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真实的张爱玲是怎样的?

不知道有没有读者如我这般,熟知张爱玲这个名字是大于她的作品的。

读她的作品最初也是从小说着手,像《倾城之恋》、《金锁记》等,直到今天才知她在散文上的成就一点儿也不亚于她的小说。

甚至张爱玲的研究者认为:如果她的小说还有议论的空间,那么她的散文是无懈可击的。

《流言》是张爱玲第一本结集的散文集,我们也可以从中探识到她真实的一面,以及她对电影、服饰、写作、音乐、舞蹈等诸多方面的见解。

这里选读其中几篇“小故事”,一见她在生活中的不同感触点。

1、爱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睌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別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这一段经典的句子不知打动了多少游历于爱情际缘中的人,对于美好情感的无限遐思。

也不知被多少人借了去转发给自己的“意中人”,希望借助这充满浪漫情怀的句子开启一段命定的姻缘。

其实,这是一个真实的、凄美故事的结尾,是作者赋予那个故事的一种永恒的感伤。

乡村里,有个家境不错,又生得好看的姑娘,不过十五六岁时,便有多人来做媒、提亲,不过都没有成。

一个春天的晚上,她穿着一件月白的衫子,依着桃花树,在家里的后门口。

对面住着一个年轻人,他们见过面,但没有打过招呼。

他见她在,走了过来,离得不远时,停住了,轻轻地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她或是紧张、或是羞涩,没有说话,他也没再说话,就这样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然而,后继的发展却是:

“后来这女子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给人做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个年轻人。”

买卖人口,现在听来,匪夷所思,但在旧时代里确实存在的。

拐子拐卖的对象大多是孩子或年轻女性;买主分两种,一种是有钱人,买来做小妾或使唤的佣人;一种是穷人或有残疾的娶不起媳妇的人,买来传宗接代。

一个旧时代的积习、陋弊,作者以一个让人无限感伤的简短故事,描述出了一种萦绕一个女人一生的、对于“爱情”最美好的瞬间感受与怀念。

可能正因为极短、极美,才让它在她今后的岁月里投射出无尽的惆怅。

2、夜营的喇叭

一九四四年五月的上海,晚上十点,张爱玲在灯下看书,离家不远的军营里,传来了喇叭吹起的熟悉的调子。

几个简单的音阶,缓缓流畅地起伏着,在那个鼎沸的大都市里,难得有这样的简单的心。

她问:“又吹起喇叭了,姑姑可听见?”

姑姑道:“没留心。”

一句“没留心”,把张爱玲推到了孤寂里,她疑心只有自己听得见那喇叭声,怕是听觉上作祟,于是孤独之余又感到些许惧。

这时,“外面有人响亮地吹起口哨,信手拾起喇叭的调子。我突然站起身,充满喜悦与同情,奔到窗口去,但也并不想知道那是谁,是公寓楼上或楼下的住客,还是街上过路的。”

读到这里,不免涌起一丝辛酸,为那样一颗孤寂而又丰满的心。

散文是最能表达作者心绪的一种文体,只半页面的文字,描绘出了一个坚强者在孤独里寻到一丝共鸣处的喜悦之情。

这一切无需他人知道,只要存在,对于她就是心灵的慰籍,就像她的嘴角,你没有看到的一丝微笑。

3、私语

“夜深闻私语,月落如金盆。”

《私语》是一篇自传性质的散文,是张爱玲真实的生活写照,以淡淡的并无渲染的笔墨,不经意间娓娓而来……

“乱世的人,得过且过,没有真的家。然而我对姑姑的家,却有一种天长地久的感觉。”

张爱玲说姑姑的家对于自己来说“一直是一个精致完全的体系”。

她虽出生于上海,第一个家却是在天津的。两岁的时候就搬到北方去,北京也待过。

幼年的记忆里,是被女佣抱来抱去的。她的脾气很坏,会因不耐烦抓破女佣的脸。

负责照看张爱玲的女佣姓何,唤做“何干”。

看护弟弟张子静的女佣唤做“张干”,裹着小脚,伶俐得很。因为领的是男孩子,便处处要强占先。

“何干”因领的是女孩子,自觉心虚,便处处让着她。张爱玲看不惯女佣重男轻女的论调,常常和张干起争执。

女佣就说:“你这脾气只好住独家村!希望你将来嫁得远远的——弟弟也不要你回来!”

她还能从抓筷子的手的位置上预卜命运。张爱玲把筷子抓得近,她就说嫁得远。

小小年纪的张爱玲气得说不出话来……这使得她很早就意识到男女平等的问题,并立志锐意图强,什么事做得要比弟弟好。

母亲在张爱玲的成长过程中,只是偶尔存在,起初并不感到有任何缺陷,因为她很早就不在那里了。

但在记忆里,仍记得早晨女佣把她抱到她的铜床上,她趴在方格子青锦被上,不知所云地跟母亲背唐诗……每天下午认两个小时字后,可以吃两块绿豆糕。

后来,张爱玲的父亲在外面娶了新姨奶奶,母亲便与姑姑一同出国了。

然而,这位姨奶奶由于性情“彪悍”,竟连父亲也打,被族里人说话逼走了。

八岁的张爱玲随家人回到上海,坐船经过黑水洋绿水洋,在船舱里读《西游记》,到上海坐在马车上,粉红底子的洋纱衫袴上飞着蝴蝶。

这时期的张爱玲是快乐的。

但那时父亲打了过度的吗啡针,离死亡已很近了,这让张爱玲很害怕。

女佣告诉她应当高兴些,因母亲要回来了。

那一天,她吵着穿上了她认为最俏皮的小红袄,可母亲见了第一句话就是:“怎么给她穿这样小的衣服?”

很快,她便有了新衣服,一切都不同了。

“父亲痛改前非,被送到医院里。我们也搬到一所花园洋房里,有狗,有花,有童话书。

家里陡然添了许多蕴藉华美的亲戚朋友。我母亲和一个胖伯母并坐在钢琴凳上模仿一出电影里的恋爱表演。我坐在地上看,大笑起来,在狼皮褥子上滚来滚去。”

母亲带来的一切是新鲜的,家里的蓝椅套配着旧的玫瑰红地毯,使她想起英格兰蓝天下的红色小房子;而法兰西是微雨的青色,像浴室的瓷砖。

母亲告诉她,英国是常常下雨的,而法国是晴朗的。

她开始学画画,学英语,弹钢琴,这一时期,张爱玲所接受的是西洋式淑女风范的教育,充满了忧郁的感伤。

母亲给她的讲书里夹着的一朵花的历史,张爱玲竟听得流泪,母亲向弟弟道:“你看姐姐不是为了吃不到糖而哭的!”

她的父亲医好病回家后,就反悔了,不肯再拿出生活费,想逼着母亲贴钱,把她的钱花光了,她也就不能够再出走了。

他们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终协议离婚。

姑姑和母亲一同搬了出去,张爱玲也随父亲又搬移到一所衖堂房子里,但条约里写明,她可以常去看母亲。

此后,张爱玲遭遇了母亲再次出走法国,姑姑的家里还留有母亲的气息。她觉得不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她所知道的一切最好的,都在这里了。

直到多年后的那个夜里,她手扶着墙壁逃出那个幽禁她半年之久的,没有一丝温暖气息的父亲的家,住到这里。这里便成了她的情感上的天长地久的地方。

而另一面,在她父亲的家里,她看不起的,是鸦片,是教育弟弟做《汉高祖论》的老先生,是章回小说,是懒洋洋灰扑扑活下去的父亲和整栋房子。

张爱玲写道:“我把世界强行分作两半,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神与魔。属于我父亲这一边的必定是不好的。”

从此,她用冷漠否定了曾经的父亲给过她的那一丁点儿的温暖。

4、结语

“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

张爱玲,这个二十世纪红遍上海文坛的、别具风格的女作家,留下了《流言》等许多让读者耳熟能详的作品。

她也因与胡兰成的一段倾世恋情,遭到了众多的非议,而时过境迁,传奇已经远去,但她已成为那个时代的记忆的一部分。

她的传奇一生及笔下的小人物的人性的复杂与苍凉永远的留在了现代文学史上。

作者:简y,精读读友会会员,从简约中汲取生活的清香。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