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网红将浚县泥塑玩“活”了 省人大代表范军点赞

省人大代表范军

泥巴哥与代表泥塑作品同框视频截图

省人大代表范军:赞!创新让“非遗”有了生命力并以“活态”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我为河南两会来‘带货’”热词>>

出生在浚县的“80后”网红朱付军,他靠玩泥塑1年多全网圈粉330万。省人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曲艺家协会主席范军,在看到记者展示的朱付军泥塑作品视频后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并表示朱付军的创意和包装,会令“00后”等年轻群体,更乐于接触浚县泥塑。

1月10日,河南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在郑州召开,河南省人民政府代省长尹弘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确定了2020年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报告提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品类繁多。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创意十足,巧借新媒体为河南民间艺术、传统技艺等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打破大众对非遗传统的“刻板印象”,让非遗走下“神坛”,走进大众的视线。

今年的省两会,大河报联合快手、淘宝直播、百度等互联网平台,推出我为河南两会来“带货”系列策划报道。今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两个河南文化“传扬人”身上。他们,一个是出生在浚县的“80后”网红朱付军,他靠玩泥塑1年多全网圈粉330万。一位是省人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曲艺家协会主席范军,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河南曲艺的传承和推广。1月12日,在大河报牵线下,这两位河南文化“传扬人”来了场隔空对话。

泥巴哥:靠着玩“活”了泥巴1年多狂揽粉丝330万

朱付军出生于被誉为泥塑之乡的鹤壁浚县,1989年出生的他,踩着“80后”的尾巴。在快手平台上,他的昵称是“泥巴哥腾哥”,个人简介中写着“保护、传承与创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朱付军在接受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己在网上走红“纯属意外”。记者翻看了朱付军发布于2018年10月的第一部视频作品,想探究其走红的秘诀。视频时长不过10多秒,是一个按比例捏制的微型拖拉机,视频模拟了手摇拖拉机从启动到行进的过程,并很用心地配了发动机启动时“突突”的音效,甚至连启动时车身的抖动都被捕捉到。更令人称奇的是,当拖拉机启动音转变成行进音时,泥塑的车轮居然真的可以滚动向前行进!

“这个小视频当天晚上上传后,我就睡了,没当回事儿。第二天等我再看时,播放量已经上百万了。”朱付军称,他没想到自己一夜之间就“红了”。记者看到,截至目前,该条小视频点赞超15万,留言达1.1万条。

“泥巴被你玩出了价值”“真正国产货”“一个人撑起了大家的童年”……网友们的评论让朱付军热血沸腾,随后他又推出了更多的视频作品。一团团没有生命的泥巴,开始在朱付军的手中“活了起来”。从重现儿时记忆里的农村场景“农机赛跑”,到《亮剑》中李云龙解放平安县城的场面重现,再到乡土气息味儿十足的“泰坦尼克”号,更大胆地运用定格动画的形式让诸葛亮等经典人物形象“动起来”……一个个作品,在朱付军快手账号上悉数登场。

总体来说,朱付军的泥塑作品很拉风、硬核,脑洞也足够大,比如,枪在开火时,会有火花冒出;“变形金刚”是由一辆泥车一步步变形而来;未来之战中,外星人乘坐飞碟向地球进发,被地面雷达发现后,战机升空进行导弹狙击。

小视频一个比一个有创意,更加有故事性和趣味性,朱付军的粉丝数量也随之飙涨,短短两个月时间,粉丝就突破了100万。“我爱用‘腾腾’的发音给作品配音,粉丝喜欢叫我‘腾哥’,我的网名就从最初的‘我爱玩泥巴’,变成了‘泥巴哥腾哥’。现在,我全网粉丝大概有330万。”朱付军告诉记者,一个制作优良的视频,从制作场景、道具到后期拍摄剪辑成成品,往往需耗时几天。从早忙到晚是常事儿,但朱付军乐在其中:“就像小时候玩泥巴一样,是游戏怎么会累,也不觉得枯燥。”

浚县泥塑泥咕咕闻名于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地主要在浚县伾山街道杨屯村。朱付军奶奶的娘家就在杨屯村,他自小就跟着奶奶学捏泥咕咕。“我现在的作品不讲究啥流派,是在传统泥塑上创新后的产物。”朱付军告诉记者,在弘扬与传承非遗文化中,从输血到造血,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有了庞大的粉丝群和关注度后,朱付军开始有了新心愿:让浚县泥塑走进更多大众的视野。

“经过走访,我发现杨屯村有很多手艺人都捏泥咕咕,作品很好,但知道的人不多,且销路不广。”朱付军告诉记者,村中不少手艺人坚守着手中的民间艺术,那些蕴含着丰富艺术价值的泥咕咕在他们手里依然完美地呈现、华美地绽放着,“但泥咕咕传统销售时间只在正月古庙会,前后不过半个月,卖不出去的泥咕咕只能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朱付军收集了一些作品向粉丝推荐,希望进一步拓宽泥咕咕的销路。

省人大代表范军:创新、坚守是对“非遗”最好的传承

“为这个富有创新精神,并善于运用‘互联网+’来传扬传统文化的工匠手艺人点赞!”省人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曲艺家协会主席范军,在看到记者展示的朱付军泥塑作品视频后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并表示朱付军的创意和包装,会令“00后”等年轻群体,更乐于接触浚县泥塑。

范军表示,因为非遗项目在现代社会的稀缺性,容易被贴上“高冷”“束之高阁”“只可远观”的标签,而生活在快节奏时代的年轻人,似乎并不乐意坐下来静静研究“非遗老古董”。非遗要传承,就必须揭下这些标签,走进大众,走进生活。

为了拉近大众与非遗文化的距离,除了创新、坚守、增强情感共鸣之外,更加生动的传播方式,比如创意短视频、直播,无疑能用最直观的方式向大众展现非遗的现代化形象,让非遗彻底“活”起来,“朱付军这个小伙子就是这样做的,他让‘非遗’项目走下了‘神坛’,接地气、有趣味、有故事、有温度,把非遗项目包装成大众能看得到摸得到的东西,所以他成功了,也改变了大众对非遗传统艺术古板、保守、陈旧的印象,让人们可以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走进、去理解浚县泥塑的传统内涵和匠心精神!”

传统与时代并不矛盾对立,创新也绝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在传统基础上赋予相应的时代元素,使之更加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和接受度。范军还给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朱付军在今后的作品中能将泥咕咕的核心技艺“彩绘”,给予更多的展示和推广,“我们在传承、创新的同时,也不要把‘本’丢掉,这个彩绘,就是泥咕咕的‘本’。我有个想法,‘泥巴哥’能不能做一组百鸟朝凤,将彩绘作为亮点体现出来,再赋予作品卡通的创意意识?相信也会大受欢迎!”

这些年来,范军一直致力于河南曲艺的传承和推广。他表示,河南是曲艺大省,曲种繁多,河南坠子、河洛大鼓全国闻名。但现在曲艺传承和发展却面临着演员老龄化、观众高龄化、推广滞后化、曲艺普及窄小化的问题。为了促进河南曲艺的传承和发展,我省应全方位、大力度做好曲艺的普及推广工作。

代表在会场支招,网红在家乡受益,朱付军通过视频让大河报记者给范军捎句话:“感谢范军老师对我的作品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宝贵意见,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做好每一件泥塑作品,拍出更精良的泥塑动画,也会把家乡的传统泥塑融入其中,通过新媒体的方式让我们浚县泥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记者张瞧文图)

原标题:“80后”网红将浚县泥塑玩“活”了

本文来自:http://hn.chinaso.com/hb//detail/20200113/1000200033031761578874833146711717_1.html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