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胡同 曾聚集修建北京城的能工巧匠

“青睐”寻访团合影

老崇内大街

盐务署的老房子

两个外国人创办的北京饭店

曾为盐务署高级专家居住的联体别墅 寻访目标:苏州胡同

寻访时间:6月29日

寻访人数:30人

6月29日上午,青睐·建国门街道胡同系列寻访活动,走进苏州胡同。

主讲嘉宾王兰顺,是北京市档案馆展览陈列处副处长。6月9日,北京档案馆新馆开馆,名为“档案见证北京”的展览同步亮相,用丰富的馆藏史料和多媒体技术展现北京城的历史变迁。1500平方米的展厅内,670余件档案、展品公开展出,其中近半数是首次公开亮相。王老师作为策展人,常常忙得夜里12点之后才到家。虽然他对苏州胡同的历史早已烂熟于胸,备有大量详实细致的资料,但考虑到不断进行的重修翻建,在这次寻访活动的前一天,王老师又挤出时间再次进行了实地探访,把最新的照片补充到讲座的PPT中。

这条胡同中,现存的老房子已经不多,但在档案的记载中,这里有过占地七八亩的状元府;北京饭店的前身——一个三间门脸的小酒馆就起源于此;盐务署、平津路局等“大型实力机构”在此建有小洋楼,供高级职员居住;因处于市井繁华之地,不少富贵人家在此置产用于出租,那桐(晚清重臣,曾掌管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岳乾斋(盐业银行董事长)在这条胡同里都曾有房产……

修建明皇宫

苏州工匠聚居 “苏州胡同”

“苏州胡同过去是一条大胡同,同时它是一个大地名。一说去东单苏州胡同,可能还泛指周边的麻线胡同、三源胡同……并不简简单单就是一条胡同的概念。”在位于苏州胡同79号的社区活动室,王兰顺老师首先对这条胡同的起源进行了介绍,“具体到苏州胡同本身,从民国时期的地图上看,西起崇内大街,东至闹市口(现为北京站前街),再向东延伸,还有个苏州胡同下坡(现在雏菊金融中心所处位置)。加起来,全长大约1公里,可以说是整个建国门地区最长的一条胡同了。”

说到苏州胡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明代的姚广孝。姚广孝,苏州陆墓县人,14岁出家当和尚,法号道衍。他精通儒术,工于诗画,被朱元璋选中,送到北京辅佐燕王朱棣,后来成为朱棣的心腹谋士。从发动靖难之役朱棣称帝,一直到迁都北京建造新皇城,姚广孝可以说是最大的功臣。朱棣封他为资善大夫,命他返俗,赐宅地与宫人。姚广孝辞而不受,仍然为僧,隐居潭柘寺。

北京作为都城始于元大都,到了明朝的时候,城池北缩南扩。人们说:明造城清造园,指的就是明代的时候城市有所变化, 而到了清代,城池已经稳定下来,就在西山造了三山五园。

“姚广孝受命规划北京城和明皇宫的建设,北京城一些地名就与潭柘寺有关。例如潭柘寺有九门九关,北京也有九座城门。潭柘寺周边有紫竹院、龙潭、白石桥、牌楼,北京城也有这些地名,就像是潭柘寺的扩大型翻版,所以民间流传着‘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通过王老师的讲解,寻访团成员终于知道了这句流传甚广的俗语的由来。

姚广孝规划建设北京城和明皇宫的时候, 想到了苏州家乡的工匠。他知道苏州吴县香山(现在的吴中区)的工匠天下闻名,于是举荐蒯福到京城建造宫殿,后来蒯福把儿子蒯祥也带到北京参与明皇宫的建造。蒯祥,就是现在公认的明皇宫的总设计师,对明皇宫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姚广孝家乡陆墓(现为相城区)的大砖(后来被称为金砖),也源源不断地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到京城。那时候,北京城里有大批的苏州工匠、船民和买卖人。搞建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这些工匠、船工、商贩,就在北京城的东南角驻扎下来,形成了一条街市,于是就有了“苏州胡同”的地名,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为什么驻扎在这里呢?元代的时候,内城南墙位于长安街一线,明代时向南扩了三里。相对于人口稠密的内城,这三里地的范围地广人稀。而位于东南的这片地方,离紫禁城比较近,离京杭大运河的东便门码头也近,皇宫的建筑材料,如木材、金砖等,都要从通惠河运过来。与家乡一水相连,也让苏州人有着心理上的亲近感,选择居住于此就是很自然的事儿了。”王老师说,修建紫禁城的工匠从全国征调,如按户计,明初达22万多户,其中来自苏州吴县香山的工匠,因技艺精湛,在紫禁城的修建过程当中大放异彩,世称“香山帮”。

北京饭店前身位于苏州胡同

苏州胡同历来是市井繁华之地,这与它临近崇文门有关。民国时期,崇内大街两侧商铺林立,尤其因为靠近东交民巷使馆区,洋商铺很多。

1900年,两个来自法国的年轻人,傍扎(Banza)和佩拉蒂(Peiladi),在苏州胡同西口开了个小酒馆,就是北京饭店的前身。尽管当时面积不大,也就三间门脸,但是因为洋人来的比较多,生意很好。后来,饭店两次迁址,几易其手,最终在王府井南口建起了楼房。新中国成立后,又经过数次扩建,成为京城首屈一指的接待外宾的高档饭店。

苏州胡同还曾经是拉贝的居住地。拉贝,德国商人,以其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人道主义行为,及其作品——作为南京大屠杀翔实证据的《拉贝日记》而闻名。1908年,受聘于西门子中国公司,拉贝先后在中国沈阳、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经商。最初到达北平的两三年,他在西门子公司担任会计一职,就住在苏州胡同。拉贝在回忆录中提到的是“苏子胡同”,但是整个北京城也没有一个“苏子胡同”,他描述的上班路线,由南向北,要经过克林德碑(位于东单牌楼附近),以此分析,说的就是“苏州胡同”。1913年,西门子驻京办搬到了灯市口,拉贝担任代表处的销售经理,公司在办公楼附近为其盖了一处住宅。

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拉贝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等,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并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安全区内设有25个难民收容所,聚集了25万难民。其中“西门子”难民收容所为拉贝租住的院子。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进行了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这里收留了600多个附近的居民。

作为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的拉贝,还协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其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拯救了超过25万中国人的生命。

同时,他写下的《拉贝日记》,记录了日军暴行的500多个惨案,是二战时期日本的同盟国——德国的公民所做的第三方视角记述,是证明南京大屠杀的最有力证据之一。

老北京的铺号

最漂亮的当属绸缎庄

王老师介绍,苏州胡同的老房子,现存的已经不多了。

胡同东侧原来有个忻定试馆(老门牌26号)。山西忻州人侯子符,1927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法系,拜王青芳、蒋兆和、李苦禅、陆鸿年等人为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书法和绘画,并在苏州胡同26号组织“忻定试馆”,经常与忻州等地的书画爱好者进行交流。

明清及民国时期,各地在北京城设有大量会馆,最多的时候大约400个,但多数在外城,内城一共只有16个,忻定试馆是其中之一。后来建设北京邮局中心局,苏州胡同东段拆除了不少房屋,这个试馆也随之消失了。

苏州胡同的老门牌,先从道路北侧由东向西排列,1-71号,到达胡同西口后折到路南,再从72号开始由西向东排列。后来胡同西口建起了内蒙古大厦,且经过了一次拆除重建,体量再次增大。现在苏州胡同路南最靠西的门牌是134号(老门牌88号),可见老门牌72号到87号这片地方都被大楼“吞没”了。

“档案记载,1940年8月,有一个叫金祝九的人,把老门牌88号这所房子卖给了王墨林。我们现在看到这所房子特别破特别小,但其实这只是拆剩下的一点,原来的门不可能是这个小门。 ”王老师介绍起了现在位于胡同最西头的一处住宅,“王墨林是什么人呢?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他在中国的政坛曾经显赫一时,官至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和台湾名人李敖的爸爸是同班同学。他的孙女,就是著名歌星王菲。”

王老师还给大家展示了一张胡同西口的老照片,一座鹤立鸡群的独栋小楼伫立在平房之间。“这是一家绸缎庄。北京过去的铺号,最漂亮的一定是绸缎庄。为什么呢?它要做出那种很丝丝滑滑的感觉,让你从远处一看好像就能触摸到绸缎的质感。我看过很多北京的铺号,观察它们的外立面都有什么特点,最漂亮的就属绸缎庄了。这家绸缎庄很漂亮,包括它楼顶的女儿墙。当时我知道它要被拆除,特意去拍了很多照片。这栋楼拆除的时候还挺费劲的,因为它不是危房,它很结实。”王老师的语气中难掩惋惜之情。

状元府地下埋着金银财宝

苏州胡同原来有一个状元府,占地七八亩,是陆鸿年家的宅子。

陆鸿年,祖籍江苏省太仓县,1914年生于北京,1933年考入辅仁大学美术系,后来成为辅仁附中的绘画老师,兼古物陈列所研究员。古物陈列所位于故宫之内,陆鸿年能临摹到大量古画真迹,对其绘画技艺的提高大有助益。1944年,他成为辅仁大学美术系的老师,辅仁大学是天主教的教会学校。1950年4月8日,陆鸿年成为天主教徒。王老师看过他的画作,评价其画法 “中西合璧,作品中的形象既像观音,又像圣母,很有意思” 。

陆鸿年的祖父陆宝忠,是光绪二年的进士,曾出任湖南学政,官至礼部尚书。“那么状元府的‘状元’二字又从何而来呢?”王老师猜到了大家心中的疑问,并给予解答:“陆鸿年的外祖父徐郙,是同治元年的状元,曾出任江西学政,光绪二十六年为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世称‘徐相国’,状元府最早为徐宅。”

后来因家境中落,状元府被一点一点卖掉。档案记载,1941年9月, 徐传魁将这里(苏州胡同101号,老门牌50号51号)的部分房产卖给潘四存。1950年,一个叫陆徐原宜的人,声明对这儿有产权。从这个姓名可以看出陆家和徐家的姻亲关系。现在的101号是个大院,里面有好几栋楼。北侧北京日报社的位置,也是状元府的旧址。当年徐家的老辈人说宅院地下埋了金银,但不知道确切位置。家中子弟曾掘地寻宝,但一无所获。后来拆掉院子建北京日报社办公楼,施工时真的发现了窖藏金银。

盐务署高级专家住联体别墅

寻访团成员跟随王兰顺老师,沿着苏州胡同由西向东,逐一寻找湮没在历史烟尘中的过往。

胡同中部路北,有一条向北伸进去的小夹道。把口儿的空调室外机罩子上贴着张白纸:此路不通,不能穿行。走进去才发现,夹道的西侧是一排南北走向的长长的二层小楼,类似现在的联体别墅,坐西朝东。最南端与苏州胡同相接的位置,是别墅的南山墙。由南向北推进,分隔成一个个小院。院西侧是二层小楼,东侧开门,与夹道相通。每个院子的楼房与院门之间,都有一个小花园。

“民国时期,这里属于盐务署。盐务署是全国最高的盐务管理机关,以财政总长为督办,在全国各地都有派出机构。权力非常大,利润也非常大。”王老师介绍,“这儿叫七贤里,住的是盐务署的一些高级专家。”

现在几个院落状态迥异,院门大小不一、形制各异。有的院内,曾经的花园盖满了房子,只留个小过道,显得压抑逼仄。有的院门紧闭,门上方花纹精美的瓦当上,爬满肥硕的葡萄叶,叶片下垂坠着串串碧绿紧实的葡萄珠。最北侧的院落正在翻建中,西式风格的红砖小楼,顶部饰以暗绿色的线条,配上雪白的窗台、阳台护栏,似乎在努力找回时髦精致的过往。

“日伪时期,这里成了中国农工银行高级职员的住所。农工银行旧址位于西交民巷路南的一栋二层小楼, 《编辑部的故事》就是在那儿拍的。” 听了王老师的介绍,回想起那部家喻户晓的电视剧,回想起东宝、戈玲、余德利 “唇枪舌剑”的办公室日常,寻访团成员顿时对早已停业消失的农工银行产生了亲近感。

寻访团走出没多远,一位大妈从后面赶了上来,她说自己打小儿就住在七贤里,今天碰到专家,想问问这栋房子更早的历史。据她介绍,七贤里的房子原来配置很不错,有大壁橱、大浴盆,感觉像日本人所建。王老师说,这处房子始建于民国初年,日伪时期曾有日本人在此居住。

铁路文工团宿舍偶遇老演员

“苏州胡同里,有好几处平津路局的产业。可见当时的平津路局产业很大,人员众多,高级技术人员也多。62号(老门牌124号),当时住的就是高级职员。其中有一位周肇西先生, 1948年的时候43岁,硕士学历。当时的硕士不得了啊,是很厉害的,他是交通部专门委员。还有一个老门牌23号,如果现在还存在的话,应该是37号 。很可惜,现在这房子不在了。档案记载,1939年8月,刘后同将其出售给彭善美。1946年以后,这里也成为平津路局的官产。刘后同是傅作义的老师,在促成北平和平解放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被誉为‘和平老人’。”谈起胡同里多处宅院的历史变迁,王老师如数家珍,简直就是一份“活档案”。

“老门牌124号,现在的44号,起初也是平津路局宿舍。” 王老师说的这个地方,并不在路面上,而是窝进去,位于路南一条短胡同的尽头,包括两栋楼。其中北侧是一栋三层的灰白色老楼,南面是一栋普通的七层红砖楼。

两位大妈正在院门口乘凉。其中一位得知我们是来看老房子时,爽利地介绍起来:老楼建于1942年,较新的红楼建于1985年。老楼曾经作为办公楼使用,后改为宿舍,著名的相声演员石富宽就曾在三层住过,不过现在已经搬走。

大妈讲话字正腔圆,眉眼中还能看出年轻时姣好的影子。她说,自己退休前是说唱团的演员,会唱京剧、评剧、梆子、三弦、大鼓,曾经演过铁梅、小常宝,《北京晚报》还登过她的剧照。

另一位大妈不无自豪地给大家介绍了老楼的情况:楼层很高,三层的楼房,和后建的七层楼高度差不了多少。楼里是木地板,装饰、厕所都有日式风格。

溥仪特赦后住在崇内旅馆

常有人来“向皇上请安”

接近胡同东口,路南有幢浅黄色的四层平顶楼房,标有“国机快捷酒店”字样。王老师介绍,这里原来是崇内旅馆,大名鼎鼎的末代皇帝溥仪曾在这儿住过一段时间。

据记载,1959年12月23日,特赦后的溥仪,遵照北京市民政局的安排,离开暂居的五妹家,搬到苏州胡同的崇内旅馆,和杜聿明、王耀武等其余几位特赦人员成了邻居,其生活以参观学习为主。

有一天,服务员说门外来了几个老人求见,还递上来两封书信。溥仪打开一看,是向皇上请安的帖子,他直接让服务员帮自己挡了回去。之后,这样的事情陆陆续续一直发生,老有人来给他请安,溥仪的心情一直不好。周总理得知后对溥仪说,要看开一些,要在保证自己立场的同时,去教育那些遗老。从那以后,溥仪对前来请安的人也就坦然对待了。后来他们从崇内旅馆搬到虎坊桥旅馆,直到1960年2月初,11名特赦人员才分开。

于谦祠

西裱褙胡同仅剩的一座宅院

寻访活动的最后一站是于谦祠。它位于苏州胡同北侧的西裱褙胡同,夹在几座大型写字楼之间,是这条胡同内仅剩的一座宅院。

作为明代杰出的政治家,于谦在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后,挺身而出,拥立郕王。瓦剌军进犯北京时,他亲自列阵督战,军民一心,在北京城外大破瓦剌军。北京保卫战把明朝从败亡的危难中挽救出来,避免了明朝重蹈南北朝和金宋对立的覆辙。英宗复辟后,于谦在北京蒙冤被害,成化年间始得平反。

于谦祠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清初被毁,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民国时期用作民居。如今我们看到的于谦祠是依托清光绪年间格局于2009年修葺而成。两进院落内设有三个展室,介绍了于谦的生平事迹及其诗作。

进入一层展厅,映入眼帘的对联“丹心托月,赤手擎天”为清乾隆皇帝所题。抱柱上的对联“公论久而后定,何处更得此人”为清代林则徐所题。

于谦被《明史》赞为“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从他的诗作中,也可以得见其风骨人格:“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是他勤政爱民的初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碍闾阎话短长”是他清廉自律的决心,“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他一生清白忠贞的真实写照。

如今,于谦祠作为官德教育基地,与“文天祥祠”“袁崇焕祠”并称为东城官德三祠。

一条小小的苏州胡同,仿佛打开了一扇历史的门,让我们穿越岁月的长河,瞥见过往的碎片。也许这些碎片并没有掀起过惊天动地的波澜,但正是那些湮没在寻常巷陌中的人和事,构成了这座城市发展的脉络,让我们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找到来时的路。这,也就是我们胡同寻访的意义吧!

文/陈枫 摄影/颜菁

老照片提供/王兰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