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从校园到田园 从课本到实践

日期: 来源:烟台广播电视台收集编辑:烟台广播电视台

——山东曲阜耕读教育的探索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作为孔子故里、儒家文化发源地的山东曲阜,将文化“两创”与耕读教育相结合,在基础教育、基层治理中广泛融入耕读文化,以耕读精神砥砺学生品质,用耕读教育培育时代新人,探索出以耕读文化助推全环境立德树人的育人模式。

从田地到餐桌

“哇,我也可以蒸出来这么好看的馒头!”“这可都是咱自己种的麦子磨的面做出来的!”

暑假前夕,在曲阜市王庄镇康桥小学的“未来教室”,蒸锅里装满了孩子们亲手做的花式馒头,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的小脸蛋上写满了自豪。

“作为一学期的收尾,这堂‘我与小麦共成长——花样馒头制作’可谓人气满满、意义非凡。”指导老师罗敏说,“学生们种下的麦子变成了餐桌上的美食,从播种、收获、磨面到制作的过程,让孩子们很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对劳动之美、劳动之乐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小麦课堂是康桥小学开展农耕教育的特色实践课。该校编制了《乡土课程之小麦课程纲要》,采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方式,围绕小麦种植、观察、绘画、编织、美食等设立16项内容。同时,学校还建成高标准现代化的未来教室和小麦科普教室,将热心村民捐赠的近200件耧车、犁、耙、木叉等传统农具、老旧生活用品,充实到小麦科普教室。

农事体验的成就感来自辛苦过后的收获。曲阜各中小学在开展农耕体验时,注重开展全流程的活动设计,将土地上的收成用作食堂的食材,或者当作可以带回家的奖励,增强了孩子们的获得感。

“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劳动的艰辛,并且能看到、吃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这种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内驱力,农耕教育才更有吸引力,让孩子们从土地和自然中汲取成长的力量。”曲阜市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宫同文说。

停车场变“欢乐农场”

在曲阜东方学校,总有一群围着田埂转的“小农夫”。这片700平方米的“欢乐农场”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种满了辣椒、茄子、白菜、花生、地瓜等农作物。

“我们以中小学九个级部为单位进行了分配,各级部再根据班级的作物选择进行二次分配。学生们利用劳动实践课、社团课和碎片化的课间,对作物进行养护和管理。”东方学校德育部主任、劳动教育项目负责人杜冉冉介绍,精细化的分工确保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专属农场,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农耕体验。

东方学校位于曲阜城区,学生大多来自城市家庭,对于他们来说,有的甚至到了高年级都不知道茄子是长在树上还是结在秧上,花生是长在地上还是地下。为此,该校于2019年把已经平整好的700平方米停车场掀掉,腾出来给学生们种地。

“在中小学开展耕读教育,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对土地的感情。”谈起开展耕读教育的思路,东方学校校长王廷志表示,孩子们在土地上出过汗、获得过丰收,自然就能找到课本中关于田园乡情的来源。学校按照作物耕作时令,给孩子们列出了一整年的种植表,并买好肥料、种子和农具,日常耕作和收获全由孩子们亲手打理。

曲阜夫子学校开辟中心花园麦地、夫子植物园供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和实践活动,开展“学先农 尝百草”农耕活动、“感悟农耕文化 倡导节约粮食”等实践活动;时庄街道代庄小学在校外开拓“红领巾种植园”,供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小雪街道三合小学把中草药劳动教育纳入校本课程,建设中草药种植基地,开展蒲公英、菊花、艾草种植,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和劳动教育精神……

在曲阜,各学校纷纷选择从“被遗忘”的土地入手,开拓农耕基地,开展农耕教育,积极探索建构“耕读文化”视野下的新劳动教育模式,以“劳动+”教育融合各科资源,拓展课程内涵,为中小学教育提质增效注入新活力。

从学校教育到各方合力

7月13日,防山镇齐李村“幸福食堂”门前的“幸福菜园”里,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化身小菜农,有的拔草松土,有的采摘蔬菜,不一会儿,老人们午餐所需的食材就备齐了。

“种菜很辛苦,但是我很开心,还赚到‘幸福币’,我今年一共赚了70个币,正好能给奶奶兑换一双鞋。”6岁的牛文泽拿着积分卡兴奋地说。

为丰富村里孩子的暑期生活,齐李村把农耕教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幸福菜园”和“幸福食堂”志愿服务活动中,在体验种菜、洗菜、端菜等过程中,增强劳动的体验感和成就感。

“‘幸福币’还有效调动了孩子们参与农耕体验活动的积极性,每次活动都能吸引来不少孩子。”齐李村党支部书记牛中兴说。

劳以育德,劳以增智,劳以育美。农耕文化教育是曲阜开展暑期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点,也是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的抓手。为此,曲阜整合校园、家庭、社会各方资源,拓展基地、打造平台、组建队伍,鼓励学生开展农耕实践活动。

如今,曲阜市已有90多所中小学开设了耕读教育课,各镇街、村居也广泛拓展农耕实践基地。农耕校本课程的设定,休闲农业的“花式采摘”,亲子参与的“趣味农耕”,从学校到村居、农场、广场,各类农耕教育形式使农耕文化绽放出新的活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耕读教育模式。

“‘耕以养身,读以明道’,耕读教育蕴含着中国古人的智慧,是实现‘五育并举’、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耕读教育中能够培养知行合一、学创融通的能力,以及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勤俭节约的精神品格。”曲阜市委书记李丽说。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阅读

  • 曲阜: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迎来“暑期档”

  • 进入暑期,伴随夏日气温进入一年中最高的“三伏天”,旅游热潮也悄然来临,各地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携程数据显示,截至7月2日,山东16市暑期旅游订单量均超越了2019年同期水平。记者调
  • 菏泽:齐抓共管筑牢防溺水“安全网”

  • 暑假防溺水,安全“不放假”。连日来,菏泽市各县区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做好“防溺水”安全工作,织牢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网。 近段时间,在成武县海艺游泳馆,淡蓝色的泳池里,孩
  • 因为“背带裤”,她专门开了一场班会

  • 最近,一场引导小学生理解“网络烂梗”的班会火了得到了10多万网友点赞↓ ↓开班会的这名老师叫朱文洁是南京市浦口区车站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上个月,在一次批改作业中她发现学
  • 红色基因代代传

  • 近日,济宁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组建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部分县市区开展为期7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秉持传智于人、文化振兴的培育理念,采取红色论坛、文化参观、
  • 十堰群艺馆少儿暑期公益培训班今日开班

  • 7月17日,十堰市群艺馆少儿暑期公益培训班开班。上午9点,舞蹈教室里, 20多名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舞蹈基本动作。同时,在隔壁教室的口才班上,孩子们正做着形体与发声练习。老
  • 宁大学子让“非遗”晒盐在课堂上活起来

  • “老师,这个盐田模型真有趣啊!上个暑假我玩的打盐花就是这样的!”四年级的梁植同学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桌上的“盐田微缩模型”观察。这是发生在宁波市象山县高塘学校里的一幕。为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从校园到田园 从课本到实践

  • ——山东曲阜耕读教育的探索“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耕读文化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作为孔子故里、儒家文化发源地的山东曲阜,将文化“两创”与耕读教育相结合,在基
  • 汉服来袭!穿越时空的美丽

  • 汉服与时尚网红街将碰撞出怎样的美丽?淄川服装城童装针织大厦商户出镜,为今年淄川服装城打造的两处新地标代言。据了解,今年以来淄川服装城聚力振兴商场,投资500万元,在服装城1
  • 中山首批2米高巨型稻喜获丰收,亩产高达700公斤

  • 湛蓝的天空下,稻田里泛着金色光芒,成群的燕子盘旋在稻田上方。7月15日,中山市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内,中山首次试种的巨型稻迎来丰收,实际产量测算下来,干谷产量亩产高达700公
  • 市中医医院 中西医结合科学预防治疗肿瘤疾病

  • 平度融媒讯 近年来,肿瘤治疗日渐受到重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其中,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较小,只有当肿瘤较大时会引起局部的压迫和阻塞症状。恶性肿瘤就是人们俗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