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援川日记”,记录了衢州人张美珍对17万人的“毫无保留”......

北川,一座被群山环绕的城市。

很多人知道北川,是因为2008年的汶川地震,北川属严重受灾区。

汶川地震发生后,张美珍的先生被紧急调派到震区支援,做震后防疫消杀工作。20多天后,先生从四川支援回来,没说苦也没说累,只说,“他们太不易了。”

就是这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话,在她心中埋下了种子。

2021年,因为浙川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的机会,50岁的张美珍来到了北川。

一本写得密密麻麻的“援川日记”,记录了她对北川的“毫无保留”。

“我就想在回去的时候能给北川留下些什么。”

这已经是张美珍参加工作的第30个年头了。

30年间,她见证着医疗系统和技术的发展,自己也从一线的助产师成长为副院长。

作为派驻副院长,她并非只是高高坐在办公室,而是俯下身,去看医院里那些曾被熟视无睹的问题。

到北川的第二天,她就马不停蹄,先给医院做了一次思想共识培训会,又火速展开患者满意度调查。

她的满意度调查,不是发问卷,而是每天走访门诊部和住院部,询问患者的感受。

病人隐私保护不当、妇产科没有单间、候诊椅冰凉、病房里年数已久的棉被厚重不暖和……

这些分散在医院各个角落的、大大小小的问题,通过患者最真实的表达到达她这里。

之后,妇产科增设了单间;冬天诊椅套上了椅垫;她还联系浙江爱心企业捐来一批棉被;不同区域卫生使用不同毛巾,避免交叉感染……

她想告诉这座县医院的同事们,医院不只是看病的地方,关注病人的感受和体验也同样重要。

随着工作的深入,她先后参与制定了满意度方案、志愿者方案、慢病随访方案……医院各项细节管理工作逐渐被明文规范起来。

“把麻烦留给自己,让病人得到方便。”这个理念,也渐渐从她身上传向了整个北川的医疗系统。

北川常住人口只有17余万人,但县人民医院平均每天会迎来600余名患者。

一次就诊,平均缴费3次。在疫情防控的“一米安全距离”要求下,队伍能从缴费窗口延伸到门诊大楼外。

排队似乎已经变得习以为常。

如何解决排队难这个问题,时刻困扰着她。

2022年春节过后,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她将浙江数字化集成改革成果“诊间支付”引入北川。

“诊间支付”这套管理模式在浙江已常态化,对北川却是陌生的东西。

借助它,患者在诊间就能扫码缴费,直接去检查、取药,减少重复排队的时间。

新鲜事物总是难以被接受的,为了保证“诊间支付”不沦为“面子工程”,她给各科室和领导动员宣传,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培训时亲手做课件,每一步骤详尽清楚,并附上案例。

如今,“诊间支付”在北川县人民医院22个科室成功运用,平均每位患者的就医时间缩短了近1小时,排队人数减少了30%。

在数字化改革便民的同时,张美珍也挂念着偏远山区的人。

北川以老县城曲山为界,往北为关内,往南为关外。关内人进城求医,路途遥远,天未亮便得出发。

医院的下乡义诊和随访,对他们来说是最容易的触及。

在义诊时,张美珍常被一些故事触动。

一位老大姐告诉她,丈夫腰痛,一直卧床不起。进一步了解后,她才得知对方在2017年做过直肠癌手术。但术后整整五年,他都没进行过一次复诊。

她也见过四五十岁受更年期困扰的女性,自己不懂,家人不理解,就连询问医生都羞于启齿。

她深刻意识到,病人对健康意识的缺乏。

于是,她带头规范了医院的随访、义诊流程:如何同地方对接,需要哪些科室,配置什么设备,发现病情后如何处理......

她还动员其他援川医护人员,自发成立了援川医疗志愿服务小分队。一年近20次义诊、随访,她想尽可能让每一次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惠及更多的百姓。

她说,“来到这里,我没有任何保留。”

每一次翻山越岭,每一份详尽的课件,每一次察看医院各角落,都是为了将东西部发展差距,缩得再短一些。

虽然挂职在县人民医院,但她时常会到北川其他医院讲课培训。

初来北川时,她便确定她要服务的不是一家医院,而是整个北川。

每个周末,行政楼层空荡,只有她的办公室里发出键盘敲击声响。

“干也是一天,混也是一天”,她想在援川期间,给北川留下更多东西。

独身在北川,她也会感到孤独。医院-菜场-宿舍三点一线,50岁生日和中秋节时,身边也无家人相伴。

但这里的同事亲切地称她“美珍院长”“美珍小姐姐”;患者给出一句句真情实感的好评;她在安昌河边散步,和菜市场老板寒暄......

陌生感渐渐消失,北川成了她的第二故乡。

张美珍的《援川日记》


医疗,民生也。所有的改变,靠人实现,都是为了人,也最终落到人身上。

在张美珍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本厚厚的“援川日记”。

里面密密麻麻的文字,是她不曾荒废北川之程的证据。

她与北川这片土地相连时,东西地域之间、山海地貌之间,也加快了靠近的步伐。

来源:益美传媒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