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医老杨: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十多年前,杨涛患上强直性脊柱炎,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军营。他脱下“橄榄绿”,穿上“医务白”,回到家乡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一身白大褂,一根拐杖,一个药箱,成了莱芜区寨里镇刘大下村“移动”的诊所。

  二十年后的今天,村里已经有了集针灸、沙疗、鼻炎检测等诊疗设备的200平方米的卫生室,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在杨涛看来,村里的就医条件好了,他对乡亲们生命健康的保障更有信心了,他肩上那副担子也更重了:“只要乡亲们需要,我就在这儿永远扎根。”

  良心账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

  “一定把生活方式调节好,少吃盐、吃得清淡些……”8月8日一早,杨涛轻车熟路地来到村民陈乐新(化名)家,开展健康随访工作。

  66岁的陈乐新患有严重高血压,是登记在册的“重点管理对象”。经过近半年的调理,老人的血压趋于正常。“杨大夫经常过来问长问短,看我们年纪大,按时上门送药,风雨无阻。”陈乐新心疼地说,“每次看着杨大夫驼背蹒跚地来送药,心里也不落忍。”

  作为乡村医生,杨涛承担着刘大下村、赵官庄村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在他的“嗒嗒”拐杖声中,一项项医疗惠民政策传遍乡村角落。

  2014年的冬夜,寒风刺骨,天空中下起了鹅毛大雪。忙碌一天的杨涛刚要入睡,枕边的电话响个不停。“不好了,孩子发烧,还有点抽……”电话那头,村民刘延杰焦急到语无伦次。原来,刘延杰不到1岁的孩子突发高烧,并出现抽风症状。

  杨涛提起药箱,披上棉袄,踉踉跄跄地冲向雪夜中。门外的积雪没过脚脖,脊背的疼痛让他活动受限,一不留神,就被石头绊倒,重重地跌倒在雪窝中。几经挣扎,他勉强扶着墙根缓缓地站起来。

  婴儿的啼哭声越来越近,杨涛加快了脚步。来到刘延杰家,身上的棉袄早已被雪水浸透。经过简单处理,孩子停止了抽搐,渐渐地安静下来。患儿得到及时治疗,病情很快好转,看到孩子的甜睡模样,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腰已疼得不能动弹。

  在农村,许多老年人心疼花钱,即使身体不舒服也硬扛着,往往把小病拖成了大病。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经商、打工,而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是他们最大的牵挂。“外出打工的村民把我当成亲人。有我在,他们心里要踏实不少。”杨涛略带自豪地告诉记者。

  作为村里唯一的医生,他把手机号码张贴在卫生室最显眼的位置,为村民提供24小时应诊服务。杨涛说,行医是一份良心活,要对得起这份工作。

  民生账

  做好健康管理,一个都不能少

  杨涛的妻子也是一名乡医。平日里,杨涛负责诊断、开药,妻子则忙着打下手,穿梭于药房和治疗室之间。

  杨涛说,可别小瞧了乡村医生,什么都得掌握。作为基层百姓的健康守门人,乡村医生担负着农村防疫、医疗、保健、公共卫生等工作,尤其对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残疾、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开展规范管理和健康服务。

  “每天奔走在去患者家里的路上,最多一天出诊十几多次。最近两年,光拐杖就拄坏了5个。”杨涛说。随着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杨涛不再“单打独斗”,他与寨里镇卫生院临床医师陈强、护士苏红霞、公卫专家刘文丽、信息员孙合元等组成了“家庭医生团队”,让村民们看病更有“医”靠。

  “签约家庭医生后,明显感觉对村民的服务越来越规范。”杨涛给辖区内村民建立了电子档案,尤其针对慢病患者,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他都了然于心。“辖区内共建档763人,其中重点人群196人、残疾34人……”每一位病人吃什么药、什么时间上门诊疗,他都一清二楚。

  近年来,随着政府实施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村民的就诊环境得到极大改观。2021年,村里协调出200平方米的房间作为卫生室,合理设置了诊疗室、观察室、输液室、治疗室、药房,针灸、拔罐、鼻炎检测仪、烤灯、沙疗等设备齐全,100余种常用药品整齐地摆放在药柜上。“俺一有时间就来这里测血糖、量血压、做康复,太方便了。”在卫生室,正在做康复的71岁村民刘继荣(化名)说。前些年,刘继荣手脚麻木、腰腿疼痛导致生活无法自理。为此,杨涛除了定期上门送药查体外,更多地担负起按摩、康复的工作。慢慢地,在杨涛的精心诊疗下,刘继荣不仅重新站了起来,还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随着药品零差价、医保等制度的实施和完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杨涛欣慰地说。

  经济账

  收入有改善,待遇有保障

  乡村医生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

  行医22年恍如昨日,过去的一幕幕闪现在眼前:

  2000年,从部队退伍的杨涛回到村里,成了一名“乡村医生”。在当时,村里有近10名乡医,杨涛作为“新人”,几乎没有人找他看病。

  “刚工作那会儿,一年收入仅仅在1200元左右,根本维持不了生活。”杨涛说,地里有活的时候还得下地干活。曾经,杨涛也想着打工挣钱,但身体的残疾,让他无可奈何:“不做乡医,还能做什么?”

  随着老乡医的退休,杨涛逐渐挑起了大梁。如何解决温饱问题,还得自己想出路。杨涛脑子活、善学习,他先后参加了中西医结合新法治疗鼻炎、中西医结合治疗静脉曲张疏通疗法,小针刀松解术治疗颈肩腰腿痛等培训,掌握了更多的中医适宜技术。“通过开展新技术,在诊疗收入上有所保证。”杨涛说。

  “去年收入怎么样?”记者问道。

  “看病加上公共卫生补贴,总共收入近10万元。”杨涛告诉记者,即便收入有了明显改善,但乡村医生队伍仍然面临青黄不接的情况。2021年,济南将“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为民办实事内容,每人每月补助600元,保证乡村医生能够招得来、留得住。“这几年,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卫生工作的投入力度,这让我们村医看到了希望。”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搬到了城里,村里的人口越来越少,卫生室的生存环境也越来越差。乡村医生队伍后继乏人,农村三级卫生网络正面临着“人走网破”的局面。“收入又不高,退休没保障,年轻人宁可出去打工,也不想做乡村医生。”杨涛无奈地说。44岁的他已不再年轻,但在乡医队伍里仍是“小字辈”,许多60后乡医仍发挥着余热。“希望以后村医的待遇和保障能提上来,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到乡村医生的队伍里,自己老了,未来还得靠年轻人。”(济南日报记者 时伟)


泉城论“健”

乡村医生,路在何方?

□时 伟

  过去有一个词,叫“赤脚医生”。对于老一辈而言,这个词承载了许多:

  在缺医少药的年代,这种亦农亦医的方式极大地解决了全国数亿农村人口的求医问药的困难。他们放下锄头、搁下饭碗,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都能及时为村民看病,深受村民的欢迎。

  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持乡村医生证的人员和卫生员69.1万。与2020年比较,减少10.1万人。从最近5年数据来看,乡村医生和卫生室的数量在加速锐减。

  当前,乡村医生仍面临收入低、人才流失严重等情况,导致基层医疗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乡村医生守护着农村百姓的基本健康,谁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怎样保障乡村医生队伍后继有人?这是个大问题。

  乡村医生虽然普通,却是健康中国最亮丽的底色。希望从政府层面探索更加合理的乡村医生培养模式,提高社会地位和工作收入,才能源源不断地为乡村医生群体输送新鲜血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健康守门人”的作用,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编辑:张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