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司法局:新常态、新思路 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创新升级


第九师司法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扎实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为营造辖区安全稳定的基层社会环境贡献司法行政力量。今年来,各团司法所直接参与和指导连队(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373件,调解案件涉及金额3782.56万元,司法确认31件。

隐患排查 源头预防

根据“调解促稳定 喜迎二十大”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和“枫桥式司法所”创建工作要求,九师各司法所会同团相关部门行业、专兼职调解员,聚焦重点项目、重点领域,深入企业、连队(社区)做好纠纷排查摸底工作,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分析研判,对排查出的苗头性问题早介入、早化解,对突出矛盾问题,逐一制定调解方案,加强源头治理,剔除风险隐患。今年来,各司法所共组织开展排查走访1052次。

在第21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之际,一六三团司法所联合团相关部门,深入辖区5个建筑工地,在为农民工劳动合同开展普查的同时,检查工程承建方是否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有农民工工资保障资金账户、是否有农民工薪酬发放记录等情况,逐一指出不规范的劳动合同中未载明工资计算、支付标准、时间等问题,对部分合同条款过于笼统,工作内容约定不明确等问题提出相关法律意见,并现场解答农民工关心的工伤赔偿、欠薪讨薪、社会保险等法律问题。

前端把控 诉前化解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调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九师各司法所积极参与诉前调解,通过非诉讼过滤和诉讼分层,梯度性分流案件,减少“衍生案件”,及时开展“上门调解”“流动调解”,让矛盾纠纷通过前端防控化解于访前、诉前,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解决在眼前。目前,一六一团司法所已挂牌建成“诉调对接工作室”,将诉前调解工作进一步下沉到最基层,前移到矛盾纠纷初起时。

2022年5月份,一六八团某项目工地,负责工程土方挖掘工作的李某在大门处挖了一个大坑,阻止承建方杨某的施工车辆进出场地。双方因工程机械的使用和工时费计算的问题引发纠纷,加之沟通不畅导致矛盾激化,施工现场情形一度愈演愈烈。司法所工作人员在接到调解申请后对双方讲法律、说道理直至第二天凌晨,双方依然言辞激烈,非但互不相让,还提出不近情理的要求刁难对方,工作人员眼看无法达成调解协议,便让双方当事人先冷静一夜。第二天,工作人员转换调解方式,采取“背靠背”各个劝导,最终纠纷双方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

聚焦滞点 强化机制

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是赋予调解协议以强制执行力的重要方式。为使司法确认制度充分发挥其优越性,让人民调解协议的作用深入化、正当化,更好地节约司法资源、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九师司法局主动作为,把解决问题和建章立制相统筹,建立线上办理司法确认双向协办机制。在两家垦区法院建立司法行政会议系统点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整合+联动”,实现了依法、快捷、便民、高效。

近日,一六四团司法所联合叶尔盖提垦区人民法院就一起经济合同纠纷,开展“线上人民调解+线上司法确认”。这是司法所为解决双方当事人无法共同到场参与调解、申请司法确认现实问题的首次尝试。整项流程全部“在线”完成,实现当事人当天签订调解协议书、提交司法确认申请、法院当天受理并作出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裁定书。切实提高了纠纷解决的效率,将司法为民、利民、便民落到实处,打通了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积极引导 多元化解

网格员、单元长、楼栋长人熟、地熟,在平时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谈亲情、话乡情,总能事半功倍。九师司法局充分连队(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优势作用,形成“连队(社区)+团调委会+师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多级、多元联动调解体系,依托微信群、司法为民服务热线畅通申请渠道,丰富调解方式,对受理的矛盾纠纷科学“分诊”,小微、异地纠纷原则上采取“电话沟通”“云调解”等方式。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的矛盾纠纷化解渠道,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定纷止争,保障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端午节前,九师团结农场某小区单元长余某因分摊顶楼防水维修费与住户尹某、罗某发生邻里纠纷。余某多次与尹某、罗某交谈,两户均不同意与其他住户共同承担维修费,后经社区调委会多次与其协商依然无果。团司法所接到调解申请后,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多次现场走访、入户释法,耐心讲解承担防水维修费的法定义务,并按照临时救助相关政策要求,为患病吃药的罗某申请临时救助资金,缓解其因病陷入困境的经济负担。最终,尹某、罗某与大家达成共识,同意分摊维修费用,该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撰稿人: 高一帆 王进民 刘涛 杜帅帅 宋小伟13519033552

供稿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司法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