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馍 大传承

山西经济日报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段婷婷

耿银香正在制作花馍。山西经济日报记者 冯毅松 通讯员 孙超摄

在长治市潞城区耿银香的果蔬花馍店里,摆放着许多独具匠心的造型花馍。她说:“花馍既好吃又好看,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5年,耿银香决定创业制作花馍。为了能做出款式多样的花馍,她还专门去外地学习。在此基础上,她又传承了老一辈花馍工艺技法并加以创新,终于做出了多款特色花馍,吸引了不少年轻顾客购买。

耿银香告诉记者,她正在为一位名叫赵景芳的顾客制作寿馍。“做这种寿馍工艺比较复杂,”耿银香介绍,“比如寿馍上的牡丹花,需要安插四层,总共需要做20多朵,做一朵就要用时十几分钟,所以很费工夫。”

以面为料,以手为艺,小小的面团如被施了魔法,在耿银香的手中几经搓揉捏压,短短几分钟,一朵娇艳欲滴的红色牡丹在她的指尖绽放开来。据她介绍,花馍的制作需要多道工序,越好看的花馍工序越多。比如做牡丹花,要经过调色、发酵、捏形、蒸制,其中的捏形工序还分搓、剪、揉、团、捏等步骤,特别考验制作者的耐心、细心,还需要讲究手法。

除了牡丹花,用来装饰花馍的还有红色的玫瑰、福袋,黄色的柿子、苹果,彩色的锦鲤、凤凰等。其颜色源自天然果蔬中的色素,以此确保花馍的食用安全。

看着面前精美别致的花馍,前来取货的赵景芳眼中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惊喜之情:“这是给我奶奶庆祝八十大寿订做的寿馍,听说咱这儿的花馍是绿色纯天然的,蔬菜水果打汁,非常健康,而且造型独特,寓意也好,比蛋糕更有新意……”

从食品到艺术品,从心尖到指尖,耿银香将难以名状的情结凝聚在精巧的花馍当中,成为人见人爱的艺术品。如今,花馍成了潞城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耿银香萌生出一个遍地开“花”的心愿:“我要继续创新、学习,做出更多的特色花馍,慢慢扩大规模,招收一些学徒,让更多人了解花馍、学习花馍,让花馍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