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老人范钦宪为烈士义务守陵13载 传承革命精神

在鲁山县,提起范钦宪这个名字在鲁山县无人不晓,他的事迹不仅感人,更代表着当代人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对革命精神的传承。

12月8日下午,记者从鲁山县城驱车40多公里山路来到团城乡。初冬时节,漫山遍野的树木开始凋零,但是群众修枝抚育正紧张进行。

“走,我带你们上去看看。”66岁的范钦宪穿着薄袄,戴着眼镜,说话沉稳,给人感觉像是一位退休老教师,但他其实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焊工是他的绝活。

走到烈士陵园,推开铁门,陵园内松柏苍翠。这里安葬着32位革命烈士。

1944年,由于日军的烧杀抢掠,范钦宪的父母从鲁山县董周乡白庙村逃荒要饭到团城乡一座小庙里生活。团城乡解放后,范钦宪家里分到了土地、房屋,解决了温饱。父母从小就教育他不能忘本,范钦宪听在耳里,记在心里,从中学毕业后,就坚持为烈士扫墓。

团城曾经是解放战争和剿匪战争的激烈战场,不少革命战士牺牲在这片热土上。由于受战争年代的条件限制,这些烈士的遗骨多葬于荒山野岭,历经风雨剥蚀,不少坟墓已成孤丘。对此,范钦宪内心十分不安,重新安葬烈士遗骨就成了他的一大心愿。

2006年,范钦宪开始对烈士的事迹和墓地分布进行走访调查,历时两载终于弄清了19名烈士的生平事迹和墓穴分布。他把自家的一棵大桐树伐掉做了19口小棺材,翻山越岭把19名烈士的遗骨逐一起出,重新装殓后安葬在团城烈士陵园里。随后,他又购买了100多棵柏树植于陵园内,从一里多外的河中挑水浇灌。2008年,范钦宪在烈士陵园东墙外搭起几间板房,把家安在了这里,义务担负起守护陵园的任务,这一干就是11年。

走在陵园内,范钦宪为我们讲述烈士生前的英勇事迹。“徐明烈士就义后,他的妻子和儿女都未能幸免。”范钦宪介绍,徐明烈士是中共地下党员,1949年2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抓获,绑在两棵大树上,任凭严刑拷打,始终保守党的秘密,后被折磨致死。徐明烈士的大儿子被敌人推下山崖,妻子被枪打死,襁褓中的幼女被摔死,全家人无一幸免。说到此,范钦宪的眼眶湿润了。

夕阳的余晖洒在烈士墓碑之上,范钦宪俯下身子,用衣袖将墓碑上的尘土和落叶拭去。 (师红军)

本文来自:http://hn.chinaso.com/pds//detail/20191209/1000200033030241575877676091038239_1.html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