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后畲周氏宗族的文化特色:“祭田”和“累世同居”

后畲古花桥 (詹彦彪 摄)

建阳崇雒后畲村的周氏家祠为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后裔居住地之一。建阳后畲周氏宗族采用范仲淹创建“义田庄”中的“祭田”制和宋代出现的“累世同居”式,让周氏一族永葆昌盛。

周氏“祭田”,就是以周氏家祠的核心力量(或以“房”为核心力量),让富有者捐出部分田产给祠堂(或“房”)所有,并留给子孙后代轮流耕种或出租。

“祭田”收益划四块使用,其中一块用于祭祖,例如清明节轮值的“祭田”头首负责给祖宗扫墓,举办宴席;第二块用于发展教育的助学金、奖学金、荣誉奖金等;第三块用于“赈灾济贫”;第四块归“头首”收益。

周氏家祠拥有良田百亩,各房不少于三十亩(同族者分成孟、仲、季三房),轮到的“头首”收益可观,可使富者更富裕,使贫穷者不穷。“祭田”的“赈灾济贫”预防了因天灾人祸返贫的,使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者的生活有了保障,这也是后畲周氏一族安居几百年来,没有出现一个缺衣少食、流落街头的族人。

“累世同居”就是将近亲同宗分户聚居在一幢大宅院形成一个大家庭,世代同居。后畲周氏从二十六世到三十一世“累世同居”六个世代。在这个制度下,周氏先祖制定家规,一一遵守,周氏世代自始至终长幼有序、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安康幸福地生活。

后畲周氏吸取先人的智慧沿用“祭田”和“累世同居”,形成了后畲周氏宗族的文化特色,也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周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