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10时至12日10时 兰州新增30例无症状感染者,详情公布→

7月11日10时至12日10时  兰州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0例

记者从兰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上获悉,2022年7月11日10时至12日10时,兰州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0例,其中城关区21例,七里河区1例,西固区2例,安宁区5例,永登县1例。

截至7月12日10时,本次疫情兰州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0例,其中城关区9例,七里河区1例;无症状感染者75例,其中城关区60例,七里河区2例,西固区2例,安宁区10例,永登县1例。现有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隔离医学观察,目前情况稳定。(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宇晨)

兰州市城关区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1例

7月11日10时至7月12日10时,兰州市城关区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1例,无确诊病例。截至7月12日10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例、无症状感染者60例,均在定点医院救治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目前情况稳定。

新增病例基本情况

病例牟某某,女,现住兰州市城关区靖远路街道,系重点区域核酸筛查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牟某某,男,现住兰州市城关区靖远路街道,系重点区域核酸筛查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张某某,男,现住兰州市城关区靖远路街道,系重点区域核酸筛查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陈某某,女,现住兰州市城关区靖远路街道,系居家隔离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任某某,男,现住兰州市城关区拱星墩街道,系重点区域核酸筛查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张某某,男,现住兰州市城关区靖远路街道,系居家隔离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韩某某,男,现住兰州市城关区靖远路街道,系居家隔离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王某某,男,现住兰州市城关区五泉街道,系居家隔离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马某某,男,现住兰州市城关区靖远路街道,系居家隔离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陈某某,女,现住兰州市城关区渭源路街道,系重点人员筛查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何某某,女,现住兰州市城关区靖远路街道,系集中隔离点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张某某,男,现住兰州市城关区雁南街道,系重点区域核酸筛查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张某某,女,现住兰州市城关区雁南街道,系重点区域核酸筛查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岳某,女,现住兰州市城关区拱星墩街道,系重点区域核酸筛查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李某某,女,现住兰州市城关区靖远路街道,系集中隔离点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张某某,男,现住兰州市城关区靖远路街道,系集中隔离点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杨某某,男,现住兰州市城关区临夏路街道,系重点区域核酸筛查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刘某某,女,现住兰州市城关区五泉街道,系重点区域核酸筛查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马某某,男,现住兰州市城关区五泉街道,系重点区域核酸筛查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张某某,男,现住兰州市城关区团结新村街道,系集中隔离点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病例魏某,男,现住兰州市城关区靖远路街道,系集中隔离点发现。核酸检测阳性。

以上人员经专家组会诊,均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已转运至定点医院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相关流调、排查、管控工作正在进行。

兰州市安宁区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例 详情→

7月11日10时至7月12日10时,兰州市安宁区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例。全区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10例,均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目前情况稳定。

新增病例基本情况

病例李某,男,现住安宁区培黎街道,系核酸筛查发现,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病例李某,女,现住安宁区安宁西路街道,系核酸筛查发现,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病例闫某某,女,现住安宁区安宁西路街道,系核酸筛查发现,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病例安某,男,现住安宁区安宁西路街道,系核酸筛查发现,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病例安某某贤,男,现住安宁区安宁西路街道,系核酸筛查发现,经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第三轮核酸检测筛查出阳性人员12人

第三轮核酸检测筛查共采样266.42万人次,筛查出阳性人员12人。

       

兰州市进一步挖掘核酸检测潜力,统筹市内外医护力量,充实核酸检测队伍,全市采样人员增加至6891人。进一步优化“采、送、检、报”各环节流程,确保24小时内完成一轮核酸检测筛查。

兰州市共追踪到密接者3794人,均已落实相应管控措施

截至7月12日10时,兰州市共追踪到密接者3794人、密接的密接3054人,均已落实相应管控措施。

       

目前,兰州市已提高单管识别效率,组建110支应急采样小分队,对发现的混管阳性人员第一时间迅速追踪到人,开展单人单管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和封控管制等工作。

兰州市目前共有高风险区17个,中风险区6个

截至7月12日10时,兰州市共有高风险区17个,中风险区6个。

       

兰州市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及时动态调整区域风险等级。

7月11日,将城关区盐场路街道九州幸福苑小区、皋兰路街道六建家属院、五泉街道和平新村19号火电公司家属院、火车站街道金轮颐园小区6号楼、铁路西村街道达祥南苑小区、草场街街道香榭丽花园2号楼、草场街街道3512西大院63号楼、五泉街道五泉南路117号、东岗街道兰泰小区院内48中学、火车站街道铁路设计院小区,安宁区安宁西路街道交大南苑公寓10号楼、孔家崖街道陇电盐锅峡电厂小区、甘肃火电工程公司安宁小区、安宁西路街道荣光崴廉公馆3号楼1单元,永登县红城华山村2社划定为高风险区;

将安宁区西路街道荣光崴廉公馆除3号楼1单元以外区域、安宁西路街道交大南苑公寓10号楼以外其他交大校园区域、培黎街道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永登县红城华山村全域(2社除外)划定为中风险区。

兰州市城关区已划定高风险区11个、中风险区1个、临时管控小区623个、管控单元1145个

自7月7日以来,城关区划定高风险区11个、划定中风险区1个、临时管控小区623个、管控单元1145个,涉及住户44801户、103995人。

       

以小区管理特别是涉疫小区管理为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强化小区专班力量,着力提升工作专班、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充分发挥志愿者等力量的作用,统筹高效做好重点区域的核酸筛查、封闭管理、民生保障、值班值守、信息发布、突发情况处置等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兰州市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物价平稳、运行有序

兰州市开展粮油肉蛋菜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供需、库存等监测,保持小超市、粮油店、菜市场等生活必需物资经营场所正常营业,确保满足居民生活必需品消费需求。目前,兰州市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物价平稳、运行有序。

       

7月11日,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调入蔬菜1712吨,水果1878吨;销售蔬菜约1800吨,水果约1900吨;库存蔬菜约10410吨,水果约5270吨。13家重点监测的应急保供企业,对粮油类均按照20-30天销量备货,对生鲜类按2-5天销量备货,视销售情况调剂补充。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查处了一批价格违法行为,对城关区下沟市场疏鲜源火锅食材店、广武门后街佳家鲜生鲜食品店、平凉路果果家水果店等未按明码标价的10起典型案例进行了公开曝光。

11家“非绿码”定点医院转运风险区域急危重症等就医患者122人次

7月8日以来,共向11家“非绿码”定点医院转运风险区域急危重症等就医患者122人次,为10.79万余名中高风险区和临时封管控区域人员提供代采、代购及送货上门等服务。

      

依托“社工委”平台聚合优势,统筹社工委委员、下沉驻守干部、退役军人志愿者队伍、楼院长等社区各方力量,细化中高风险区域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保障供应和人文关怀措施,采取线下全面覆盖、线上订购+线下志愿者配送入户等方式,为群众提供“点对点”接送服务、心理疏导等服务。

       

严格落实小区出入人员及车辆内所有司乘人员“一扫三查”管理要求,做好核酸检测现场组织,引导居民群众减少聚集、佩戴口罩,加强个人防护。

兰州市城关区累计排查密接人员2133人

截至7月12日,城关区累计排查密接人员2133人,密接的密接1601人。

        

城关区严格按照《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分级分类,精准落实密接、密接的密接、涉疫场所暴露等重点人员管控要求,组建“阳性”人员追踪工作专班,充分发挥“三公”协同作用,按照“十同”范围和“十快”要求,持续优化处理流程,不断提高追阳效率。

           

同时,紧盯聚集性疫情风险高的点位,严格判定密接范围,严格初期管控,及早兜住疫情传播风险,减小疫情防控成本。城关区也加强了对医疗机构、冷链物流、快递外卖、公共服务等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和重点机构场所人员的核酸筛查,明确“应检尽检”要求。

兰州市城关区累计排查阳性病例轨迹涉及场所572处,均已采取相关措施

自7月7日以来,城关区累计排查阳性病例轨迹涉及场所572处,均已采取相关措施。

      

城关区第一时间对涉疫场所和风险暴露人员落实管控,特别引导群众密切关注涉疫人员活动轨迹信息,并及时报备。针对传播风险较高、有可能成为“疫情放大器”的风险点位,安排流调专班进行全面梳理复盘,通过通信大数据、健康码、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进行精准管控,持续追踪溯源,确保不漏一人。

  

同时,按照社会面临时性管控要求,强化社区小区防控措施,严控人员聚集,严控群体性活动,关停各类非生活必需场所和所有公众文化娱乐休闲场所,确保社会静下来。督促检查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商超市场等公共场所严格落实“一扫三查”、通风消毒等措施。

(奔流新闻记者 王思璇)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奔流新闻(ID:BENLIU-NEWS)

编辑:徐敏之 责编:朱旺 校审:都一鸣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