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场上的武器演进|大拇指测距打炮?日军名将中弹毙命……

1904年8月,日军第3军向俄军旅顺要塞发起强攻,就在日军依恃兵源和火力优势拔除俄军据点时,一些炮弹竟然绕过防御工事,以弯曲的弹道射入隐蔽的掩体,造成日军很大的伤亡和恐惧心理。

这种武器的创意设计来自于几个俄国军官,他们别出心裁地把47毫米口径的海军炮倾斜装在带轱辘的炮架上,以大仰角发射超口径长尾形炮弹。世界上第一门迫击炮由此诞生了

19世纪30年代,金陵兵工厂以更便携的法造布朗德81毫米迫击炮为基础,开发出20式82毫米迫击炮,杰出设计惊艳兵工界。之所以称为“20式”,是因为在民国20年定型生产。

八二式迫击炮是八年抗战中唯一能在较近距离压倒日军火力的武器,中国炮兵的抗敌意志与精湛战技,更是将82迫击炮的杀敌潜力发挥到极致!

瞪眼测距绝技

20式的亮点是负有稳定精度重任的炮架。

内藏弹簧的缓冲装置以减低射击时的后坐力,精密稳定的高低机、水平机、方向调节机搭配炮身的活动炮箍,使82迫击炮能以6400密位的精度稳定战斗。由高低射角钣、水平分划方向盘与水平汽泡组成的瞄准具,更是简捷精确、容易操作。

经验丰富的老炮兵翘起指头就能测定炮目距离。

抗战时于第145师迫击炮营当兵的张拓芜回忆道,“我们用指测,准确性并不逊于测远机,这完全是凭老到的训练和日积月累的经验。”

“实际射击时,如果测量距离有了三十公尺以上的差距,测量班长和测量兵事后准会挨上十扁担。所以没事时,大家都会发神经似地闭只眼、唱小旦般地支起兰花指。”

军事史研究专家 周明:

在没有相关的比较准确的仪器的情况下,就是用大拇指用手指来测距的,200米300米就是用这个方法,俗称是叫瞪眼法和跳眼法。当然这个是要凭经验的,因为误差很大,只有比较有经验的老兵,他这样的方法测距才很准。

82迫击炮急袭战斗的经典一役,是1944年衡阳会战中预10师步28团迫击炮连的传奇战功。

惨烈的衡阳围城战中,在五桂岭、枫树山、虎形巢一线浴血奋战的预备第10师承受日军第68师团主力猛攻。

1944年6月28日拂晓,预10师步28团迫击炮连连长白天霖上尉到枫树山观测所观测敌情,以十倍望远镜“向阵地前作地毯式搜索”。

“蓦地发现正南方约八百公尺欧家町小高地上,有敌十余人正向我阵地窥视,并指指点点,判断其必为敌人较高级干部之侦察行动”。

白连长见猎心喜,立即命令全连八门迫击炮集中射击。

“第一群炮弹即全部命中目标,顿时见敌众群相翻滚;接着再行效力射两群亦皆不偏不倚命中目标。”

神乎其技的急袭射击摸到头彩,挨炸的一群日军正是第68师团师团长佐久间为人中将所率领的师部幕僚。

在精准的三群迫击炮弹集中射击下,佐久间为人与他的参谋长原田贞三郎大佐双双重伤,师团司令部幕僚非死即伤,第68师团的攻势应声顿挫。

“迫击炮之父” 温弗雷德·斯托克斯

首次击毙日军中将

1939年雁宿崖一役后,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一部于4日在旅团长阿部规秀的率领下经雁宿崖进犯黄土岭,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

日军不知道,此时的八路军居然装备了迫击炮。

1939年11月7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在河北省涞源县三岔口、黄土岭地区对日军进行伏击战。

一团陈正湘团长用望远镜发现在一座独立院落前,有几个挎战刀的日本军官进进出出,院后的一个小山包上,也有几个军官正在用望远镜进行观察,他立刻判断独立小院是敌人的指挥所,小山包是敌人的观察所。

军械史研究专家 陈祥:

当阿部规秀带着日本援军赶到黄土岭的时候,他们在黄土岭战场的后方,占领了一处地主家的院子,然后阿部规秀还有一帮日本军官,很非常骄横,不把八路军放在眼里,就穿着黄呢子的军装,一大军的军官穿着长马靴,直接站在院子里拿着望远镜瞭望战场的战况,他们就欺负八路军没有炮。

陈正湘当即命令通讯主任邱荣辉跑步下山把分区迫击炮连调上山。

82迫击炮 炮弹图纸

炮兵连连长杨九坪带领迫击炮射手上山后,陈正湘给他们指明了两个目标。随着陈正湘的命令声,四发迫击炮弹向独立小院和小山包飞了过去,在目标点爆炸,火光闪闪。

军事史研究专家 周明:

当时八路军最常用的也是中国军队迫击炮操作最常用的三炮法,第一炮打远,看看误差有多少,第二炮打近修正一下。然后第三发,那么根据前两发的弹着点的偏差来进行修正,一般情况下第三发的准度可以达到95%以上。当时八路军就是这样一炮打远,第二炮打近,第三炮就非常准确地落到了屋子的院子当中。

军械史研究专家 陈祥:

这一炮打得确实厉害,一炮就打到日本军官的人堆里,当场阿部规秀就重伤了。三个小时以后,阿部规秀就在黄土岭毙命。它的历史意义在于哪?日本从明治建军以来,到1939年近100年的时间,阿部规秀是第一个战死在战场上的中将

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弹毙命的消息震动日本朝野,而击毙他的八路军战士李二喜使用的正是82迫击炮。

手枪队冲锋陷阵,手榴弹炸坦克,机枪一扫一大片,排炮齐鸣,雄壮威武……影视剧塑造的场景与真实的战争相去甚远。

战场是风险最大的地方,也是最讲专业性的地方。在残酷的抗日战争战场上,中国军队如何在战争中认识、使用并改进、制造武器?抗日战场中国战地武器战力如何?用科学标尺重新丈量中国抗日战场,剖析现代武器在中国战场的应用进化,透视军事现代化系统的内部构造。

敬请观看凤凰大视野

《扣动扳机的一瞬-抗日战场上的武器演进》

编辑:王鼎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