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导演李恰连捧国际奖项 希望带作品回到家乡

李恰在拍摄现场 (受访者供图)

近日,由导演李恰执导的悬疑喜剧电影《月半咖啡》,先后获得ARFF环球国际电影节(柏林)及美国加州Festigious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情片”奖。

作为从洛阳走出去的导演,近日,李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向大家讲述他和电影的故事。

从学医到“北漂”,他自学完成电影课程

李恰出生于1977年,家住西工区,18岁考入当时的洛阳医专。如果没有和电影结缘,也许他会成为一名医生。

上高中的时候,李恰就喜欢和同学去录像厅看“时兴”的香港动作电影,知道了刘德华、周润发等香港明星。上大学时,他看到王家卫的《花样年华》,第一次发现原来可以这样用影像表现情感,电影艺术的魅力深深感染了他。

22岁那年,在一家医院实习了一年后,他踏上去北京的列车,选择当一名“北漂”来实现他的电影梦。

当“北漂”光有浓厚的兴趣不行,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他到广告公司当业务员。当时,李恰每天下午下班后,先不回出租屋,而是坐车到西单图书大厦,在那里如饥似渴地看所有和电影有关的书,直到图书大厦打烊他才坐末班车回去。

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当他自学完电影学院导演系、表演系、摄影系本科四年所有的课本后,他开始朝着自己的电影梦出发。

对于没有人脉资源又非科班出身的李恰来说,为了进入电影圈,他用了很多办法。“我当时跑遍了北京所有能接触到的导演见面会,在见面会上,我一定要成为第一个举手发言的人。”李恰说,他会提前收集所有资料加以学习,尽量提出有思想有深度的问题,以获得导演的关注与认可。

功夫不负有心人,首部电影和河南结缘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恰对电影的独到见解终于引起了一名导演的注意,他成了一部电影的导演助理。

那部戏是他第一次“触电”,吃苦耐劳、勤于交流让他和剧组上下打成一片。此后为了不放过任何跟组的机会,他做过场记、副导演、统筹、现场制片等职位,最后定位在执行导演。在跟随了十位不同风格的导演、经历数年理论与实践的积累,他的导演水平大大提高。

2015年,他应邀回到河南,导演了自己的处女作《倒霉大叔的新事》。

李恰说,这部电影后来在省内点映了10万场,去年还被国家作为“文化下乡”电影之一,在广大农村市场放映。

不后悔当年选择,希望带作品回到家乡

去年,李恰拍摄了他的第三部电影《月半咖啡》,这部悬疑喜剧先在本月初获得ARFF环球国际电影节(柏林)“最佳剧情片”奖,这是本次电影节唯一获奖的中国影片。美国当地时间3月6日,加州Festigious国际电影节官方宣布,《月半咖啡》获得“最佳剧情片”奖项。

李恰说,在《月半咖啡》中,他希望在父权社会中对女性主义做一次表达,争夺女性话语权,体现女性的自由意志。接下来,该电影将和观众见面。

对于自己放弃医学走上电影这条道路,李恰表示从来不后悔当年的选择。“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再辛苦也是幸福的。”他说,他很喜欢目前的状态,不断拍出打动人心的作品,不断实现自我突破,他认为这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也是电影的最大魅力。他希望有机会能为家乡洛阳拍一部电影,也希望能带着自己的作品回来,和家乡的观众们交流。(洛阳晚报首席记者 李砺瑾)

本文来自:http://hn.chinaso.com/twqh//detail/20190319/1000200033078161552957591412911162_1.html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