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烫丨明码标价让消费市场无“刺客”

川观新闻记者 赵荣昌


拿起一支雪糕,看似普通,结账时却发现价格高得惊人,“雪糕刺客”在这个夏日让很多人感受了一把“透心凉”。


“雪糕刺客”之所以“刺痛”消费者,主因不在于其高于普通雪糕的价格。究其根本,是因为其没有明码标价,导致消费者结账时产生的心理落差,这让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没有得到保障。


7月1日起施行,由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明确了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进行明码标价,明确标示价格所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简而言之,经营者若未对商品进行明码标价,可能存在侵害消费者知情权的情况。


现实生活中,诸如“雪糕刺客”的情况并不鲜见。五颗话梅100元、20克茶叶超千元……此类现象饱受争议的背后,并不一定是消费者消费不起,而是消费者觉得,“商品贵要贵得有价值,贵得明明白白”。没有标明价格的售卖模式,让消费者有种莫名被宰的感觉。


明码标价体现了经营者的诚信程度,对消费者的童叟无欺。市场经济背景下,消费者心甘情愿地选择高品质产品进行适当消费,是促进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必备条件。于商家而言,让消费者清清楚楚价格、明明白白消费,是必须的义务和职责。如果每个商家都做好价格标注,消费市场便也再无“刺客”。


当然,对于消费者而言,要理性消费,切不可因为一时“面子”而助长了商家的无良之举。遇到商品“刺客们”,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