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创新为科研,悉心教导培英才!他们是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

· 喜报 ·

近日,省教育厅公布了

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

我校袁军堂教授带领的

“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研究团队”

成功入选

快跟随官微菌的脚步

走近这支出类拔萃的团队

一睹老师们的风采

袁军堂教授领衔的

“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

是一支由袁军堂、殷增斌

汪振华、程寓、胡小秋、黄雷

六人组成的

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

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

团队负责人袁军堂是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指委委员,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十二五”机械工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工信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团队还有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2人。

团队成员合影

团队在高档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

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

兵器制造技术等研究方面成果显著

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教育部“质量工程”“新工科”等项目2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教学、科技成果奖8项,其中2020年获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二等奖。建有国家精品公开课、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省一流课程共3门,编著出版省重点教材3部,发表SCI论文1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近五年,团队研究生参与的项目获省部级奖3项、行业奖1项,获江苏省优秀学位论文3篇、校优秀学位论文10篇,17人获国家奖学金,11人被评为校优秀毕业生。迄今团队共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名,毕业生广泛就职于国防行业单位、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高校。培养的研究生为国防现代化建设、高端装备制造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

科研攻坚,他们实力强劲

教书育人,他们桃李满园

努力创造良好的学术条件

全力支持学生探索研究

团队依托数控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业与信息化部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高端制造装备与技术工程实验室等研究基地,并利用科研经费购置开展科研需要的仪器设备,创造良好的学术条件,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支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实验室一角

在科研过程中,团队全力支持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尊重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探索精神。

部分实验设备

科研上严谨求实,精益求精

追求卓越,培养创新能力

在学术上,团队对学生严格要求

老师们特别强调

做科研要有严谨求实的态度

和敢于创新的勇气

要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

团队每学期初制定学术活动计划表,每位研究生按照时间节点汇报已经开展的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计划。即使在疫情隔离学习办公期间,该学术活动也从未中断。团队老师和学生听取每位研究生的汇报,并针对有疑问的地方展开深入的讨论。

该项举措已成为课题组的传统,20年来坚持不懈,并不断完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团队近5年制定的学术活动计划表(2017年示例)

团队对学生科研上的指导贯彻于学生整个读研期间。从最开始的如何检索文献、阅读文献和管理文献,到课题选择、开题报告准备,再到中间的实验方案设计,最后到大论文、小论文的撰写,团队都会全心给予指导。

对于学生的论文写作,团队更是精益求精。从论文选题到结构安排,从内容到语法,从每句话的说法、每张图的大小和样式、每句话的标点符号和主谓宾关系,团队都会认真修改。一篇论文要跟学生反复讨论修改数次,直到满意为止。

在良好的学术条件和科研氛围下

团队研究生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

近五年,团队指导的研究生获江苏省优秀学位论文3篇、校优秀学位论文10篇17人获国家奖学金、11人被评为优秀毕业生,多位博士生获得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资助和学校“优博”培育资助,另有多人获得“挑战杯”二等奖、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和社会活动先进个人等奖励和荣誉称号。

团队研究生获得的江苏省优秀学位论文

研究生参与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与工具集研发及典型产品应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7项,研究成果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获得的奖励

团队研究生培养经验和取得的成果有力支撑了学科发展,团队负责人袁军堂牵头申报的“产学深度融合、多方协同的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2020年度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二等奖。团队作为南京理工大学“高端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教学团队”于2017年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二等奖

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

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着力提高

学生读、写、汇报交流能力

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包含科研创新能力,还包含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针对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此,课题组专门召开会议,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明确了团队负责人主抓,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其他老师协助的方式,以开展专题讲座辅导、日常科研汇报训练等方式,提高研究生的文献阅读和归纳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PPT制作和汇报等能力。

在日常指导学生过程中,时刻提醒学生要广泛阅读文献、总结文献,做到文献内容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思路才会开阔,课题更容易做的出彩。

团队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开展培训活动

这些工作

不但有助于学生撰写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以及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的发展

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三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Corr. Sci.(中科院1区Top)、Mater. Sci. Eng. A(中科院1区Top)、J. Adv. Ceram.(中科院1区Top)、Ceram. Int.(中科院2区Top)、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培养的研究生,如苏飞、黄雷、徐伟伟、王博翔、洪东波等多次参加境内外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进行英文口述汇报。

优良的综合素质也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生广泛就职于航空航天企业/科研院所、中电、中国兵器、中国船舶等国防单位,中广核、博世、奇瑞、福特、中兴、华为等装备制造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高等院校,多位毕业生也从基层一步步晋升为项目负责人、部门主管和高层领导。

生活上做学生的朋友

言传身教,排忧解难

团队老师把学生当作朋友来对待。老师们以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来教导,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关心学生生活,团队年轻老师经常跟学生一起吃饭,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当学生经历失败和挫折时,团队老师会用自己切身经历鼓舞学生,给学生传递正能量,让学生重获信心与动力;每年通过组织春游和秋游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提升团队的凝聚力。

团队组织的课外活动(部分)

求是创新为科研

悉心教导培英才

这片土地还有更多的教师团队

聚焦科技与人才

他们

在岁月里印刻育人诗篇

为南理工铸就动人华章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

为所有奋斗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

往期推荐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南理工人的夏天聚焦这些事!


祝贺!我校教师在江苏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喜获佳绩!

出品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策划丨新媒体研究会

来源丨研究生院

编辑丨邹思源 褚易凡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