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学意识引导乡村短视频文化发展

  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给我国乡村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范式变革。在这新一波的变革中,短视频因其独特的技术审美与文化消费功能,对激活、盘活优秀传统乡村文化起到了关键作用,逐渐酝酿出了一种新的乡村短视频文化。从乡村景物呈现、乡村物产推荐、乡村生活展现,到乡村技能传递、乡村美食介绍,在技术和资本的驱动下,乡村短视频不断制造新的乡村景观,传播乡村格调与乡愁情感。这既强化了乡民的文化主体性,又提升了乡村文化的市场价值。然而,这种表面的革新亦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一方面,内容和题材的重复现象十分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乡村文化的特色性与差异性;另一方面,一些制作者为了获取商业利益以快感逻辑代替美感逻辑,拉低了作品的文化和审美品位,扰乱了市场秩序,致使其积极价值正滑向模糊化。

  互联网乡村文化在保持其经济属性的同时,还要守住其文化属性,只有坚持以美学意识提升作品的品质,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从内涵来看,美学意识倡导的是乡村短视频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按照特定时空内的美的规律进行生产,重视美感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整合作用,以及对生产与消费流程的审美活动化筹划,最终既使作品本身产生较高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又使乡村短视频消费成为大众获得心灵自由与生命力释放的活动。美学意识的核心是发挥审美活动对美感共同体的营造。换言之,美学意识要凭借短视频对视觉观看功能的强化,培育一种乡村美感共同体,以便于从根本上增强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因此,美学意识不是古典美学那种重形而上的理论思辨,偏离感性实践,强调自律的美学意识,而是来源于特定历史语境下的日常生活,注重感性实践,强调介入的美学意识。它离不开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体系和审美标准,其目的是要通过乡村短视频进行一种新主流审美经验的创造,实现个人的审美需求与社会文化治理层面的融通、共生与统一。

  美学意识的出场首先来源于感性审美活动对实现人类自由的支撑作用。没有感性的活动人就不能获得理性,也就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而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别无他法。在后现代美学理论中,美学话语彻底转向生活实践、感性与实用,关注与产业、消费、科技密切相关的大众审美文化实践的感性启蒙与意识形态功能。乡村短视频作为大众审美文化实践的一部分,理应嵌入到这一美学秩序中,如此才能与实现人的自由这一终极目标关联起来,才能获得根本的叙事动力。

  美学意识的出场还在于它可以恰当地纠正当前审美与技术、资本的不平衡关系。乡村短视频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物,带有鲜明的数字文化的技术性与消费性特点。短视频凭借智能手机、互联网、AI算法和大数据的优势,在影像的制造、复制和传播上是颠覆性的,它使得乡村影像的生产、传播与消费变得极其便捷和迅速,其结果就是大众的视觉消费欲望被极大地释放,而乡村文化亦在视觉技术的包裹下演变成了文化经济的重要生产资料,成为了一个个视觉奇观。在这里,新奇、有趣、好玩成为主要逻辑,思想性、美感性、意义性是极度弱化并处于从属性地位的,这决定了象征着诗意、传统、宁静的乡村性很难超越于经济和技术之上。这是一种技术与经济对审美的超越,并非是乡村文化发展的健康状态。

  事实上,以美学意识引导乡村短视频的发展也是有其现实的文化根基的,是现实倒逼理论的必然。尽管乡村短视频的兴起有技术和资本要素的驱动,带有消费文化属性,但归根到底张扬的还是乡村文化,而大众其实对此亦有切实需求。因为与城市文化相比,乡村文化在中国的语境下是有其特殊性的。它既指向了家乡,又象征着自然、田园与传统,更是一种乡愁的寄托,特别是在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日益加速的语境下,乡村文化已然成为缓解城市焦虑病的良药。费孝通曾说过,传统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土”是农业社会下的中国人的根。中国人其实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这仿佛是民族的一种集体记忆。应该说,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不管是作为革命时期被启蒙的对象,还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化的帮手,乡村及其文化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都至关重要。同时,这也促成了近代以来我国文艺生产中的乡村叙事传统。乡村短视频的出现依然从属于这一框架,它的发展、壮大依靠的正是在这一框架之内对乡村文化与乡土情感的激活,及其与新时代中国社会文化总体发展的绑定。因此,对其展开积极引导是必要和必然的。

  值得注意的是,倡导美学意识绝不是要完全将乡村短视频彻底艺术化,而是以间性哲学视野去调节审美、技术、资本、商业之间的关系。目前看来,文化主体审美品位与责任意识的缺乏、平台和生产者的逐利性、技术对视觉消费快感的制造、受众度对想象性满足的需求等,是造成乡村短视频乱象的最主要原因。但事实上,技术和产业因素其实是无法避免的,这是大众审美文化最基本的生产逻辑。不管作为个体娱乐形态,还是作为平台获利方式,乡村短视频都是文化工业的产物,都带有典型的消费性、娱乐性,这决定了它的审美并非是高居于艺术自律庙堂之上的,而是渗入进感性的日常实践之中的。不过问题却在于,不能无限制弱化审美属性,否则将会不断消弭乡村短视频的文化根基。因此,确立间性视野就是要确保不同属性之间的平等对话性,强调它们的“共在”“互在”,就是构建去“主体—客体”化与去非此即彼化的关系模式,从而在整体上达成一种平衡。

  从实践层面来看,美学意识应主要赋能在文化主体环节,使他们树立美学视野,培育审美品位。美学视野指的是文化主体理解乡村短视频作为人的感性实践所具有的美的本质属性,能够以审美活动的规律审视它的生产、传播与消费。审美品位指的是文化主体面对乡村短视频时呈现出的一种对美感的判断力,它有助于对好的审美品质展开选择和评价。但由于乡村短视频的运营主体是多元的,不同主体面对的境遇不同,因此具体还要做到以下“五个坚持”。第一,坚持审美创意性。即文化主体应以一种差异性、创新性、创造性的策略从事乡村短视频创作,从而达成需求和生产之间的平衡,保持作品可以持续提供新的审美经验。第二,坚持视觉展演性。即要持续从不同维度对乡村进行视觉化呈现,保持其好看性与审美性的统一,以深化乡村景观的“图像货币”属性提升其文化竞争力。第三,坚持跨界融合性。即在内容层面坚持乡村文化主体性的同时,注重和其他文化元素相融合;在运营层面坚持乡村短视频和其他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业态的融合,以积极探索乡村文化生产的多元性。第四,坚持开发适度性。即文化主体要认识到乡村文化的视觉产业化开发不是无限的,要严防资源浪费、信息污染,要讲究生态意识、伦理意识。第五,坚持文化反思性。即文化生产主体和消费主体要以高度的责任意识、批判意识及时对乡村短视频内容和运营中的不足展开反思和批判。

  从效果来看,美学意识的介入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因为美学意识虽然是文化主体内在的本然的心理能力,但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实践的建构,在特定的社会中被特定的人群或体制制造,有其政治属性;而乡村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不仅是个体性行为,也具有公共性。因此,美学意识的出场召唤的其实是一个数字时代的审美文化治理问题。换言之,美学意识就是要助力乡村短视频这种文化业态的健康发展,使其成长为一种真正的乡村审美文化,但又要充分发挥短视频这种视觉审美形态对乡村文化的带动作用,使乡村文化既能公平、公正地发展,又能高质量地发展,最终通过乡村短视频文化的生产与传播,互联网乡村审美机制的建构与文化交往实践的普及,不断实现数字时代乡村情感结构、社会交往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形成乡村审美共同体。这是一种数字时代的新的乡村审美教化范式。这种范式得益于文化的大众化,但离不开文化的审美特性,只有借助审美性才能发挥教化行动者的作用。

  文化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手段,也是其目的,乡村振兴亦离不开乡村文化的振兴。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时代,新兴的数字审美媒介也理应成为繁荣乡村文化的重要抓手。随着乡村短视频产业链的逐步成熟与市场培育期的完成,互联网乡村视觉文化仍将持续繁荣,也必然会产生更为重要的社会效应。这就要求乡村短视频讲责任、讲品位、讲格调,充分发挥自身在审美层面直抵心灵、摇荡性情、润物无声的特点,以及彰显视觉“共通感”的优势,为构建新时代的美丽乡村提供独特的场域。就此来讲,以美学意识引导乡村短视频发展是有重要的社会治理意义的。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短视频文化的‘乡村叙事’研究”(21CZW01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 作者:柴冬冬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