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农时!望城工厂化育秧保丰产,晚稻抢种培育忙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眼下,正是晚稻育秧时节,在望城区桥驿镇,种殖大户们抱团发展,成立了望驿红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万亩机械化集中育秧工厂,抢赶农时培育水稻旱秧苗,服务全镇种殖户水稻秧苗之需。

送盘、铺底土、洒水、播种、覆盖籽土、迭盘……在望驿红农机专业合作社育秧厂房里,机器轰鸣,四五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有的把秧盘放入输送机,有的操作挖土车往机台的进土口添补营养土,有的将装好了的秧盘搬出叠放。不到5分钟时间160个制作好的育秧盘就在流水线末端码放得整整齐齐。

“种子在浸种阶段,我们会进行晾晒、选种、消毒、浸种等处理,然后将种子放进室温33度的密室里72小时,让其发芽,再通过播种流水线将消毒后的泥土及种子叠盘,再放入密室催芽。这样出来的旱育苗,可以即抛即插,只需2~3天就可以长好,根系更发达,病虫害更少。”望驿红农机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陈爱国介绍,桥驿的土地很多是丘陵,本身收成时间就会比望城其他地区慢,如果直接播种的话,耗时会更长,影响晚稻种植,而且容易受线虫攻击,影响水稻发育,降低水稻产量,严重时会绝收。

“以前在田里育秧,不仅成本高,而且费时费力。现在集中育秧,只需要20天,并且育出的秧苗、泥土都消杀处理过,粗壮整齐。”陈爱国说。

2021年12月31日,桥驿镇的种殖大户们,在政府的主导下,抱团成立了望驿红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股份制来运营,现有5名大股东,23名小股东,遍布桥驿镇全镇范围,减少了种植户自己育秧带来的技术风险,省去了中间管理环节,也减少了种植成本,通过“科技+社会化服务”的模式,为粮食的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20台高速插秧机、3台抛秧机、7台植保无人机……目前,望驿红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各类农机装备60台套,5个智能化大棚,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加工中心各一个,能为农户提供育秧、插秧、收割以及粮食干燥、仓储等“一条龙”服务。每台农机上,还安装有智能物联设备,统一接入北斗智慧农业管理平台。

“今年4月12号出的第一批早稻苗,有7700亩,中稻出了3200亩,近期在出晚稻苗,已经出了两批了,总共应该会出晚稻16000亩。预计到明年我们的育秧能力还将增加三分之一。”陈爱国告诉记者,明年,他们将进一步提升早稻出苗时间,在2月28日出全部早稻苗。同时,合作社还将打造一个展示中心、研学基地,让孩子们“从一粒种子的故事”中了解到粮食、蔬菜的生长过程,明白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