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22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广东多举并措保护耕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绮曼图/受访者提供

6月17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举行“保护耕地和自然资源保障发展”发布会,介绍近年来广东耕地保护、自然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去年,广东超额完成了5万亩的垦造水田年度任务;到2021年广东已连续22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多措并举保障耕地“双平衡”

今年5月底,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和省林业局印发《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六个方面16条措施,制定了耕地“进出平衡”的工作指引,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及农业设施建设用地。

据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监督处处长周琳静介绍,广东全域耕地都是“一年三熟”,平均质量比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高出4等多,其中水田占比超过七成,光照、水热条件都很好。然而,截至2020年底,全省耕地总量284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仅0.23亩,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各类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年均超过6万亩。

面对“双平衡”的压力,广东探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全链条”遏制违法用地,建立耕地保护动态监测监管体系,组织开展耕地卫片监督,对全省耕地尤其是永久基本农田、补充耕地、垦造水田种植利用情况进行季度监测,并将“非粮化”图斑数据移交农业农村部门,配合其依法依规整改处置。

此外,广东自2017年起大规模实施垦造水田,累计完成垦造36.6万亩,形成水田指标25万亩,彻底还清16.3万亩历史承诺,有力保障162个重大项目落实占补平衡,确保广东连续22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值得关注的是,通过推进垦造水田,省级累计出售垦造水田分成指标7.2万亩,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累计向珠三角售卖1.5万亩水田指标,获得收入112.82亿元,有力促进了区域资源优势互补和平衡协调发展。

做好源头耕地保护

国土空间规划在耕地保护中处于前端位置。广东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就确保要对耕地应保尽保。在各地开展“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时,严格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优先划定耕地保护红线。由此,减少占用耕地数量、降低保护成本、提高保护收益,落实好耕地源头保护。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处副处长唐卉表示,“种粮食”与“种房子”“种果树”“挖塘养鱼”之间的收益剪刀差,是造成耕地流失的内在动力。这次国土空间规划确定各地耕地保护任务时,将实施耕地易地有偿保护机制,对增加耕地保护任务的地方进行经济补偿,让保护者不吃亏,逐步由“要我保”转向“我要保”。

不少重大项目用地都涉及耕地。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副处长吴鋆介绍,从今年开始,我省在用地审批环节实行重大项目自然资源查询服务,提前介入,在建设项目选址阶段,为项目的多个选址方案提供查询服务,指导项目单位在项目选址时,不占或少占耕地。项目确需占用耕地的,要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做到“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严审、快审、廉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同时,推动重大项目依法开工建设。”吴鋆说。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潘亮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