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感知,思维碰撞,在太原理工的这门课程中大胆创造吧!

建筑设计基础课    

在建筑学专业有这样一门基础设计课程,它将学生从传统课堂里解放,让他们去实地调研感知建筑空间,也让他们亲自动手创造有趣的建筑形式,寓教于乐。老师则化身探索路上的指明灯,将叩响“建筑”敲门砖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这就是建筑学院葛琪老师所教授的课程,名为“建筑设计基础”

葛琪,毕业于墨尔本大学建筑系,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墨尔本大学院长奖学金等奖学金,执教期间曾获第14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组) 省级特等奖 全国三等奖等奖项。

“九重阊阖开天阙”“十里高台始于足”,从每周手绘,到学期大作业,她带领学子们在探索中慢慢前进。下面就让我们跟着葛琪老师的脚步,走进她所任教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来吧~

在葛琪老师的课堂中,不仅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上课模式也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有时师生之间会产生苏格拉底式的课堂交流

“由于建筑设计这门课的特殊性,我希望能够从传统的以老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中跳出来,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这种执教理念下,葛琪老师致力于创造亦师亦友,轻松谐趣的课堂氛围,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敢想敢做,展示更好的创造性和思维活力。

 轻松的课堂氛围

 葛琪老师与孩子们的合照

建筑是一门四维的艺术,设计者少不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为了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这门课要求每周进行手绘临摹,绘画的过程就是在培养孩子们的构图逻辑与对美的感知,每一张手绘背后都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在通过绘画初步感知到建筑美的规律后,就要步入初学者觉得最难的阶段:设计

“众所周知,设计并不像数学题一样有对错之分,设计没有唯一解只有更优解。这也导致了设计师日常改方案、改图、与甲方争论。但我反而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设计,相对于指出‘你的设计是错的’,我更倾向于‘如果不按我上课教的来做,那你需要说服我,用事实道理而不是个人喜好’。当然,不符合设计规范和制图规范的情况除外。”

在这种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是共同成长的关系。老师需要不断储备更新知识,提高专业认知和教学能力,学生也在讨论中形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思维碰撞,让孩子们的创造力与建筑学这门课程迸发了奇妙的火花。

第一组

第二组

“纸上谈来终觉浅,只有置身在实际场景中,人的感观、视听、嗅味、触感才能调动起来,帮助人去理解空间、感受空间。”葛琪老师如是道。

网络找图手绘、资料调研、实地调研,学生在步步推进的教学中感知空间,建立属于自己的建筑空间感。当丰富的感知和创造力相遇,迸发的是对美的多样理解

“在上课模式方面,学生可以在教室走动,互相之间可以随时交流,也可以自由组队完成作业。每节课我都会将学生的作业贴在墙上,供大家互相评论。教室的门从来不会关闭,欢迎其他班或跨专业的师生来参观并带来自己对作品的建议。学期评图时,我也会邀请相关学科和不同背景的人士共同参与,带来不同视角的观点,这对于建筑这门不可被定义的综合学科是十分必要的。”在多种观点的综合作用下,孩子们完成了大一的结课作业:个人居住空间设计。多样丰富的表现手法带来对美的呈现,是大一这一年最大的收获。

经过了大一一整年的学习,葛琪老师所带班级的学生也收获颇丰。

豆碧鑫同学说:“正如葛老师所说,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生拥有很大的自主权,这大大激发了我对建筑设计的兴趣,更加主动的去深入到自己的设计方案中,去发现其中的矛盾点,参考类似案例,思考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有自己的见解,并在不断与葛琪老师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审美、冲破自己思维的牢笼。”

冀璇同学说道:“在葛老师的这种互动研讨的教学模式下,我的思维得到了开拓,我变得敢于想象、敢于尝试,每次看到自己的设计变成眼前的图纸模型都会特别有成就感,正是这门课程更加坚定了我前进的脚步。”

将叩响建筑敲门砖的主动权还回学生手里,这样的模式激发了大家的热忱和创造力,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稳步前行。

 建筑设计基础课

一学期的建筑设计学习结束了,但对建筑的探索、对美的执着追求却仍然生生不息,蓬勃发展。葛琪老师说:“与其说这是一门课,不如称之为沙龙或工作室更为合适。私以为只有自由开放、平等包容、充满活力的课堂才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学习、高效学习,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建筑师。”

四维的向量平衡结合,点缀连结成我们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部分:建筑。善于观察,大胆创造,是这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赋予大一学子们的精神力量,我们对建筑的追求仍然在路上!

来源 | 建筑学院

通讯员 | 刘瑜

编辑 | 郭雪祺

图片 | 来源于受访者

排版 | 王佳慧

初审 | 郭雪祺 潘雅炜 陈凯迪 苏士淇 常昊楠

复审 | 薛珮芸 孟哲妤

终审 | 张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