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最高法院:全国法院去年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毒品犯26000余人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6月25日,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封面新闻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了解到,去年全国法院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至死刑的毒品犯罪分子26 443人,重刑率为24.11%;今年1-5月,判处重刑人数10029人,重刑率为26.38%。

最高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法院审理的毒品犯罪案件数在2015年达到历史最高点后,2016年开始回落,2018年一审结案数为10万余件,同比继续下降。其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件占主导,比例为66.5%,容留他人吸毒犯罪案件占比也较高,为24.8%。

“同时,受国际毒潮泛滥和国内涉毒因素双重影响,我国当前禁毒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该负责人表示,境外毒品对我国的走私渗透不断加剧,国内制毒、贩毒、吸毒问题仍然严重,特别是合成毒品问题发展迅速,合成大麻等新精神活性物质陆续出现,形成三代毒品叠加局面,打击、监管、戒治难度大,对禁毒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挑战新要求。整体看,毒品犯罪仍然是增长最快的案件类型之一,案件数在全部刑事案件中仍位居前列,毒品犯罪案件审判仍然是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重要任务。

据了解,人民法院重点严惩走私毒品、制造毒品、大宗贩卖毒品等源头性毒品犯罪,并加大对制毒物品犯罪、多次“零包”贩卖毒品、引诱、教唆、欺骗、强迫他人吸毒及非法持有毒品等犯罪的惩处力度。对毒枭、职业毒犯、主犯、累犯、毒品再犯等罪行严重和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该判处重刑至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

记者了解到,继2015年印发《全国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2016年制定毒品犯罪司法解释之后,2018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规范和提高毒品犯罪案件的证据质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根据新的工作机制,办理毒品犯罪案件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的指导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毒品犯罪案件的证据质量,进一步增强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办案人员要切实转变观念,按照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要求,切实贯彻落实证据裁判原则,依法全面、规范地收集提取毒品、制贩毒工具、毒资毒赃、银行卡、银行账户交易记录、通话记录等影响定罪量刑的各类证据。对于影响案件处理的痕迹、生物检材、笔迹、技术侦查等证据,要通过庭审质证等方式确认证据的合法性、客观性和真实性后,依法作为定案的根据。要充分认识毒品犯罪的贪利性特点,从侦查阶段就注重收集违法所得证据,对可能并处没收财产刑的毒品犯罪案件做好财产调查工作,有效提高对毒品犯罪的经济制裁力度。要进一步完善证据审查认定规则,提高司法人员审查运用证据的能力,特别是发挥好庭审对侦查和审查起诉工作的引导、促进作用,确保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确保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处。

最高法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国家禁毒委员会组织的“两打两控”等专项行动,不断加强毒品犯罪审判规范化建设,积极拓展参与禁毒综合治理的方式方法,努力推动人民法院禁毒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