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粤剧越唱越响!番禺石碁镇创新粤剧传承方式亮点多多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是岭南地方戏的代表,是继昆曲之后又一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剧种。作为岭南古邑之一的番禺石碁镇,不但拥有数十载的粤剧传唱历史,还不断创新粤剧传承的方式方法,整合各方力量、优势资源,让粤剧越唱越响。

粤韵飘扬展岭南古邑风采

“文化山乡底蕴深边,连桥大蔗坑金,剧场风采当无间,团队精神跃一层,六秩征帆歌惠政,十分造诣报知音,年前再绽新红豆,庆典辉呈美善真。”近日,这首由番禺区曲艺家协会原主席张珠先生撰写、句首首字组成“文边剧团六十年庆”的诗句,生动描述了石碁镇文边村曲艺社60年的成长发展历程。

据悉,在1962年,文边村成立了业余粤剧团——文边曲艺社。文边曲艺社自成立以来便一直参与村居开展的文艺活动,从初期排演小粤剧,到后来的样板戏、大型现代剧,改革开放后的古装粤剧等,每逢传统节日、喜庆日子,村中便搭台演出,锣鼓喧天,粤韵悠扬,村民们共聚一起吹拉弹唱,热闹非凡。60年来,文边曲艺社大小剧目演出数百场次,自编自导了《山乡风云》《苏小妹三难新郎》等几十个剧目。多次送戏下乡,表演《女驸马》《狄青闯三关》《拦江截斗》《凤阁恩仇未了情》等经典曲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广州市少儿粤剧课本剧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2016年8月,文边曲艺社以《歌唱妇儿会》《女驸马》获番禺区私伙局曲艺大赛铜奖。“当年大赛共36个乐社及单位参加,我们进入前10名,获得铜奖,相当难得。”现文边曲艺社领队黄焕萍自豪地说。2021年,文边曲艺社成员与文边小学粤剧班小演员共同出演由著名粤剧导师詹巨昌执导的垃圾分类粤剧小品《垃圾分类我先行》,以生活中常发生的垃圾乱扔冲突为背景,真实还原了文边村未开展垃圾分类前的状态,反映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呼吁全员行动起来做好垃圾分类,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及报道。

传承创新少儿戏曲齐欢乐

粤剧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时代命题。近年来,石碁镇持续开展“粤剧进校园活动”,扶掖后辈,培育戏曲新苗;邀请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吴非凡及其团队,把“广州市少儿粤剧课本剧实践基地”落户石碁;同时活化石碁镇文物点同安社学,引进吴非凡粤剧名家工作室,助力石碁镇粤剧传承发展。

2019年,石碁镇成立了文边小学少儿戏曲社团,开启了粤剧文化传承的新起点。社团宗旨是“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小学生内涵,丰富校园生活”。社团活动采用“请进来”的有效方式,聘请了从事粤剧传统文化工作30年的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詹巨昌为戏曲社团的粤剧导师,结合校外资源,通过校内外联动机制,将中华戏曲传统文化带入校园,将传统艺术送到学生身边。该校戏曲社团的粤剧折子戏《八大锤》《小哪吒》分别荣获2020年番禺区“粤剧进校园”青少年戏曲大赛粤剧表演类一等奖、2021年番禺区“粤剧进校园”少年戏曲大赛戏剧类二等奖。

粤剧课本剧《小英雄雨来》

“文物+文化” 让粤剧越唱越响

2021年11月,“广州市少儿粤剧课本剧实践基地”落户石碁镇,标志着首个广州市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正式启动。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吴非凡及其团队,以名家带学等形式,推动粤剧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创作的少儿粤剧课本剧《小英雄雨来》于2021年番禺区粤剧进校园青少年戏曲大赛中斩获银奖、2022年广东省小梅花优秀集体奖、2022年广州市中小学美育节戏曲专场一等奖,少儿粤剧课本剧的推出也获得《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澳门日报》等十多家媒体报道,为打造石碁镇粤剧曲艺文化活动品牌以及培育文艺创新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石碁镇文边村曲艺社60周年庆典

今年,为推动粤剧进村(社区),丰富石碁镇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石碁镇将以“文物+文化”的形式,与吴非凡老师合作,在辖内番禺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同安社学打造粤剧名家工作室。按照“因地制宜、就近就便、便民惠民”的原则,将引进名家讲堂、开展粤剧培训班、小剧场等,提供粤剧学习交流展示平台,创设广大市民与艺术大咖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今后,石碁镇将继续探索粤剧发展新模式,积极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培养文艺创新人才,让广大群众了解粤剧、喜爱粤剧的同时,留住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根脉,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有力支持。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杨璐 通讯员邹春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