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出彩中原|岁月如歌 见证今昔巨变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许昌,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城区“版图”越来越大,建设面貌越来越新,城市品质越来越好。10年来,许昌地图标识的每一次更新,都记录着城市发展轨迹,见证着城市发展历程。

美好生活“圈”中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烜

在你的城市,15分钟能做什么?

许昌给出这样一份答案:从市内的任何一处居民小区出来,步行不出15分钟,几乎都能找到一处健身休闲的游园或绿地、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便民阅读书屋、一个生鲜便利店、一个养老服务中心……

9月1日傍晚,在许昌市清潩河游园,各种各样的儿童游乐设施特别受孩子们喜爱。“以前,附近的儿童游乐设施太少了,只能带着孩子到西湖公园去玩,现在,从家出来不到15分钟就有‘游乐场’,而且地面还是塑胶的,我和孩子每个周末都会来。”许昌绿城小区居民王晓菲说。

自2016年以来,许昌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统筹谋划,在市区规划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和儿童游乐设施564处,建成了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完善的“15分钟健身圈”。

不仅如此,许昌市还连续打造多个“15分钟便民圈”,包括医疗卫生圈、养老服务圈、生鲜便利圈、休闲健身圈、智慧阅读圈等。

“有个头疼脑热的,不出社区门就能看病,不用去医院挤了!”魏都区许继花园小区居民张桂芳觉得看病更方便了。前几天,她头晕得厉害,就拨通了家庭医生的电话。不到10分钟,来自许继医院的家庭医生汪晓瑞拎着药箱赶到,检查后及时给老人用药,等老人恢复正常后才放心离开。

“我们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有了好去处,平时没事时就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下棋、打牌、画画,不想做饭时,还可以吃营养套餐。”张桂芳说。

一个个“15分钟便民圈”环环相扣,不仅“圈”出了生活的便利,更“圈”出了百姓的幸福感。“群众盼什么,咱就得干什么。”许继社区党总支书记范学政深有感触地说,“看着都是百姓小事,其实都是民生大事。”

水韵莲城别样情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烜

一湾碧水绕城来,一舟环游许昌城。

9月2日,许昌护城河春秋桥东码头。花3元钱购到船票,头发花白的赵新冬老人在家人陪伴下,坐上了“春秋号”游船。“我活了77岁,就想坐船游一游咱许昌。”他说,“搁10年前,这事儿想都不敢想。”

这种盼水之情、亲水之欢,曾饱受缺水之痛的许昌人最能体会。

上世纪80年代,莲城许昌是全国严重缺水的40个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省人均水平的一半。“夏天家里自来水供不上,半夜还在街上排着长龙等接水……”作为一名“老许昌”,赵新冬对“缺水的日子”记忆犹新。

转变始于2013年。许昌以创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为契机,克服重重困难,解决“水之源”、开发“水之利”、保障“水之清”,实施全长82公里的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打造出“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水系景观,变成了一个“每天在水声中醒来的城市”。

“现在,不仅护城河开通了水上巴士,清潩河的游船已下水,城市水系夜航船也实现了通航。”许昌瑞贝卡水上巴士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郑晓雨介绍,“泛舟河上、环游许昌”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在,每天都有很多许昌市民沿着清潩河、灞陵河、护城河等城市水系漫步、游玩、拍照。

水系工程建成蓄水以来,许昌市地下水水位回升2.6米,地下水漏斗区逐步修复;市区空气湿度明显加大,空气质量明显提高;河道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目前,许昌市中心城区河湖水系水面达7000余亩,搭配种植各种绿化苗木45万株,灞陵河、运粮河、饮马河、护城河清水绕城,北海、灞陵湖、芙蓉湖、鹿鸣湖、秋湖湿地、东湖碧波荡漾,“一桥一景、十步一园”,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许昌成为全国首批、全省首个水生态文明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许昌模式”叫响全国。

老旧小区展新颜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烜

“路面平,环境美,还增加了健身步道和趣味书屋,很多搬走的老邻居又搬回来了。”9月2日,71岁的许昌市魏都区延中小区居民张炜华和几个老姐妹在小区健身广场锻炼身体,说起小区环境之变,她高兴得合不拢嘴。

延中小区过去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环境脏乱不堪。随着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实施,延中小区也“脱胎换骨”展新颜。延中社区党支部书记丁慧敏介绍,小区改造方案充分征求了居民建议并经过社区公示、居民认可,围绕道路、管网、绿化、健身器材、停车设施等基础设施提升,着力为居民营造管理规范有序、卫生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老旧小区改造牵涉范围广、涉及群众多,如何把这项民生工程办实办好,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许昌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调动居民参与小区改造的主动性、积极性。

“老城区之‘老’,在于历史底蕴和文化印记,不能与‘脏乱差’画等号,更不应当让老城区日渐衰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和整个城市的痛点。”许昌市住建局局长郑永辉表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抓手,是共建共享美丽许昌的生动写照。”

“变”的是居住环境,“提”的是幸福指数。据介绍,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以来,许昌市600多个老旧小区得到改造,受益群众逾25万人。

“假发之都”添活力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烜

8月30日上午,在位于许昌市东城区的许昌发制品跨境电商直播基地,“90后”女主播刘强面对镜头,用流利的英语跟海外网友打招呼,开始了两个多小时的直播。她动作娴熟,肢体语言丰富,最快时在一分钟内换了15顶假发。

这个出生于“假发之都”许昌的女孩,原本在美国纽约的发制品专柜做柜姐。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回国过年的刘强滞留国内,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始在网上向美国消费者直播戴假发。

幸运的是,她赶上了跨境电商直播的风口。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联合许昌市,打造了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的全球首个发制品跨境电商直播基地,新兴的假发产业跨境网络主播有了属于自己的“大本营”。

“过去假发大多在实体店销售,可是由于疫情冲击,线下一些门店停摆。如今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假发销售依然火爆。”刘强说。

许昌是世界最大的发制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全球每10顶假发,就有6顶来自许昌。去年,许昌发制品跨境电商交易额逾10亿美元,占全市假发出口总额的一半还多。

“通过跨境电商直播平台,我们可以直接和客户沟通,加上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算法,能够更加精准地掌握海外消费者的画像和需求。”河南奥源发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大垒介绍,他们的跨境电商销售额已占全部销售额的60%。

“建设全球首个发制品跨境电商直播基地,是许昌发力跨境电商新赛道的又一举措,为许昌历史悠久的假发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许昌市商务局局长郑璐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