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也爱吃烧烤

  炎炎夏日,正是撸串的好时节。入夜,约上三五好友,撸串喝啤酒,不失为一桩美事。

  烧烤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已有之。古代没有“烧烤”这个词,而是用炙、燔、炮来指代,烧烤食材丰富,吃法更是五花八门。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写的是河洛地区的故事,其中就有关于炙的记载。

  《诗经·瓠(音同户)叶》云:“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描绘了贵族们烤着兔肉饮酒的场景,“一兔三吃”,吃法特别讲究,分别用炮、燔、炙三种烧烤技法烹饪。

  洛阳是东汉都城所在地,东汉墓出土的画像石资料,就有烧烤饮食风俗的记录。有一《庖厨》画像石,石上有人在案上切肉,旁边有一人在炉上烤肉串。此人左手拿肉串,右手持扇扇火,左边悬挂的是待烤的肉。是不是和现在烧烤摊的场景颇为相似?

  如今,烧烤是大众饮食,在汉代,烧烤可是公卿贵族的专利,在皇宫里还有专门做烧烤的御厨。

  史书记载,光武帝时期,陈正负责管理宫中膳食,他和侍候皇上的太监黄门侍郎不睦,黄门侍郎一直想找机会对付他。

  有一次,陈正进呈御食,烤肉上竟然有一根头发,光武帝刘秀见了勃然大怒,下令处死陈正。

  临刑前,刘秀问陈正,可还有什么想申辩的?陈正跪在地上,从容不迫地说,臣有三条大罪,理应处死:炭火很旺,能把肉烤焦而头发还在,这是罪一;刀具锋利,去肌截骨,却连一根头发也不能切断,这是罪二;微臣眼神很好,如今臣、丞、庖人三双眼睛,却比不上黄门侍郎的一双眼睛,这是罪三。

  刘秀听了陈正的申辩,恍然大悟,赦他无罪。这个黄门侍郎,为加害于人,竟然在呈给皇帝的饭菜上做手脚,真是胆大包天。(洛报融媒记者 刘永娟)

来源:洛阳网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