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绿色发展根基 释放产业转型新动能!

夯实绿色发展根基 释放产业转型新动能

——我市着力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链发展综述

生态环保产业是支撑生态环境治理的产业基础,也是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

今年以来,我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积极谋划生态环保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锁定目标,理清思路,苦干实干,着力打造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等为重点的生态环保产业链,做大做强生态环保产业,助力全市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延链补链强链则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题中之义。

今年1月,我市制定印发《武威市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对实施链长制作出具体安排部署,确定重点产业链及链长,提出了重点推进的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奶产业、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文化旅游、信息产业、特色医药、生态环保7条重点产业链。

根据《武威市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要求,生态环保产业链迅速行动,全面启动相关工作——

1月27日,生态环保产业链工作专题会议召开,建立了由11个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对产业链推进工作做了安排部署。

3月24日,全市生态环保产业链工作推进会召开,审议通过《武威市生态环保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武威市生态环保产业链工作推进机制》。

……

产业发展,谋划先行。我市编制生态环保产业链图谱,明确了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强化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等14项产业链发展重点任务,明晰了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发展路径,全力推动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我市紧密结合国家“双碳”目标,探索实践生态治沙增汇与光伏治沙减排的双向碳中和模式,拓展创新“光伏+现代农业”等“光伏+”应用平台,稳步推进光伏治沙工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实现沙漠生态治理、沙漠旅游、群众增收、经济高质量发展多赢目标。

6月7日,我市首个产业链党委——市生态环保产业链党委揭牌成立。

未来,我市将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用“党建链”串起“产业链”,促进链上相关企业优势互补、互助共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进入“十四五”时期,如何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如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我市抢抓共建‘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结合全市‘十四五’规划布局和产业发展实际,围绕生态修复、污染防治、国土绿化、防沙治沙、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5个方面,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编制生态环保项目清单,积极打造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固废危废处置利用为重点的‘1+N’生态环保产业链。同时,在生态环保产业链上成立全市首个产业链党委,促进链主企业、链上企业优势互补、互助共建,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生态文明的新武威。”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春介绍说。

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设到哪里,党建引领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我市通过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人才育在产业链,推动党建工作融入产业链发展全过程、各环节,积极构建“党建引领、行业归口、产业链接、融合发展”的产业链党建体系,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实现党建工作与产业链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赢目标。

此外,我市坚持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印发实施了《武威市生态环保产业链工作推进机制》,从机构设置、主要职责、会议制度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机构、工作职责,链长每半年组织召开推进会,执行链长每季度组织链长制成员单位召开座谈会,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有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序进度高效推进。

生态环保产业实现稳中有进,龙头企业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凉州区静脉产业园,各个生产环节都隐藏着安全环保、节能降耗的“绿色奥秘”。回收的生活垃圾可直接进行焚烧发电;餐厨垃圾通过处理,油脂可以制作生物柴油,残渣进入焚烧发电项目进行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炉渣能回收利用制作建材,垃圾产生的渗沥液进入渗滤液处理站达标处理后,可用做景观补水及绿化用水……在这里,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

2019年9月,凉州区政府与中国光大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武威光大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签署《武威市凉州区静脉产业园PPP项目特许经营合同》。一个项目总投资6.39亿元,包含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餐厨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医疗废弃物处理项目和生活垃圾填埋场四个子项目及城乡一体化收转运服务为一体的垃圾处理项目诞生了。2021年6月,凉州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顺利投产运行。

“项目每年可处理生活垃圾约29万吨,辐射凉州区及周边39个乡镇,使居民的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解决,并且每年可产生优质电力1亿度。”武威光大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运行部经理助理武晓伟说,作为生态环保产业链的一家链主企业,下一步将继续优化焚烧工艺,全量处置凉州区的生活垃圾,助力武威市生态文明建设。

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产业、抓手在项目,打造形成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需要上下游产业配套,各个环节齐头并进。

我市经过对比筛选,将武威光大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确定为全市生态环保产业链链主企业。同时,以项目建设推动构建生态环保产业链,建立了武威市生态环保产业链重点项目清单,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从生态修复、污染防治、国土绿化、防沙治沙4个方面谋划实施生态环保项目62个,项目总投资123亿元。市生态环境局充分发挥执行链长部门职责,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企业为主体,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力推动生态环保产业链提质增效。

在凉州区南部山区的国储林种植基地,一棵棵苗木错落有致、整齐地爬满整个山坡,放眼望去,一片新绿赫然呈现在眼前,昔日黄土滩,如今已换上新装。

推进节能降碳,持续提升环境质量,森林碳汇是解决气候危机应对碳中和的高效途径。

今年3月,凉州区南部山区国家储备林(碳汇林)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营造国家储备林(碳汇林)1.04万亩,配套建设节水灌溉工程、道路工程、电力工程,推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植绿于民,还益于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凉州区广泛吸纳当地及周边务工人员,有效提升当地群众收入;山杏、沙棘等经济树种可优化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适时推动碳汇量交易,可增加区级财政收入,真正把生态效应转化为经济效应,为下一步祁连山区生态修复和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总结模式、积累经验,进一步壮大生态环保产业。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项目抚育管护,成立专门管护队伍,做好修枝、抹芽、浇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进一步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做好苗木储备工作,通过外出考察、市场调研等方式,摸清市场苗木情况,为下一步补植及2023年植树造林打好基础,从源头上把控好苗木质量关。加大融资贷款力度,紧盯国家、省、市投资政策导向,加大项目申报,积极对接农发行、发改局等单位,加大融资贷款力度,为下一步国储林打好经济基础,做大做强‘国储林+’文章,为凉州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一份力量。”凉州区绿之源生态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项目经理赵元军说。

项目建设,久久为功。未来5年,我市将继续在南部山区浅山区采取集约经营方式,营造以山杏、樟子松、云杉、沙棘为主的国家储备林(碳汇林)5万亩,有效增加南部山区林草植被,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推动生态环保产业链提质增效。

全媒体记者 韩筱蓓 于芳

原创内容 版权归武威市融媒体中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秦瑞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