个角落——他往返于上海、黄岩两地的火车票如今也已攒了厚厚一叠。

欲帮乡村树起文化自信

据了解,自2012年底至今,“布袋教授”杨贵庆已承接了黄岩区沙滩村、乌岩头村、直街村、头陀村、蔡家洋村、瓦瓷窑村等村庄的乡村规划,其中沙滩村、乌岩头村的规划启动最早,实际建设情况也最为完善。

在杨贵庆看来,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乡村的现代化,对一个拥有千百年农耕文明的国家来说,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必须具备中国特色、传扬传统文化底蕴。

在广袤的乡村土地上,杨贵庆催生了“新乡土主义”的理论畅想。他坚持采取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的方法规划乡村,给黄岩的村庄带来了全新的变化。

“一栋古楼、一棵古树,一座古桥……这些都是乡村的特色,要好好珍惜和保护。我们在振兴乡村时,既要反对大拆大建,也要反对修旧如旧。要帮助乡村树立起文化自信,将乡村文化充分挖掘、呈现、宣扬和传承。这也是我们的学科使命。” 杨贵庆说。

他还特别提到,在树立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乡村一定要避免“破坏式建设”——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拆旧建新,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给乡村的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多破坏。

“有些人觉得城市都是好的,白墙是好的,于是也把乡村的土墙、砖墙、甚至石头墙都粉成白色的。难道建设美丽乡村就是给乡村建筑‘化化妆’吗?这种照搬照抄、简单粗暴的做法实在令人痛心。”

振兴乡村“人才”仍是关键

杨贵庆表示,在振兴乡村的过程中,理念和审美不能出问题。要让村民明白:乡村不应该是脏乱差、落后贫穷的代名词;住在乡村还是城市,也不应该是出于贫富的差别,而是价值观决定的;不应该要求把乡村建得和城市一样,而应该让乡村表现出自己的特色。

那么,怎样才能帮村民树立起正确的理念和审美,从而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呢?杨贵庆道出了“人才”二字。

据了解,为了给当地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2018年2月,他还促进成立了全国首家“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致力于打造集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实践指导及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学习教育平台。

去年,在黄岩乡村振兴学院,杨贵庆在给来自全国各地170多个学习考察团上课时,常常说一句话:“小康中国不应是二元结构:萧索的乡村,光鲜的城市。”这句话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据介绍,在规划建设者与村民的共同参与下,“同济—黄岩”模式引领的高校人才下乡,极大地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

未来,杨贵庆教授将带领团队更加深入地探索校地合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模式,继续扎根祖国大地,探索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之道,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