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老手艺”焕新生 乡村振兴添动能 —— 牡丹区发展非遗产业侧记

日期: 来源:菏泽日报收集编辑:菏泽日报

“叮叮当当”清脆的金属敲打声从牡丹区高庄镇村民郑建林“曹州刻铜”非遗作坊里传出来,传承人郑建林正在铜器上“作画写字”,随着刻刀声响,铜屑散落,或山水花鸟,或名言诗句,在铜器表面精彩呈现。

“曹州刻铜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传承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目前是市级非遗项目。”郑建林说,其祖辈人曾在北京为当时清朝贵族遗老篆刻文房用品,彼时刻铜风靡一时,他们郑家也与刻铜结缘。

曹州刻铜技艺是在铜面上,以中、切、挑、铲等技法,刻出阴阳、虚实、飞白等效果,融质地、做工、造型、装饰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手工刻铜制作过程比较繁琐,从选料、粗磨、细磨、上稿、雕刻,再到打磨、精修、上色等需要10多个程序,它的独特价值就是唯一性,不会有第二件同样的作品。”郑建林表示。通过创新,他把古时青铜器上的元素,通过二次设计刻在现代生活饰品上,备受业内人士好评。

刻铜技艺让平淡无奇的铜器有了生命力,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见证。郑建林依托“曹州刻铜”非遗作坊,将技艺传授给周边的爱好者,带动大家一起学手艺,共同致富。

近年来,牡丹区依托非遗项目着力培育发展“手造产业”,探索文化传承新模式。通过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设乡村非遗工坊、培育品牌企业、开展技能培训、推广“产品+电商+旅游”等有效举措,着力推动非遗项目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俏销市场的文创产品。

在胡集镇东马垓村,裘皮玩具产品走俏国内外市场。“现在,海外客商都是把当地的动物图片资料发给我,我们再按比例设计制作成裘皮工艺品。”胡集镇宇航裘革制品公司负责人马催说,正是因为跟上了时代发展和客户需求,裘皮玩具产品越来越受到国外客商的喜爱,成为当地的出口创汇产业之一。

目前,“裘皮工艺品技艺”这一市级非遗项目已成为胡集镇的特色产业之一,专业研发生产老虎、松鼠、狮子等各种动物裘皮玩具。该镇发展规模较大的加工企业13家,产业链相关加工户200多家,年总产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带动当地400余名村民就业增收。

“作为地方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保护和传承好‘非遗’,也就等于留住了我们的‘乡愁’。”牡丹区委宣传部部长李淑梅表示。近年来,该区培植发展了一批“非遗工坊”“手造工厂”等特色文创企业,规模企业已超过10家,“手造微工厂”300余个,年总产值逾10亿元,带动当地2.5万名村民就业增收,“老手艺”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菏泽报业全媒体 记者 李保珠 通讯员 郜玉华


相关阅读

  • 独“锔”匠心!潍坊三位手艺人捧回仨金奖

  •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近日,在济南举行的2023山东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中,我市三位锔艺匠人张强、杜超、王峥,凭借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芝麻掇球》《金口玉
  • 青浦市民,开课啦!体验“在崧泽遗址修文物”

  • 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匠人们的恬淡工作生活令多少人心驰神往如今梦想照进现实崧泽文化研学系列之“文物修复课堂”让广大市民体验和感受现实版的“我在崧泽遗址修文
  • 礼乐山东|【我和文化馆的故事】我眼中的文化馆

  • 我的专业不是艺术类,却从小对文艺活动保持着憧憬。2021年,我顺利考入文化艺术中心,也是这一年,文化馆重组并入文化艺术中心。两个“新生”面孔由这一年开始相见,从此产生了不解之
  • 【致敬传承】龙江非遗传承人让满族刺绣焕发新彩

  •   “今年是我从事刺绣的第27年,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刺绣上。能专门从事这个工作是我的荣幸,更是我毕生追求的事业。”今年50岁的王洪玉,凭借对刺绣的热爱与钻研,荣获国家级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海淀区文旅局征集《发现新海淀》视频

  • 日前,区文旅局重磅推出《发现新海淀》2023视频征集活动。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森介绍,凡是途径海淀、生活在海淀、扎根在海淀,无论年龄、身份、职业的每一位“个体”都可以用
  • 海报时评|珍惜粮食,是对袁隆平院士最好的缅怀

  •   海报新闻评论员 王红妮  他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他毕生的追求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为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并将其推
  • 一季度张家口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河北省第一

  • 今年以来,张家口市商务局围绕省、市关于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的重要部署,以送服务到基层为抓手,全面落实“八个一”工作要求,持续推动开发区能级指标提升。一季度,张家口15家省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