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中国古代是这样防火的

 

我国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火灾防范经验,并且各朝各代对失火都制定了详细的刑法以惩罚火灾责任人、制约火灾的发生。今天,本期节目就来讲一讲古代的防火,希望借此能提高一下您的消防安全意识。

我国古代,先民对防火具有相当强的意识,在生活中非常重视。早在商周时期,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易》中就首次提出了防患于未然的论述,《周易·下经》的原文是:“象曰水在上,水大相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在甘肃秦安大地弯大型建筑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5000年前的火灾现场遗址,那些未烧完的木柱上还保存着一层坚固的防火涂料,这证明我们祖先很早就在探索防火技术了。

清朝初年沈自南的著作《艺林汇考》里面,记载了春秋时代,使用雄黄避火。《韩非子》里说,战国时期,“慎火涂其隙”,“厚涂以备火”。就是把缝隙给封起来,防火涂料涂厚点,谨防起火。《韩非子·喻老》中也记载说:“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日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丈人无火患。”意思说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所以老人谨防着火而把缝隙涂封起来,这样就不容易发生火灾了。

我们再看《墨子》,在《备城门》这篇里,它说:“救熏火,为烟矢射火城门上,凿扇上为栈,涂之,持水麻斗、革盆救之。”意思是若敌人往城门上射火箭,想烧城门,我们要凿门扇,安上木栈,涂上泥,拿盛水的麻斗、皮革做的盆来救火。以上这些记载,都说明先民们不断的在探索用雄黄等等制作防火涂料,涂到建筑物上来防火。

到了战国,还出现一个有关防火的小典故,叫“曲突徙薪”。这个故事记载在东汉初年的无神论哲学家桓谭的著作《新论·见微》篇中。

原文是:淳于髡至邻家,见其灶突之直而积薪在旁,谓曰:“此且有火”,使为曲突而徙薪。邻家不听,后果焚其屋,邻家救火,乃灭。烹羊具酒谢救火者,不肯呼髠。智士讥之曰:“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盖伤其贱本而贵末也。

这个淳于髡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著名学者,政治活动家,智慧超群,滑稽善辩。《史记·滑稽列传》和《吕氏春秋》都有所记载。这个典故说的是,淳于髡到邻居家做客,发现他家的烟囱太直,而且把柴火都堆放在了炉灶旁边。他一看,这很危险啊,就好意提醒邻居,说:“你这样容易着火”,建议他把烟囱做成弯的,把柴禾搬到远离炉灶的地方。可邻居不听,当耳旁风,觉得你多管闲事。没想到后来果然着火了,房屋都烧了。当时周围的邻居纷纷赶来救火,这才把火扑灭。为了答谢众人帮忙救火,淳于髡的这位邻居就杀羊备酒,答谢诸位,唯独没叫淳于髡。在场的聪明人里有明白其中缘由的,便讥讽他,说:之前淳于髡给你出主意防患于未然,你不把人家当好人;现在家里着火了,你却只把帮你救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奉为坐上客,“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你这不是本末颠倒,前后不分吗?当时要是听了人家淳于髡的,能着火吗!这个典故,非常有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现在我们很多防火监督员去检查单位,结果认真履职、细致检查,在他们眼里成了“找茬儿”,成了“杞人忧天、小题大做”,这不就是“曲突徙薪无恩泽”吗?所以,通过这则典故我们发现,战国时候人们就有了很强的防火意识,我们现在人,这种意识应该更强。

到了东汉,随着人们防灾意识的增强,就出现了完整的理论,比如,东汉政论家、史学家荀悦在著作《申鉴·杂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叫:“进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意思是说,阻止不好的事情发生,是上策;其次是不好的事情已经发生了赶紧补救;最次是不好的事情发生之后再进行惩戒。这段文字,从理论上阐述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成语“防患于未然”就出自于此。古人的这种思想很高明啊,对火灾来说,就是救火虽然与防火同等重要,但平时一定要把防火放在第一位。这个论述是对消防工作的精辟概括和总结,至今我们仍在遵循这种指导思想。

东汉不仅防火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还推出了行之有效的举措。汉明帝,光武帝刘秀的儿子,是东汉为数不多的有为君主之一。他就非常重视防火,在建造洛阳北宫正殿“德阳殿”时,开河引水到殿前,这样就解决了消防用水的问题。到了西晋,晋惠帝,就是“何不食肉糜”那位,他的皇后就是著名的贾南风。据《晋书》所载,晋惠帝元康五年公元295年,洛阳武库失火,“彪建计断屋,得出诸宝器。”就是时任积弩将军的刘彪提议把与着火房屋相邻的建筑物拆掉,这样一来,抢救出了很多珠宝器物。这是中国历史上灭火战术最早的记录之一。

再往后到了隋唐,出于防火需要,砖瓦制陶等耐火材料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开发利用石材,建造石塔,石窟,雕石像,对防御火灾、保存佛教建筑和佛像起到了积极作用。唐德宗李适时期,这李适的母亲就是电视剧《大唐荣耀》里景甜演的那个沈珍珠。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通典》的作者杜佑,时任岭南节度使,推出了很多防火方面的新举措,为当地的消防安全做出了极大贡献。《新唐书·杜佑传》所载:“佑为开大衢,疏析廛闬,以息火灾。” 衢,是指大路,尤其是四通八达的道路,武汉就叫九省通衢。廛,是指古代城市里老百姓住的房屋,开的店,都叫廛。闬是指门,特别是街道里巷的门,过去很多大街,比如繁华的商业街,都有类似牌楼似的大门。那么这个“开大衢,疏析廛闬”,就是把道路拓宽,各种房屋建的要有规划,屋子与屋子之间要留出足够的空间,别太密,按现在的说法就是要有防火间距。那么,请诸位想想,道路拓宽了,就有了足够的消防通道,遇到火灾,救援力量能及时赶到,不会拥堵;有了防火间距,就能防止火灾肆意蔓延,不用像刚才我们讲的西晋那会儿一着火就得赶紧把临近的建筑拆掉,来降低损失。所以,“开大衢,疏析廛闬”,短短七个字,就揭示了我国古代最早的最典型的消防规划。

到了宋朝,北宋的时候,官府就大面积普及老百姓盖砖瓦房,还拆除“侵占官道”的违章建筑,以保证救火的时候畅通无阻。在开封城,每隔四五百米就有一个"军巡铺",兼管治安及消防。每个军巡铺发放水桶、火叉、铁锚、斧锯、消防梯等消防器具。水桶和消防梯大家都知道是干嘛的,这火叉、铁锚、斧锯等等,主要用来破拆,着火的时候拆除房屋,防止蔓延。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333年十一月,刚刚发生了一场火灾,高宗皇帝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出台硬性措施,命令每个社区,都要开辟火巷,以此来留出防火间距,避免今后着火就着一片的惨剧,并要求有关部门改建宫室,“盖瓦房”、“务宽阔”。绍熙年间,南宋著名学者袁甫出任徽州知州,他非常重视消防安全,在一份呈报朝廷的报告中,说他设立了专管防火的“防虞员”和负责救火的“潜火军卒”,配置消防器具。

宋朝之后,由政府积极组建专业消防队的公共消防制度差不多中断了,但由基层官署和民间的灭火组织延续了下来。此外,人们的防火意识依然很强。元朝科学家王祯,先后编著了《农书》和《杂录》,把消防技术专论《法长生屋》和《法制灰泥附》收入其中。明代,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徽州知府何歆指出:“降灾在天,防患在人。治墙,其上策也。”他组织百姓修建防火墙,有效保障了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何歆创建的“何公火墙”,由于能封闭火势,阻止火灾蔓延,故名“封火墙”,是徽派民居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

清朝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五月,当时吉林着了场大火,乾隆就下谕旨,要求重新修盖房屋,将街道“展宽二三尺,大所草房,俱改瓦房”。同治年间,天津建起了一座新式火药库,当时规定全库内外不能见一点铁,凡有铁之处,都用木头包起来,为的是防止铁摩擦起火星,还在库房的房顶安装避雷针,防止雷击起火。

好了,讲到这儿,我们发现古代先民为了防火,真是想尽办法方法,不断更新技术,有效减少了火灾的发生,降低了损失,充分显示出先民的聪明、智慧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其实,今天也没展开讲,仅仅是点到为止,也有很多没点到。如果您在这方面有研究,不防在评论区留言,为我补充补充。好,今天就到这儿,咱们下期再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