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烟台好礼”——烟台绒绣:百炼千锤一根针

“山东手造.烟台好礼”——烟台绒绣:传承人唐淑娟六十年“百炼千锤一根针”

  胶东在线6月20日讯 (记者 汤萌)“你们看这幅《嫦娥奔月》,这是我为了庆祝咱们的航天员王亚平返回地球特意赶制的,从挑选题材到完工,我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终于赶在她回来的前一天绣出来了。”今年80岁的唐淑娟认真地介绍起自己刚刚绣好的得意之作,“这一幅尺寸不大,脸部总共才二十针,但是脸上的肌肉、五官的位置都需要定准,并且颜色都要逐步过渡,有时候绣一针要换好几个颜色,难度相当大。”

  “以针为笔、以布为板”:飞针走线呈现精美绣品

  烟台绒绣又称“芝罘绒绣”,自西方传入中国,经过本土的改良与创新,融合了我国传统工艺针法和欧洲风格,既有油画的厚重之感,又兼具东方的写意之美,有着“东方油画”的美称。它由技艺高超的绣工,“以针为笔、以布为板”,将各种颜色的彩色绒线,运用不同针法,将染过色的羊绒毛线绣在特制的网眼布上,连缀成繁复美丽的图案,制成可供欣赏和实用的精美艺术品。

  “羊毛绒线、网眼布、绣针、剪刀、绷架、蒸汽熨斗、染料……”唐淑娟一一介绍起制作绒绣要用到的工具。很难想象,这样简简单单的工具,经过一双巧手的绣制,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些精美无匹的艺术品。

  “我打就业起就没改过行,初中毕业以后,我就跟着我大姐学麻布绣花,刚开始就是给她打打下手,锁个边、插个瓣,做做这种比较简单的针法,慢慢就越学越多。我那时候胆子大,第一次独立做绣品,就从厂里拿了精品货回来,绣出来以后拿到厂子里去,大家都说这哪像徒工做的,做得这么好。”谈起往事,唐淑娟脸上浮现出微笑,“后来,到了1963年,我进了绒绣厂,跟着厂里的绒绣工大姐学了一天就出徒了,开始给厂子里做样品货,国外拿个照片来,我们就能绣出来。那个年代绒绣在国外很流行,美国有条街就叫绒绣街,来我们厂定做地毯、沙发等等,订单络绎不绝,当年我们厂子可兴旺了!”

  据唐淑娟介绍,烟台绒绣制作工艺相当繁琐,针法有四五十种,其中光是唐淑娟独创的就有七八种。“其实,我的好多针法都是从麻布绣花里学来的,我把咱们本土的扒针、掺针、拉毛、打籽等针法和绒绣结合起来,在这个基础我再进行创新,就形成了我独一无二的绒绣针法。”唐淑娟说道。

  “百炼千垂一根针”:六十年潜心做绒绣

  “我今年八十岁,做绒绣做了也快六十年,但是平时还是好琢磨。我在逛街、看电视的时候,脑子里也在想着绒绣,那些背景我都留意,比如说我这个作品——《金丝猴》,”唐淑娟拿出一幅作品,其上一只金丝猴爬在树枝上,栩栩如生。“我那天看电视,演的是神农架上的金丝猴,我就想这个做成绒绣好啊,于是赶紧让身边人上网给我找神农架金丝猴的图片。这幅作品非常复杂,在绣的时候,我取一根线的四分之一,这样线就很细,非常容易断,拿的时候劲儿要用得巧,同时,我还要按照猴子的毛发生长规律去绣,绣的时候要考虑猴子的毛发哪里短哪里长。还有,你看这上面的针法都是我独创的,”唐淑娟指着作品的细节介绍,“头发里是栽毛、边缘是掺针,同时还有方点针等等。市面上也有仿品,但是用的针法简单,一看就不是出自我手,我自信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做出来。”


  人们常常容易将绒绣和十字绣混淆,唐淑娟对此解释道:“二者其实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十字绣制作时先输入到电脑里进行分析,样品里有色块,只要会拿针就会绣,大家平时买来材料包绣一绣陶冶情操。但是绒绣是动脑的东西,它是没有色块给你的,从画轮廓、染色、排线都是需要创作者自己操作的。并且你要知道,作品本身是假的,但是你要用手用脑把它变活起来。比如你要做一串葡萄,为保作品真实灵动,你首先得注意到真葡萄上面都有一层霜,这个应该怎么表达出来,然后你想好了就得开始画,然后自己配线、自己染色,最后再进行绣作。”

  谈起收徒,唐淑娟表示自己有一套标准:“首先需要有绘画基础,这样的人基础好,懂色彩、懂比例,一点即透。比如在绣头发的时候,有绘画基础的人能注意到头发不是纯黑色,头顶受光处发蓝,发尾又呈现棕色,有阴暗对比;其二就是能坐得住,坐下以后老跑神儿,一会看看电视、一会看看手机,这样的徒弟不能收,做手艺要的就是潜心修炼。”


  “所谓严师出高徒,我赞同这一点,我对待徒弟非常严格。1993年我退休以后招了十几个徒弟,他们坐着绣,我还没走到眼前,一个个先把剪刀拿出来,准备等我指出哪里不好他们好拆了重弄。”唐淑娟笑着说,“后来他们也都成为了很好的绒绣手艺人,发展得也很好。”

  “八十岁高龄不曾撂下手中绣花针”:愿将烟台绒绣发扬光大

  为了推广普及烟台绒绣,唐淑娟和绒绣厂都做出了努力,“近年来,我们绒绣厂开始去南通路小学、建昌街小学、少年宫等地方给孩子们普及绒绣知识,并且给他们简单的图案和毛线,让他们学着绣,积极地把我们的烟台绒绣宣传出去。”唐淑娟说。


  “我从二十多岁就开始做绒绣,退了休也没放弃,即便是如今八十岁了,同龄人都颐养天年了,我手中的绣花针也一直没撂下。我坚持每年都出几幅作品,省里、市里有活动,只要一来通知我就开始准备作品。我就是特别喜欢绒绣,可以说我这一生就是为了绒绣而生,再难的作品我都愿意去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继续精进和研究我的针法。对于绒绣,我希望能培养越来越多的传承人,在有生之年,我愿意多做贡献,把自己将近六十年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下去,把我们这么好的烟台绒绣发扬光大。”

  今年6月初,“山东手造·烟台好礼”2022年“烟台手造”创新创意大赛正式启动,面向全社会征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标志性、代表性的“烟台手造”产品。大赛由烟台市委宣传部、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烟台广播电视台主办,胶东在线网站承办,烟台市总工会、烟台市教育局、烟台市轻工集体企业联社协办。该活动旨在推动“烟台手造”行业创新发展,激发行业主体和从业人员创作热情,促进非遗、文创、旅游商品等手造产品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实现传统技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诚挚欢迎全烟台的手造人踊跃报名!

  详情请扫描二维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