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固有看法,变电站这么漂亮,如此低碳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灿 通讯员 周冠诚 洪林

“亲眼看了才知道,原来变电站这么漂亮,如此低碳!” 19日,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联合广州供电局在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开展“低碳电网 美好生活”电磁环境主题开放日活动。

2022年6月13日至19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当天来自广州东风东路小学、广州宝玉直小学的同学们,在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的专家带领下走进绿色变电站,通过参观变电站,倾听电磁科普讲座,实测对比变电站电磁环境数值,感受现代变电站的绿色低碳与设计美学,进一步增强全民节能意识,营造全社会节能降碳的良好氛围。

专家实测证明变电站不影响人体健康

当天,学生们首先参观了位于广州珠江新城的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110千伏猎桥变电站。为了方便社会公众了解变电站的电磁环境情况,猎桥变电站创新式地安装有电磁环境与噪声监测系统,向公众实时展示变电站实时测得的电磁环境与噪声数值。

学生们通过实时监测屏了解110千伏猎桥变电站的电磁环境与噪声情况。(周冠诚 摄)

工作人员为学生们现场实测家电电磁环境值。(周冠诚 摄)

活动中,同学们从屏幕中看到,当天变电站测得的实时工频电场数值约为0.39—0.4伏每米之间,远远低于国家限值4000伏每米。在现场,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陈皓勇教授说,变电站产生的电磁环境属于极低频,能量小,空间传输能力差,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影响。

与此同时,现场工作人员对电吹风、电风扇等家用电器也进行了实测,发现数值甚至远大于变电站的电磁环境值。现场一同学说,不测不知道,原来变电站的电磁影响这么小。

值得一提的是,在检测站内噪声时,其数值也处于较低水平,远低于周边环境噪声。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工作人员说,猎桥变电站使用了超静音技术,通过全站噪声源分析评估并整体降噪优化,站内噪声基本达到了国家一类环境标准,也就是说,猎桥站作为工业建筑却达到了居民环境的噪声标准,噪声几乎感觉不到。

绿色变电站完美融入城市发展

据介绍,随着城市的发展,用电需求不断提升,单个变电站容量有限,必须规划建设更多的变电站,才能满足不断提升的用电需求。用电需求越大的地方,变电站的密度就会越大。目前,珠江新城已经建成9座变电站,猎桥变电站主要支持了珠江新城中部和南部的用电,未来还将建设更多的变电站,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华南理工大学陈皓勇教授为同学们开展电磁环境科普讲座。(周冠诚 摄)

为了让变电站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猎桥变电站作为广州市“社区事·大师做”项目首座落地的变电站项目,在2021年正式建成投产。由建筑大师设计的美丽外观打破了传统变电站印象,像一个温润如玉的“月光宝盒”在珠江边与广州塔隔江相望,是广州新中轴线上的电力地标。

猎桥变电站是全国首个获得国际、国内绿色建筑双认证的变电站,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变电站的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是生态文明思想的生产实践典型。该站通过采用屋顶光伏发电技术、光导无电照明技术、智能化全站态势感知技术、海绵城市技术、超静音技术等措施,打造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现代化电网示范项目。

如今,猎桥变电站成为江边一道美丽的风景。(周冠诚 摄)

通过了解猎桥变电站的多种先进环保技术,同学们对变电站都有了全新的认知。多位同学表示,真没想到变电站建得这么漂亮,同时又这么环保低碳,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梁栋贤

校对 | 赵丹丹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