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在选择植物时,要将花粉“过敏”患者诉求考虑进去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近日发布关于确定《北京市主要林木目录》的公告。公告明确,从今年3月起,新增荚蒾属、刺柏属(含圆柏属)、青檀、太平花等8种植物为北京市主要林木。公告发出后,引起不少花粉过敏患者的关注。一名市民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目前柏树正值花粉期,很多人都对柏树花粉过敏,造成身体不适。也有医学专家指出,3月协和医院的花粉过敏患者中,6成是柏树花粉引发的,她呼吁相关部门不要密集种植该树种。

花粉过敏,对于患者来说,极其难受,虽然也能够用药,但对于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极大的影响。而城市绿化以往很少考量花汾“过敏”患者的诉求,对此,理应列入,并作为一个重要的“民意指标”。

在北京新增的主要林木中,有柏树,可柏树花粉已经造成了一定数量的市民的“过敏”困扰,如果再密集种植,想必会更多的市民陷入“过敏”困境。近日,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知名专家尹佳医生在《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指出,在3月底的一次门诊看病中,15人里有60%是圆柏花粉过敏患者,患者表现出“每逢三月至四月眼睛奇痒,喷嚏流清涕,咳嗽,影响学习和睡眠”的临床症状。“柏树生长到一定年限后开花,花粉量很大。圆柏是目前北京地区三至四月上旬造成过敏性鼻炎和结膜炎最主要的原因。”

园林部门选择哪些植物作为主要林木,主要基于这几种因素考量:好成活、易管理、观赏性强,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的确,这些因素作为选择的标准并没有错,相反,更能够促进城市的美观。但这些“标准”却只是站在部门的角度考量,并没有考虑到会给一些市民带来健康和生活上的困惑。即增加了“过敏”的可能性,换言之,缺乏“民本意识”。植树绿化是为了让城市更美丽,但最终的落脚点却是让市民过得更幸福。但一些树木加剧了市民的“过敏”程度,对于“过敏”的市民来说,并不能感受到什么幸福,相反,一旦“过敏”,会陷入一种生活的困境之中,可想而知,生活将会变得多么痛苦和难熬。因此,对于花粉量大,容易引起过敏的植物应该不断减少,而原有已经种植的树,虽然不能马上改变,也应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对市民的“过敏”。据了解,北京大学每年春季都会进行大规模的喷水加湿,减少花粉的传播。上周,清华大学后勤部发布消息称,校园内生长着大量的柏树,数量达11000多棵。如何控制巨大数量柏树花粉的飘散成为园林科春季防花粉过敏工作的重点。学校采取冲洗除尘降花粉、安装特殊喷灌系统、叶面冲洗等方式来降低花粉飘散。这些措施很实在,减少了花粉“过敏”患者的痛苦。

城市绿化在选择植物时,要将花粉“过敏”患者诉求考虑进去,这一方面需要职能部门与卫生部门、医院联系,了解市民花粉“过敏”的原因,并通过调查了解市民的诉求,另一方面通过科学防范,限制花粉对市民“过敏”造成的困扰。如此,城市绿化才能真正做到以民为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