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次实跳,他是刀尖上的舞者

 

1415次实跳,他是刀尖上的舞者

作者:李灰懿   主播:崔爽

西北的内陆高原,戈壁深处,寸草不生。绵延起伏的明代烽火台,一处相对平缓的山背开阔地,一座二层白色建筑是方圆数十里最显眼的地面标志物,也是跳伞队员每天登上飞机一跃而下的地方。

空气沉闷得很,阴凉的风吹过半风化的山峰,卷起漫天黄土,枯草也打着卷也上了天。乌云压顶,气温骤降,官兵们略微感到呼吸受到压迫,大概要下雨了。

起降场最显眼的地方,放置着一块一人高的蓝色黑板,上面标着明天跳伞人数、次数、出发时间和飞机进入方向。即使这黑板也并不起眼,但在跳伞员的眼里,它是那样的引人瞩目,再低的温度也不能熄灭他们火热的心和对跳伞的热情。在跳伞期间,每天公示一出来,大家都会迫不及待来记录……

冯志强当兵二十年,皮肤黝黑,性格豪爽,对训练极为苛刻,深受战友们喜爱。眼角的鱼尾纹,像黄沙一样堆积了一层又一层;额头的抬头纹也蔓延开来,层层叠叠,是岁月留给这个老兵的印记。

“志强,你都跳了二十年了,也一把年纪了。今年就别跳了,在地面指挥指挥就行了。”电话那头,妻子关心的语气显得格外焦虑。因为工作,妻子经常和他吵架,埋怨他,嫁给他和没嫁人没什么区别。每次妻子发牢骚,冯志强总是一声不吭,等她脾气发完了,再耐心和她谈心沟通。

冯志强已经习惯了每年到跳伞时,都避免不了的爱意“争吵”。但他对跳伞的热爱始终没变,正是因为喜爱,这一坚持就是二十年,比自己婚龄都长。跳伞的诱惑对他来说很难抵挡,坠落的瞬间肾上腺素飙升,战斗的情绪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当降落伞展开,阳光和微风打在脸上,焦虑的心逐渐平静,慢慢感受蓝天和白云,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

第一次参加伞降实跳的士兵往往会紧张甚至恐慌——有冒虚汗的,有脸色苍白的,也有直接吐了的。有时,过度紧张还会促使一些士兵在离机前不由自主地,伸手抓住身边一切能抓住的东西,比如护栏、绳索或者机门。

冯志强也不例外,第一次参加伞降实跳,宣布架次时,当主教练点到自己名字时,冯志强心底微微一颤,恐惧感油然而生。第二天背伞进场时,心里还一直忐忑不安,因为他从来都没体验过“行走天地间”的那种感觉。登上飞机后,额头豆大的汗珠不停的顺着伞盔滴落。他无数次拉紧帽带,脸上的肉都已经挤压变形,但冯志强丝毫没有感觉到脸部带来的疼痛。他双眼呆滞,一直望向机舱外,试图缓解心中的恐惧。

从离机到降落伞打开需要五秒的时间,第一次跳伞时冯志强感觉整个魂魄都出了窍,全身紧绷,连眼睛都不敢睁开,平生第一次感觉五秒的时间是那样的漫长,仿佛把自己这些年的回忆都想了个遍。

“嘭”的一声,灵魂回到了躯体,一股突如其来的幸福感袭来。耳边自由落体的风声小了许多,他紧张地抬起头看了看头顶的降落伞。一种巨大的回归感和幸福感瞬间溢满冯志强全身,望着天空中那一朵朵绚丽的伞花,他终于看到了“生命的高度”。冯志强试着拉了拉降落伞的“油门、离合、刹车”熟悉了基本操纵,地面也扑面而来,距离地面的高度越来越近。

操作降落伞和开车的原理一样,刹车踩早了容易两车距离大,刹车踩晚了就撞车了,要不早不晚刚刚好。受训时,就常听班长讲,“三松三刹”这样才会蜻蜓点水。冯志强按照班长所教的方法,顺利完成了第一次伞降实跳。

高空跳伞危险系数较高,不仅是对实战技能的检验更是对胆量和心理的极限考验。看似简单的腾空一跃背后,是特战队员们非比寻常的付出。要想成功登上飞机,从天而降,必须经历上千次的伞降地面动作训练,上百次的叠伞训练和多次的理论考核,所有的考核达到优秀以上水平才能完成实跳。

在叠伞场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人只有听到口令后才能行动,不得发出任何与训练场无关的声音。此间,官兵们既不能走,也不能坐,更不能出声,主手和副手之间传递信息要用眼神完成。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是防止有人开小差,不细心。

降落伞由许多根伞绳和伞衣组成,只要任何环节出了问题,到了天上,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伞花一开,到落地只有一百六十多秒的时间,旁人感觉到的都是那一瞬间的美丽。可冯志强心里清楚,要完成那绚丽的一跳,平时的苦练是一环也不能马虎。

身为伞降教练员,冯志强除了教学任务以外,很大一部分职责就是完成跳伞前的技术检查,降低风险,尽可能确保训练安全。他在组织伞降地面动作训练时腰间经常挂着一把尺子,手里拿着一把剪刀。

受训者叠每一折伞翼,收每一股伞绳,他都得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眼地过;伞翼进风口的宽度、伞绳平叠的高度,他都拿尺子来量精确到毫米。

特种部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最舒服的日子永远是昨天。但对于参加实跳的特战兵来说,最舒服的日子除了昨天,还有纵身跳出机门的那一刻。

天渐渐破晓,天空还镶着几颗残星,大地蒙胧,如同笼罩着银灰色的青纱。过了一会儿,东方天际浮起一片鱼肚白,大地也光亮起来,十余台运输车搭载着特战队员,缓缓开出营区大门,向伞降地域集结。寒冷的气息弥漫着沙漠北岸的着陆场,席卷了整个戈壁的上空,而冯志强却感觉不到一丝的寒气。

迄今为止1415次实跳的伞降训练生涯中,这个数字冯志强铭记于心。

飞机起飞后,令人窒息的紧张感蔓延开来。幽暗的机舱内,巨大的轰鸣声,跳伞队员靠着眼神和手势交流。十分钟后,飞机抵达1200米的高空。

随着跳伞信号响起,在飞机尾门打开的一瞬间,风顺着机门直往里灌,仿佛要把直升机撕裂。冯志强和队员们相继做着同样的动作,冯志强把头探出机门外,感受了一下这久违的蓝天,他顺着大腿一侧看了看地面,感觉位置刚好,他带着其余几名同志迅速离机。

风带动引导伞,不停抽空伞包里的伞绳。“砰。”降落伞完全张开了,他抬头看了看头顶红白相间的伞花和身后的战友,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他抬起右手看了看高度表,指针对准九百米的位置,他迅速校高,就像“陨石”一样飞快地朝着地面扑来,突然,一个急刹车,他站在了中心点。

着陆后,冯志强习惯性地拿出手机给妻子发送一条平安短信,这一习惯他已经保持了十余年。

用美丽的文字和声音

传递抵达人心的力量

祝您晚安!


作者 | 李灰懿

李灰懿,76集团军某旅战士,先后在《解放军文艺》《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万余字。


主播 | 崔爽

崔爽,76集团军某旅助理工程师,现为海军航空大学研究生,爱好读书,配音,多次担任平台主播。

征稿启事

总监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