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少女从头痛到病危,湖南省脑科医院横斩“自免脑炎”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雨欣

8月19日,第八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神经免疫学新进展学习班拉开帷幕。作为湖南省脑科医院(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涂鄂文教授代表团队分享了自身免疫性脑炎病例。她表示,“自身免疫性脑炎2007年才被学术界发现,至今大众对它的认识也很不足。我们期待这个新兴领域中涌现出更多的中国声音,让更多患者受益。”

自身免疫性脑炎泛指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炎,包括抗NMDA受体脑炎、边缘性脑炎和其他综合征三类,患病比例占脑炎病例的10%-20%。病因学不明的脑炎中,年轻患者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发生率高于病毒性脑炎。

6月19日,17岁的在校大学生陈红(化名)感觉有些头痛脑热。她向来身体健康,以为是受凉感冒,就没太在意。三天后的中午,陈红突然失去意识,肢体抽搐,口吐白沫。父母发现后赶紧带她去医院做核磁共振,在等待结果期间,焦急的父母又找了当地的中医开药,然而汤剂下肚,陈红的症状并没有缓解,并出现幻觉。

几经周折,家属带着陈红来到了湖南省脑科医院癫痫专科。7月5日,癫痫专科通知神经内一科主任涂鄂文教授会诊。在患者家属焦急的等待中,涂教授顾不上吃午饭,马上赶了过去。她发现陈红的情况很糟糕,抽搐频繁发作,不认识亲人,言语不清,手舞足蹈。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及治疗情况,涂教授初步判断其为“自身免疫性脑炎”。鉴于病情进展迅速,建议尽快将患者转到重症监护室。

当晚的检查结果证实了涂教授的判断,陈红的诊断明确为抗NMDAR脑炎。刻不容缓,重症监护室当即启用了血浆置换及联合激素冲击治疗。7月9日中午,涂教授在会议中途又接到ICU医生的电话。患者复查腰椎穿刺术时显示颅压大于400mmH2O,有脑疝的危险。复查头颅核磁,果然在患者颅内发现多个新增病灶,脑肿胀明显。

面对心急如焚的陈红父母,涂教授安慰:“你们不要担心,这些都在我们预料之中,我们会拼尽全力。”下午五点多会议一结束,她马上打车跨越三十多公里赶回医院,阅看影像改变,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血浆置换、激素冲击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组合拳,7月19日,陈红病情好转,转入普通病房。经过两次复查,这位花季少女的血及脑脊液抗体滴度趋于正常,于8月3日出院,正好能赶上九月开学。

陈红是幸运的,但不是所有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都如此幸运。据悉,重症抗NMDAR脑炎患者的平均重症监护病房治疗周期为1-2个月,病死率为2.9%-9.5%,少数患者的完全康复要2年以上。

自体免疫性脑炎的前驱症状使其早期容易同其他疾病混淆,被误判为病毒性脑炎、精神疾病等。涂教授提醒,自身免疫性脑炎在起病前可能存在头痛、发热等症状。数天或者数周内,会出现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近事记忆障碍、言语障碍、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睡眠异常。严重者还会出现意识障碍和昏迷。不过,只要对自身免疫性脑炎有足够的认识,及时就医,80%左右的抗NMDAR脑炎患者功能恢复良好,而且患者早期接受免疫治疗和非重症患者的预后相较更好。

[责编:王姚冰 实习生:杨淑雯]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