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文登区大水泊镇: “合作社+新农人”产生“化学反应”

乡土人才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威海文登区大水泊镇依托大水泊镇级领办联合社,大力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乡村人才发挥作用赋能,涌现出一批“新农人”,他们扎根土地、敢想敢做、逐梦乡野,依靠自己的新理念、新技术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新业态、新希望,把家乡建成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会种田”到“慧种田”

眼下正是红薯栽种的时节,在大水泊镇后村威海卫民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的红薯种植园里,数名村民正分工合作,将嫩绿的红薯苗栽到地里,种下丰收的希望。

“我把土地给了合作社,不用自己种地了,每年只管收租金,我再到合作社打工,一天给发140块工钱,这是多好的事情啊。”说话间,后村村民王善良扒土、下苗一气呵成,一棵棵幼苗将田地点缀出绿色生机。

近年来,大水泊镇将镇党委政治引领、村党组织能动作用、服务公司专业效能、人才资源优势等要素有机结合,强村富民实现共赢,乡村振兴全面起势。

“过去,我们后村村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群众收入不高,发展壮大村集休经济迫在眉睫。”大水泊镇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荣军委介绍说,“为促进村集体与群众增收,今年,我们村流转土地100多亩,在‘新农人’于海的带动下,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发展特色红薯种植,通过土地分红预计可实现村集体增收3万余元。”

荣军委所说的“新农人”于海是威海万颗籽农业专业合作社总经理,2019年,从事电商行业的于海看准了智慧农业的广阔前景,回到家乡。于海认为,以前老百姓种地凭经验,看天吃饭,现在要靠科技,智慧赋能,省时省力,而且增产高效。

“我是土生土长的威海人,我想用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在乡村振兴中有所作为,带动父老乡亲一同向前,一起致富。”这是于海的信念。

根据后村山地多的特点,结合地力大小,于海瞄上了红薯种植。“我们采用新型的种植模式,将后村流转的100亩土地全部种植烟薯25,有别于传统的小垄单行,我们采用大垄双行的起垄方式栽培,这样种植出来的红薯结果多、大小均匀,不仅薯形好,品质也很好;另外,我们采用膜下滴灌,根据红薯的水、肥特性,实现水肥一体,达到节约、省工、增产的效果。”于海希望,在他的带动引领下,把红薯产业做大做强,打响大水泊镇烟薯25品牌,让大水泊红薯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新农人”成“兴农人”

“一棵红薯苗大概3-4个节,把2-3个节插入土壤中,1-2个节留在土外,栽种的深度大概是10厘米左右,这样红薯才结得多。”于海一边示范一边现场指导村民们科学种植红薯。

“通过于海的现场指导,我认识到传统栽植技术与现代栽植技术的差别,找到了我们传统种植红薯产量低的根源,我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了提高。”后村村民王德歧在听完于海讲解示范后说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于海认为,把“新农人”的产业,变成更多村民的事业,让更多的原住民成为“新农人”,乡村振兴才有广阔可为的天地。他便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将多年的种植经验分享给合作社成员,在起垄栽培、铺滴灌带、覆膜、驱虫等方面做好示范引领,特别是在改变红薯栽植方式上下功夫,着力生产个头均匀、商品性更好、卖价更高的优质红薯;同时,他还建立了技术指导群,随时解决社员咨询的有关问题。

荣军委介绍说:“除了村集体流转的100亩土地,我们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还保留了20亩土地,不单纯依靠收取地租的方式获益,而是让群众向于海学习种植新型红薯种植技术,自己来种,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让集体收益更有保证。”

“我们返乡创业,不仅仅要为父老乡亲创造条‘在家门口就业’,更重要的是,把‘新农人’的理念传播开来,间接推动传统乡村经济模式的转型升级。”于海不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传播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知识,帮助农民破解种植技术难题,提高红薯产量,用自己的经验带动周围农民一同致富,助推大水泊镇红薯产业发展。

威海万颗籽农业专业合作社公司对种植户进行全过程的技术指导,为打造精品红薯、形成地域品牌做好了铺垫。谈到未来红薯发展,于海信心满满地说,“在大水泊镇级领办联合社‘共富’目标的推动下,公司将带动后村周边几个村庄的土地一起流转,计划再流转500亩土地用于红薯种植,不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抱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有成效。”

于海的“野心”不止于此。“镇党委一直十分关心、支持公司的发展,未来两到三年内,我们将红薯种植延伸为集仓储、物流、打包、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每个环节都可以创造价值、收获效益,红薯产业将在持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推进乡村振兴上大有可为。”于海展现了一位“新农人”对“泥土香”的执着和对这份“甜蜜事业”的情怀,他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乡村,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