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风雨不改凌云志 “三个二七”迈新程

清晨,二七塔的钟声划破宁静,城市道路车水马龙;条条大道纵横交错、幢幢高楼鳞次栉比、项目建设热潮涌动;入夜,遍地生花的夜经济,流光溢彩,烟火升腾……盛夏时节的二七区,目光所及,万物蓬勃、气象万千。

近几年,二七的发展极不容易也极不寻常,有百年变局、世纪疫情的交织叠加,也有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负重转型,更有破与立的蓄势聚能、稳与进的坚韧步伐、质与量的全面提升。再次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二七区紧密结合“能力作风建设年”,大力开展“工作有标杆、落实有标准、突破有标志”的“三标”活动,全面对接“十大战略”,深化打造“三个二七”、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新城区,用拼搏实干、超常付出书写坚毅答卷。

新时代“二七精神”熠熠生辉

【品质二七】 凝心聚力提升质效 攻坚克难稳中求进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支撑,事关发展后劲,事关大局和长远。

数据最能直观展示发展脉络。二七区坚持“项目为王”,深入实施项目建设“奋力推进、全力攻坚、全面决胜”主题行动,加强高质量项目谋划、招引、储备和落地。五年来累计引进龙头产业项目96个、签约额2840亿元,运作77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600亿元,省市重点项目开工率、完工率年均100%,连续7年获评“郑州市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84.2亿元,年均增长7.3%,连续五年郑州市综合考核排名前列,多次入选全国“综合实力、投资潜力、创新创业、绿色发展”四个百强区。

今年,二七区再次谋划推进重点项目360个,总投资2550亿元,并通过健全目标管理、观摩讲评、考核评优等机制,全速推进项目建设。其中,省市重点项目42个,1~5月份投资177.6亿元,占全年的45.6%;76项联审联批任务已完成73项,完成率96%;前四期“三个一批”项目共41个,纳入全省签约一批项目4个,开工率100%;开工一批项目19个,投产率57.9%;投产一批项目18个,达效率100%。

南水北调干渠两侧项目林立

产业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二七区坚持在转型升级中科学布局产业图谱,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构建,高端商贸、文旅康养、现代制造、科技服务“四大主导产业”特色鲜明、集群发展——

以郑投科技创新园、中物科技园等小微企业园为引擎的现代制造业态势强劲,累计入驻、孵化小微企业312家;以二七商圈为代表的高端商贸业质效倍增,德化步行街入选全国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及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以万科医疗养老产业园为代表的康养产业,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以建业足球小镇、二七华侨城为代表的文旅产业,推动“美丽乡村+全域旅游+田园小镇”融合发展;以百年德化历史文化片区、瑞光创意产业园为代表的文创产业推陈出新,构建二七文旅文创生态圈;以致欧跨境电商、中部电商港为代表的电商产业迅猛发展,电子商务销售总额超过135亿元,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构建。

深耕“四大产业园区”晋星升级,加快运作中天科技产业园、杉杉时尚名品等113个重大产业项目,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一体化、产业发展集群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集群生态化。马寨产业集聚区获批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荣获省开发区建设“金星奖”、河南最具竞争力“百亿产业集群”称号;二七特色商业区晋级省五星级服务业“两区”;二七新区连年进入全市“两强”组团新区;樱桃沟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

一串串数字、一个个事项,见证了全区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勇于担当、顽强拼搏的风雨历程。

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七区在精雕细琢中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建成区面积达到70.52平方公里,五年间增加近一倍。竣工通车65条82.6公里道路,完成24条67公里道路综合改造,完成14条14.7公里“卡脖子路”“断头路”打通工程。改造完工老旧小区332个,4.97万户群众居住环境彻底改善。

全域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建成投用公厕187座,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8%以上。新建1个区级大型垃圾分拣中心、10座垃圾中转站。新建停车泊位4.7万余个。侯寨水厂、芦河变电站等一批水电气暖基础设施建成投用。

养老服务中心托起最美“夕阳红”

【田园二七】全域统筹厚植生态 提升山水宜居品质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饱含现代城市人对田园诗意生活的向往。

6000余亩凤湖水库、10万亩生态涵养林、百里樱桃沟,二七区凭借林水相依的自然禀赋,构建城市西南生态屏障。同时,在精准施策中大力推进全域美丽生态建设,加快打造“琴棋书画诗酒花”的诗意栖居。

正值盛夏,芦村河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内,草木浓郁葱茏,芳香四溢。园区以二里头环壕聚落遗址保护与展示为核心,依托丘陵地貌和溢洪道,集遗址保护、文化科普、生活休闲等功能于一体,重现历史河谷风光。用生态建设的方式保护遗址的同时,也有着改善局部生态环境、科普教育的意义。

生态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二七区高品质推进二七华侨城、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等30个重大生态项目,五年来新增绿地919.26万平方米,国土绿化1280亩、森林抚育800亩,新建生态廊道6条48.2公里,建成公园游园146个。全域绿地总面积7202.1万平方米,田园区植被总覆盖率达到61.8%。尤其是高品质建设近400万平方米的金水河生态修复工程、侯寨万亩森林公园等15个重大项目,总面积1984.2万平方米,建成后田园区植被总覆盖率可达70.2%。未来,风景如画、设施完善的现代田园风貌,将成为二七区最靓丽的名片之一。

行走中心城区,不时与绿意盎然的生态廊道、游园、公园撞个满怀。二七区探索“公园城市”融合发展之路,遵循“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原则,采取见缝插绿、拆违还绿等形式,高标准建设城市公园游园,为居民提供出门就可健身、可游憩的场地,让绿意和美景点缀都市生活圈,并逐渐形成了以生态廊道为支撑、以公园(游园)为骨架、以微小景观为点缀,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生态体系。二七区连续三年荣获“全市生态建设优秀集体”称号。

为让群众享受更多蓝天、碧水、净土,二七举全区之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防治双统筹的“二七经验”在全国叫响,PM2.5、PM10等指标持续下降,荣获省“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坚突出集体、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集体三等功,连续六年获评全市大气污染防治优秀单位。

全面落实“河长制”,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四河两库一渠”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尖岗水库被推选为全国首批“最美水站”。

秀丽的风景、唯美的沟壑、晶莹剔透的樱桃,是樱桃沟景区独特的标签。二七区依托樱桃沟天然生态资源,建设美丽乡村、活力乡村,推进乡村振兴。

历经汛情之后的樱桃沟涅槃新生,大美乡村入眼来——惊险刺激的卡丁车、童趣十足的奇幻王国,典雅古朴的瞻园,乐趣无限。梦幻轰趴圣地,“科技+美食”五方科技馆,极具艺术内涵的樱桃美术馆,钓鱼沟鱼香十九味……乡游18景精彩纷呈,成了市民娱乐休闲、亲子活动去处。

依托文旅康养、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产业,樱桃沟53个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田园二七”荣获美丽中国建设优秀案例,樱桃沟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园区”。

城区发展日新月异

【温暖二七】真情书写为民初心 实干厚积“民生温度”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二七区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以“温暖二七”为载体,办成了一大批深受群众欢迎、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受益群众达42.8万人,荣获“中华慈善大奖”等荣誉,用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铺陈温暖底色。

高质量办好重点民生实事,五年来财政民生支出累计158.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稳定在70%以上。居民养老、医保、低保等基本社会保险和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40元,增幅23.3%。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10.89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8381元、29917元。分配公租房15957套,新居民住房困难得到缓解。

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15处8.2万平方米,覆盖92%的城市社区。完成4家区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蝉联“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坚持美好生活从美好教育开始,新增公办幼儿园23所,普惠幼儿园覆盖率93.6%;新投用中小学31所,增加学位4.63万个,义务教育大班额基本消除。深化“名校托管、一校多区”,打造了19个教育发展共同体;“双减”改革强力推进,午餐供餐和课后延时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把解决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让更多年轻人选择二七、留在二七、建设二七。

“放管服”和“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改革跑出“二七加速度”,全区1170个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即办事项达645项;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88.44%,年服务企业和群众突破244万人次。先后3次代表郑州市迎接国务院“放管服”调研督导,在全省营商环境测评中,政务服务指标排名冲入全省前八、市内五区第一。

“万人助万企”活动走深走实,出台一揽子措施,帮助企业解决问题667个,新增减税降费5.4亿元。全区各类市场主体突破16万户,是2017年的10倍,市场活跃度不断提升。

面对复杂严峻的多轮疫情大考,全区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党员干部、医护战士逆行出征,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物业、保供人员连续作战;百万群众化身“凡人英雄”,坚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大力支持核酸检测、流调溯源、封控管理等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有效处置多轮疫情,筑起了坚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线。

尤其是今年5月份,为全力保障物资供应,区委、区政府实施“四个一、两结合”工作法(一个区域、一个网点、一个小组、一本台账,采取“线上+线下”“自购+上门”相结合的方式),设立6部心理援助热线和网上求助平台,设立临时生活必需品售卖点1127个,基层“摆渡人”负责末端“最后一米”服务,确保物资供应到每一个最小封控单元。在此过程中,涌现出无数拨动心弦的暖心故事,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曲。

面对从未遇到过的特大暴雨,二七区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力量开展防汛抢险。洪水退去,二七区成为郑州的重灾区之一,以案促改、问题整改和灾后重建工作稳步推进,高标准打造城市“里子工程”,打造安全韧性城市。截至目前,完工灾后恢复重建项目326个、完成投资9.6亿元,大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分拣中心的土建工程及配套工程修复、新建环卫中转站项目修复、城镇住房灾后恢复重建等项目已全部完工。城乡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烟火气”回归升腾。

灾后重建项目——樱桃沟“坝改桥”项目工程主体建成

林水相依构筑南部城区生态屏障

奋进争先立潮头 实干担当开新局

一切辉煌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今后五年,二七区将锚定“两个确保”“十大战略”,以全面开展“三标”活动为遵循,聚焦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新城区,深耕“品质二七、田园二七、温暖二七”,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改革创新引领区、中优功能核心区、西美风貌展示区、美好生活样板区、社会治理先行区,奋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更高品质城市建设、更高颜值生态塑造、更高标准文化繁荣、更高效能社会治理、更高水平民生改善。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二七区将统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重点工作——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增强招商引资实效、充分释放消费潜能、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强化创新驱动,充分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坚持“链”式发展,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解难题促发展增活力;推进高品质城市建设,完善提升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城市品质,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打造宜居韧性智能城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田园二七”发展质效;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问题,持续深化“温暖二七”建设,推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面推进美好教育、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加强文化体育健康惠民、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加快恢复重建项目,修复提升受灾基础设施,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雄关漫道;凯歌而上;风正潮涌,破浪前行。

高质量打造“三个二七”,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新城区,二七区,整装待发,逐浪扬帆!

本报记者 刘伟平 通讯员 孙璋哲 张一弛 文 张浩 图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