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开镰,宁波31万亩早稻丰收在望

收割机在作业。

又到早稻成熟时,今天宁波鄞州区姜山镇种粮大户卢方兴的早稻开镰收割,拉开了全市早稻收割序幕。

据统计,今年宁波全市早稻种植面积为31.2万亩,较上年增13万亩,增幅71.4%;预估平均亩产445公斤,较上年增26.9公斤,增幅6.4%;预估总产13.9万吨,较上年增6.3万吨,增幅82.7%。

今年宁波继续大力挖掘早稻潜力,把扩种早稻作为粮食生产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来抓,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确保早稻任务落实落地,千方百计扩大早稻种植面积。

为了提高农户种植早稻积极性,今年进一步加大生产扶持力度,市级继续保持去年各类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不缩水,区县和乡镇街道纷纷出台叠加补助政策,补贴最高可达1000元/亩,极大提高了农户种植早稻积极性;同时为了提高风险保障水平,早稻政策性保险每亩保额从1000元提高到1300元,让农民吃下了“定心丸”。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宁波早稻大扩面,种植面积比上年增13万亩,超过省下达任务9.6万亩,同比增长71.4%,创近十年来新高。

据各地反映,今年早稻长势总体较好,预估亩产445公斤,属高产年份。根据分析,高产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基础较好。机插早稻全面推广应用叠盘出苗技术,秧苗素质好,栽后返青发棵快;直播早稻播种期天气条件有利,普遍表现出苗整齐、成苗率高,为高产群体构建打好了基础。

二是梅雨影响小,结实率高。今年我市梅雨不典型,梅季短、雨量少,早稻抽穗扬花期没有3天以上连续降雨天气,对结实率影响小,出梅后气温升高,光照充足,有利于早稻灌浆结实。

三是直播面积进一步扩大。尽管直播有易倒伏、成熟期迟的缺点,但省工节本、产量优势十分明显,在生产成本逐年上涨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农户选择直播栽培方式,今年面积进一步扩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