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为何难留年轻人?

来源 | 浙江宣传

作者 | 之江轩

近几年,笔者时常听到省级媒体,或者是市级、县级媒体“叫渴”,喊着“没人”,称部门里的年轻人,总是来了不久就跳槽了。

确实,移动互联网风起云涌,传统媒体经营发展遭遇挑战,一些媒体的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尤其一些互联网企业,薪酬较为丰厚,绩效考核灵活,对年轻骨干人才具有较强吸引力。

不过,我们是否认真反躬自问:为什么我们的媒体难留优秀的年轻人?我们是否提供了好的生态和土壤,充分释放了年轻人才的潜力和创造力?

有种观点认为,年轻人频频离职,是因为媒体待遇较低。这话有一定道理,媒体待遇的竞争力确实不如以前。

可是,待遇很重要,干事创业的机制和环境同样重要。“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造就人才,也能埋没人才。

好的体制机制和环境下,人才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每个人能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反之,纵是千里马也无用武之地。

一些前媒体人跟笔者聊起来,谈起离职原因,大多有这么几类:

  • 有的媒体,事业单位烙印深刻,还用老办法管理考核,“多劳少劳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部分年轻人入职后选择“躺平”;

  • 有的媒体,嘴上说着想招年轻人,实际工作中仍是论资排辈。有时还会以年轻人不能融入单位环境为由,毙掉他们的创新“打法”;

  • 有的媒体比较官僚,不比业务水平却比职位、比等级,不少人失去了对新闻工作的敬畏心和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整日为了一两个位置挖空心思;

  • 有的媒体,内部小圈子很多,相互排挤,年轻人难以融入;

  • 有的媒体,改革创新的生态和氛围不足,暮气沉沉,年轻人不喜欢。

此外,还有人觉得,在传统媒体工作找不到成就感、价值感。

比如,写的稿子,做的产品,缺少流量与互动,高低成败都由领导说了算,不如新媒体,内容为王、流量说话,还能收到读者即时反馈,效果如何是明明白白。在社会上,记者、编辑,已经不像10年前、20年前那样受人尊敬。铁肩妙笔的传统逐渐丧失,写稿子投机取巧、复制粘贴已经并不稀奇。

笔者也发现,年轻人缺乏新闻情怀和对新闻工作的敬畏感、事业心。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没有在他们心中扎根,这也是不少年轻人离职的原因之一。

那么传统媒体如何留住年轻人才?

从这几年的实践看,媒体融合搞得好的,往往大胆起用年轻人,善用年轻人才;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内部创新创造活力,鼓励年轻人到移动主战场上大显身手。

比如“侠客岛”微信公众号,最初就是由人民日报海外版几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记者编辑,抱着“玩”的心态做起来的。又如以《元宵奇妙夜》等传统文化类节目“出圈”的河南卫视,采用导演竞聘上岗制。“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都由年轻导演带领80后、90后甚至00后主创人员组成的团队打造而成。

还有绍兴“越牛新闻”客户端,建立了数个集创意、采集、编发、海报、视频于一体的“大编辑群”,让90后员工担任“群主”,用年轻人引导、管理、影响年轻人,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打造了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新媒体战队。

互联网和新媒体告诉我们,玩法变了,生存法则和竞争规则变了。这需要体制机制的变革,需要适应互联网的年轻人和做事方式,需要非常强的学习力和创造力。

这固然需要媒体广开门路,大力引进年轻人才,更需要媒体在内部建好土壤,把现有人才用活用好,营造年轻向上的文化氛围。

特别是要大胆打破论资排辈,摒弃“经验主义论”,为年轻人松绑,让年轻人去担当创造,允许他们在不断探索、碰撞、试错的过程中学习成长。同时,也不能“一招了之”,要加强对年轻人的“传帮带”教育,帮助年轻人实现从学生到专业媒体人的身份转变、观念塑造。尤其是传统媒体老总,要敢于创造、敢于担当,如果总是爱惜羽毛,追求永远正确,没有冲劲还官气十足,那么就更加留不住年轻人。

老话说:“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媒体内部机制理顺了、环境搞活了,才能形成正向循环,更多有新闻情怀的年轻人才愿意来媒体,愿意一直干媒体,这样媒体才会一直年轻。

对于“传统媒体如何留住年轻人才”这个话题,传媒茶话会曾做过问卷调查:调查|80、90后离职倾向强!媒体拿什么留住中坚力量?

调查结果显示要想吸引、留住更多人才,超八成(81.84%)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改进工作机制和考核标准,给优秀的人更多晋升、涨薪机会;64.77%的受访者提出需要优化部门协作效率和团队工作效益,破除僵化思维和形式主义;56.91%的受访者建议单位提供更多学习和培养机会,给予年轻人更多成长、创造空间;52.85%的受访者期待提升单位行业地位,扩大单位影响力,给予员工更多资源。


文章来源:“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较原文有删改

原标题为“之江轩|传统媒体为何难留年轻人?”

图片来源:花瓣美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