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检王”王中美:女“焊花”照亮中国桥梁跨越之旅

王中美在钢箱体内施焊。

6月25日,由中国建造的孟加拉国“梦想之桥”——帕德玛大桥通车。在电视机前观看通车新闻的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80后”党员、女“焊花”王中美激动地说:“终于通车了,我感觉很骄傲。”

作为公司首席电焊工、工匠技师,王中美完成了用于建造大桥桥墩的关键材料钢管桩的焊接试验,帕德玛大桥第一根钢管桩出自她之手。

帕德玛大桥建设的最大难点是40多个桥墩的建设。王中美和她的劳模创新团队成员经过不懈努力,攻克大桥水上钢管桩的现场定位及快速对接施焊的技术难题。120多米长的钢管桩扎入像“豆腐块”的水中基层,受力如何?是否能够承受泥沙的冲刷?这都需要焊接试验来一一证明。120多米长的钢管桩并非“一次成型”,而是由单节3.2米长的钢管焊接而成。钢管壁厚达6厘米,如何保证超厚管熔透焊接质量和效率是重大难题。王中美带着她的团队成员在工厂反复试验半年多,才顺利通过验收。

今年是王中美手执焊枪的第21个年头,16吨焊丝见证她从电焊工学徒成长为“铿锵焊将”的历程。

2001年,王中美从原武汉铁路桥梁高级技工学校毕业后,接过父亲手中的焊枪,成为一名电焊工。每天使用近25公斤焊丝,夏天在温度超过50℃的密闭钢箱梁里连续作业,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凭借过硬的作风、精湛的技艺,王中美焊接的产品一次性探伤合格率达到99%。驻厂代表、监理都称她为“免检王”。2007年,她从新手成长为娴熟的技师,还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在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苏通长江大桥新钢种焊接中,王中美参与工厂试验,攻克新型钢材在钢桥上首次采用的焊接技术难关,解决了重达1800吨的大型全焊整节段桁梁焊接难题,为推动我国铁路桥梁新钢种三大跨越作出重要贡献。

王中美把武汉称作“第二故乡”。她出生在湖北,在武汉读书,经常到武汉的桥梁上工作。天兴洲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青山长江大桥等重点工程都留下过她奋斗的身影。

2008年,王中美到武汉参加天兴洲长江大桥的建设工作。爬上高高的脚手架,脚下是滔滔江水,还得仰头焊接作业,她总会习惯性地看看安全绳牢不牢固。“说不害怕是假的,我提醒自己不看脚下、安心焊接。”

王中美刚进入公司时,与她同一批的女电焊工有七八个。后来,女电焊工们陆续转行,也有人劝她转行。她的师傅知道后叹了一口气:“要是转行,可惜了你的好手艺啊。”师傅的这一句话让王中美改变了主意。因为热爱,她决定扎根电焊领域,从师傅手中接下“女子电焊突击队”的旗帜,将女电焊工这份职业发扬光大。

2021年,王中美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在她的带领下,她所在班组顺利完成港深西部通道后海湾大桥、沪苏通长江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获得多项“鲁班奖”。

(长江日报记者龚萍 通讯员熊红梅)

【编辑:郑晓晓】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