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河道清淤挖出明代墓志铭

近日,苏州常熟尚湖镇一河道进行清淤改造时,工人挖到一块奇怪的石碑。经过考证,这块墓志铭的主人竟是明朝吏部侍郎赵用贤。

此次收获的石碑,印证地方志中提及的赵用贤家族墓地址,也为研究明代官员用墓志铭制度和墓葬规制提供实物参考。


6月21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常熟市尚湖镇罗墩村下圩4号,在一排自建房旁的小河道,看苏州记者见到河滩上有一个被挖掘后的土坑。

见记者在河道旁徘徊,路过的罗墩村村民丁建红告诉记者,土坑里原来埋着一块刻字石碑,后因河道清淤时被发现它的不寻常,他便报警请民警前来一探究竟。


“从小在这块石头边走来走去,不清楚它是 ‘宝贝’,但隐约看到上面有字,觉得它不是一般的石头。”今年49岁的丁建红,是土生土长的罗墩村村民。

早在小时候他就听父辈说起,他们家屋前后原是常熟历史名人赵用贤后辈家族墓址,但他没想到这块石头,竟有这么大的来历。

(赵用贤家族墓群地址)

石头一直都埋在河滩泥土里,直到不久前工人进行河道清淤,这几块“石头”彻底见天日。

当丁建红看到方形石碑上刻着“翰林院学士”、“赵公墓志铭” 等字样,大为吃惊,立刻意识到这几块石头是文物,随即报警。



常熟市练塘镇派出所接警后,即刻出警找到石碑,练塘镇派出所副所长周卫峰告诉记者,“罗墩村是考古宝地,听到村民说挖到带字的石碑,大家意识到石碑的重要性。

经过常熟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李前桥鉴定,这几块石碑是常熟历史名人赵用贤的墓志铭。他向记者解释,“明代一合墓志铭分为两块,一块为 ‘盖’,另一块为 ‘铭’。发现的这块青石为 ‘盖’。” 虽然“盖”上的文字信息不多,但它印证了在地方志所说,罗墩村4号附近为赵用贤家族墓群的说法。

李前桥特别提到,这块墓志铭也为接下来研究明朝吏部侍郎赵用贤,以及明代官员用墓志铭制度和墓葬规制,提供实物参考,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

在常熟市,赵用贤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他是明代著名的清官、文学家、著名藏书家。赵用贤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后因遭诬陷后辞官返乡,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病逝家中。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在罗墩村发现过一组赵用贤墓道牌坊,和本次发现的墓志铭现均存于常熟市文庙,在得到妥善清理后,已正式与游客见面。


值得一提的是,常熟市练塘镇罗墩村在中国考古学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罗墩良渚文化遗址位于尚湖镇罗墩村的一片田野之间,原形是一座东西长30米、南北宽20米、高出地面约4米的土墩。

1993年2月,当地村民取墩土填屋基时挖出石斧一把,经常熟博物馆现场勘察,判断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顶部残存的200平方范围内,发现了距今约5250年的古墓葬14座,人骨遗迹4具,土陶器、石器、玉器等随葬品250件。其中8号大墓出土的双龙连体环形玉饰,构思巧妙,制作精美,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良渚文化龙形器物之一,被誉为“良渚第一龙”。

在研究文物17年的李前桥看来,近日喜获的这块赵用贤墓志铭具有深远的考古意义,“考古文物盛出的罗墩村,再为苏州文化历史添上浓重的一笔。”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