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在外尔半金属中发现,手性零声效应

外尔半金属中发现手性零声效应!中国香港科技大学两名研究人员发现,手性零声(CZS)效应可以在外尔(Weyl)半金属中产生。在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的研究论文中,宋志达(Zhida Song)和戴西(Xi Dai)描述了他们用微元半金属进行的实验,以及发现。外尔半金属是被发现不久,尽管赫尔曼·外尔早在1929年就预言过它们的存在。外尔半金属是拓扑材料,其中电子激发态表现出无质量行为。

先前研究表明,在某些固体中,遵循外尔定理的费米子是准粒子——这些固体的电子能带在费米能附近交叉。值得注意的是,它们与金属中的电子行为不同——表现出手性磁效应。当外尔半金属暴露于磁场中时,就会产生电流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此时正粒子和负粒子与磁场平行或反平行运动。在这种情况下,电流为零,因为粒子相互抵消了。然而,当半金属被置于平行电流中产生准粒子流时,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这种效应被称为手性异常。

在这项新研究中,宋志达和戴西已经证明手性磁效应也可以导致一种叫做手性零声(CZS)效应的现象,这是一种可以在外尔半金属中看到的新热传递机制。振动产生手性零声效应,但当电子存在于费米能级附近时,它是由电子动量分布带来的。研究报告显示,它们一直都存在,当研究人员把一种半金属微粒放入磁场中时,就会出现。现在,研究人员已经观察到了它们的活动。这种效应有助于这种材料的导热性。

研究人员指出,它的速度可以通过改变磁场来调节,这种效应可以用多种技术来测量,比如使用泵和探头。研究人员将这一发现描述为外尔费米子在磁场下所携带的一种全新声模式。准粒子和集体模式是量子物质除了基态特征之外的两个基本特征。例如,He-III中费米-液相的低能物理不仅具有靠近化学势的费米准粒子特征,而且在长波极限具有丰富的集体模态,包括在不同情况下可以通过它传播的几种不同声波。由于电子间的长程库仑相互作用会使普通电子密度振荡产生等离子体隙。

从而阻碍声波在普通金属中传播,声波很难被电子液体携带。在研究中,提出了一种独特手性零声场作用下的外尔半金属声集体模式。手性零声能在所谓的“手性极限”下得到稳定,对于具有多对外尔点的外尔半金属,其巷内散射时间比谷间散射时间短得多,只能沿外磁场传播。手性零声速在弱场强极限下与场强成正比,而在强场强极限下剧烈振荡,通过中性玻色子激发动力学,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量子振荡机制,这种机制可能在磁场下的导热性测量中得到体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