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讲述“中国红十字会”发展历程(三)

中国红十字会有两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分会。中国香港和澳门红十字会,分别在1997年、1999年成为中国红十字会两个特别行政区分会。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也发行过多套红十字纪念邮品,共同见证了红十字运动在中国大地的沧桑和辉煌。

△2000年5月7日,中国香港发行《香港红十字会》特别邮票一套4枚,小全张一枚。主图是红十字会主要服务:输血、特殊教育、赈灾、志愿服务。图为小全张。

△2020年,中国澳门发行《澳门红十字会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全套一枚。图为四方联。

1949年后,海峡两岸处于军事对峙,通邮、通航、通商完全中断。集邮界有许多邮品,见证了从“三不”走向“三通”的非常曲折的过程。其中,在“通信不通邮”期间,台湾红十字会组织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成了“红十字运动”史与“集邮”史上的一段趣话。

△1988年4月至1989年6月,中国台湾“通信不通邮”期间,经红十字会转寄的“双封包装”信封。

1988年4月,台湾当局在所谓“通信不通邮”原则下,宣布民众可以通过红十字会向大陆投寄信件。具体要求是:信封写好收件地址后,不许贴邮票、不许写寄信地址,寄件人处一律写“香港内详”字样。然后,用贴足邮资的大信封套住,寄往专为红十字会开设的“台北50000号信箱”。由红十字会统一送往香港,在香港将内信封盖上“邮资已付”戳,寄往大陆。直到1989年6月10日,改为贴上邮票寄香港再转寄大陆。

在“通信不通邮”期间,经红十字会转送的“香港内详”航空信共有369万多封。

△邮票加盖红十字(Red Cross)实寄封。1918年8月29日从马来西亚寄美国纽约,9月4日到达新加坡,9月14日到达中国香港,10月22日到达纽约,10月23日投递。(注:当时正处于一战时期,西班牙流感沿着航线向全球传播,红十字会在邮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国务院以63号文件批准中国红十字会恢复国内工作,中国红十字会各级组织相继恢复,各项工作渐渐走向正常,开始走上不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1974年6月26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编82-85《赤脚医生》邮票。全套4枚:预防,出诊,采药,治疗。

△1979年10月3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T.41《从小爱科学》特种邮票。全套6枚。6-2.医学

△1966年5月10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特75《服务行业中的妇女》特种邮票,全套10枚。10-3卫生员。

△“红十字”下移变体。《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采用雕凸套印工艺印刷,部分邮票出现套色偏移。

△2012年5月12日,中国邮政发行,2012-9《国际护士节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全套1枚。图中南丁格尔奖章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设立和颁发。

△1984年5月29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J.102《中国红十字会成立80周年》。全套一枚,四方联。

△1994年5月18日,邮电部发行JP.45《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纪念邮资明信片一枚。

△1989年4月7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T136.《群策群力,攻克癌症》特种邮票。全套2枚,2-1防癌抗癌。

△2008年5月20日,中国邮政发行,特7--2008《抗震救灾,众志成城》附捐邮票。

△2020年4月6日,中国邮政《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邮资机盖戳。

△2020年5月11日,中国邮政发行,特11--2020《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全套2枚。

作者:仲崇俊,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称号。南通市红十字理论研究专家库成员,长期专注于红十字专题邮票收藏。

来源:南通发布

编辑:朱禹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